郭軍鵬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和科技的進步,特別是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使得媒體格局、輿論生態、新聞生產方式、信息傳播方式、受眾的價值取向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并呈現出媒體融合的鮮明特征,讓報紙等傳統媒體面臨著嚴峻的挑戰。[1]因此,融媒體時代需要有效整合報紙媒體與新媒體的資源優勢,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發展局面,進而促進我國媒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媒體融合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報紙媒體充分認識到媒體融合的必要性,并且努力探索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面臨著眾多問題。
融媒體時代報紙媒體的融合創新發展,不只是將報紙新聞復制、粘貼到報社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載體上,而是要實現新舊兩種生產傳播理念、模式、機制的全面融合。內容是報紙媒體樹立權威性的基礎,是報紙媒體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但是面對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沖擊,若過于注重形式的創新而忽視了傳播內容質量的保障,就會使得原本具有權威性、公信力的高質量新聞內容逐漸減少,甚至出現粗制濫造的新聞。[2]
報紙媒體對于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存在僅針對當下受眾的閱讀需求,基于算法技術和用戶瀏覽習慣,實現精準的個性化信息推送,但是缺少對新聞信息的審核和甄選,缺少讓讀者看到值得看的、有深度的新聞觀點,久而久之必然會形成信息壟斷,甚至會固化人們的閱讀方向、收窄視野。[3]可以說,這種形式的融媒體創新方式,雖然讓報紙新聞的短期瀏覽量不斷攀升,但是卻忽視了受眾地位、受眾需求的長遠發展。
目前,不少報紙媒體的融合創新發展仍然停留在較為淺顯、形式化的層次,整體而言缺乏較大的體量及影響力;缺少集內容傳播、社交、娛樂于一體,且能夠最大化滿足受眾需求的融媒體社群項目;缺少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個性化、精準化的新聞定制項目;缺乏能夠有效整合資源、細分領域產品、促進報紙媒體可持續發展的成熟商業模式。[4]融媒體時代報紙媒體的轉型發展過于淺顯,仍未形成集生產、傳播、銷售于一體的自我發展系統。
針對當前媒體融合形勢下報紙媒體在轉型融合創新的過程中,所面臨內容質量不高、忽視受眾需求的長期效應、同質化嚴重、系統性不強、人才匱乏等問題,報紙等傳統媒體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進融合創新,讓報紙媒體在競爭激烈的融媒體環境中永葆生機。
報紙媒體的融合發展,最為關鍵的是理念和思路的創新,將媒體融合發展的理念貫穿于采編全流程,建構科學系統的融媒體改革機制,加快報紙媒體的采編人員機構、新聞內容、新聞傳播流程、新聞傳播渠道等全面改革,加快構建報紙媒體的融媒體傳播體系。
1.轉理念,尊受眾
報紙媒體融合創新發展關系著黨和國家戰略部署,對于融媒體時代的輿論格局和生態系統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強化互聯網思維,是加強融媒體時代報紙的輿論影響力和引導力,促進報紙媒體融合發展的落腳點。報紙媒體必須創新思維,按照全新的融媒體觀念選擇科學的轉型發展路徑,才能逐步實現經營、平臺、渠道、內容、受眾的深度融合。比如,河南鶴壁日報社打破了傳統的部門設置和管理機制,成立了匯集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多元經營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融媒體平臺,將各部門統一協作,重構新聞內容生產組織流程,將報紙新聞的采訪、編輯、設計、編排、發布、運營等所有的工作統籌管理,可謂是傳統報紙轉型發展、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對于進一步鞏固地方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高質量引導和服務群眾具有重要意義。
2.融流程,創機制
報紙媒體融合創新,不要局限于采編流程的融合和新媒體平臺的創建,而是要從運營模式、工作機制、技術、生態系統等方面,實現全流程、全生態的媒體深度融合創新,才能全面開啟報紙媒體融合新征程。全生態的媒體深度融合,是以融媒體技術和硬件基礎為依托,構建整合資源、聚合傳播優勢的融媒體機制,激發采編人員的創新熱情,從而提高新聞生產效率和質量。[5]比如,廣州日報、河南日報、上海報業、四川日報、深圳特區報、湖南日報等地方報社建立戰略合作,借助“中央廚房”實現資源共享、技術互幫互助、內容協作、傳播整合的媒體融合創新模式。
在競爭激烈的融媒體時代,報紙媒體在內容的專業性、權威性、公信力方面具有無法撼動的優勢地位。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內容生產仍然是媒體得以生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1.提升內容主導地位
報紙以內容傳播為目的,必須充分體現“內容為王”。一方面,要根據報紙的定位、受眾的需求,明確報紙的方向,創作出讓廣大受眾滿意的新聞內容;另一方面,要堅持受眾本位的原則,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作一批內容豐富、業態多樣,有內涵、有溫度的新聞產品,讓報紙媒體的新聞內容被更多的受眾所接受,提高報紙內容的質量。
2.嚴把內容質量關
融媒體時代,報紙媒體仍然需要堅持對新聞內容的嚴格把關。一方面,優化采編組織流程,對網絡供稿、報紙供稿進行嚴格甄選、整合及改寫,做精做深報紙內容;另一方面,加強對報紙新聞內容的審核和考核,構建科學、系統、完善的考核機制,加強對稿件傳播效果的跟蹤與管理,全面提升報紙新聞內容的質量和受眾滿意度。
1.深化制度改革
為了促進報紙媒體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加強深化內部體制機制改革,改革采編組織架構,優化采編組織流程,創建融媒體采編中心,形成中央廚房式的高效新聞生產方式,全面提升報紙新聞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強采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通過培訓或自主學習,使報紙新聞采編人員掌握各類新媒體技術,全面強化報紙新聞編輯綜合素質。同時充分細化考核制度,充分發揮優秀新聞撰稿人的“明星”效應,帶動報紙新聞采編人員專業能力的提高。另外需要堅持分類指導原則,確保管理干部、普通采編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等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都能在融媒改革過程中發揮作用、獲得成就感。[6]
2.建設全媒體矩陣
聚焦新媒體技術,營建報紙媒體新的商業模式和新聞傳播方式,形成具有強大影響力和大量用戶規模的平臺級融媒體中心,讓傳統報紙媒體借助新媒體技術成為新型媒體社區。另外,需要加大運營推廣力度,吸引更多中高端用戶,實現營銷、金融服務、社交服務等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報紙媒體的商業價值。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傳統報紙媒體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促使報紙媒體在提升內容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從新媒體汲取營養,通過強化頂層設計、深化制度改革、樹立互聯網思維、明確受眾需求、建設全媒體矩陣等方面的深度改革,進而促進全流程的融合、創新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