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藝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柬埔寨、新加坡、泰國等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生效實施,這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揚帆啟航。RCEP的正式生效,無疑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一度停擺的旅游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對于RCEP各成員國來說,協定生效能否為旅游業融冰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東盟又將如何把握機遇進一步促進旅游業交流合作?在多邊主義貿易的完善下,旅游業是否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新一輪春天?
活躍的域內旅游市場
RCEP15個成員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30%,龐大的市場體量為區域旅游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中,東盟國家的旅游業此前發展勢頭強勁,并逐漸成為多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就拿泰國來說,2019年是泰國旅游業的高光時刻,全年外國游客到訪量為3980萬人次,境外游客消費貢獻了泰國當年GDP總量的11.9%,再加上泰國國內游客的消費,旅游業是泰國經濟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之一。
實際上,憑借著在地理條件、民族特征和文化譜系上的諸多共性,RCEP各成員國基本上都是彼此重要的主要客源國。中國更已成為大多數東盟國家的最大客源地。根據攜程在線預訂數據結合分析顯示,截至2019年11月,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10大境外游目的地分別為:泰國、日本、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國、柬埔寨、菲律賓、俄羅斯。RCEP國家在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目的地中就占據超過一半的席位。
而從中國入境外國游客占比看,亞洲國家游客占比達75.9%。按入境旅游人數排序,排在中國主要國際客源市場前10位的國家都是RCEP成員國,其中前五位分別是:緬甸、越南、韓國、日本、馬來西亞。
在此前火熱的出境游市場帶動下,RCEP各成員國之間的人員往來便利化舉措已有一定的基礎。例如,印尼對中國公民實行旅游免簽;泰國、馬來西亞對中國公民實施落地簽等。RCEP的生效更有望從人員往來便利化等方面激活區域內旅游市場,讓更多人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域內旅行。
RCEP將如何助力域內旅游發展?
雖然RCEP目前沒有專門針對區域內旅游方面的便利政策,但RCEP的生效已經為15國在旅游合作上達成進一步共識、形成互惠互利的區域旅游經濟聯盟掃清了一定障礙;同時,RCEP高水平自然人移動章節的達成,也為旅游業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此前,許多東盟國家就已經簽訂了旅游相關的合作協議,從而促進人員往來,加強國別間的溝通。而隨著RCEP落地,最直觀的影響還是對人員往來便利性的提升,這也將成為促進跨國旅游的一個契機。東盟國家、中國、日本等成員將大概率放開免簽和落地簽等政策。許多行業內專家表示,RCEP的生效將更好地促進區域內人員的流轉,尤其在經濟增長趨緩的國內國際形勢下,RCEP在消費、航運等領域的相關開放政策將起到極其有效的帶動和促進作用,為區域旅游帶來新機遇。
與此同時,目前RCEP為旅游業發展帶來的最大助益或將體現在專業旅游人才的引進上。以中國為例,目前中國新興的細分旅游市場,如滑雪、潛水、沖浪游等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專業人才需求量大,而這些行業在部分RCEP成員國中的發展已趨于成熟。RCEP的生效可以極大促進成員國間的人員流動,為中國旅游企業吸納海外人才,購置相關設備都提供了良好的貿易條件,為后疫情時代進一步發展國內、國際旅游市場贏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RCEP各成員國的區位也有助于放大旅游業的利好。RCEP成員國主要以亞洲國家為主,這也意味著一旦亞洲范圍內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排除RCEP的成員國會向彼此試點開放邊境,使得亞洲旅游市場從以內循環為主向區域間的交叉流動轉變。對于地理接壤國,跨境游、邊境游或出現更多新玩法與新模式;對于文化、民族同源國,旅游合作將進一步打破國別限制,在旅游內容營銷、版權合作等方面開展大聯合。當區域與區域間的旅行壁壘實現突破,也將有望帶動全球旅游市場恢復繁榮。
寒冬中謀新生
旅游業作為疫情前亞太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之一,雖然在短期內遭受重創,但從長遠來看,在防疫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旅游業有望進一步復蘇回暖。
復盤歷史,在SARS疫情期,中國旅游市場也曾一度遭到重創。2003年中國全年旅游人次8.7億,同比增長-1%。而到了2004年,隨著SARS疫情結束,全國入境游、國內游、出境游同比增速達19%、27%、43%,呈現“報復式”增長。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提高,許多以旅游業為產業支柱的東盟國家已有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放寬簽證發放和旅行限制,以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推動旅游業快速復蘇。
其中,泰國決定自2022年1月11日起,在原有普吉島的基礎上,新增3個“沙盒”模式的旅游目的地,即開放整個海島作為游客入境后隔離的“沙盒”,以吸引國際游客。馬來西亞政府則在2022年1月10日宣布,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全面重開邊境。此前,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已于2021年11月29日重新開放了兩國陸地邊境,允許接種新冠疫苗的旅客過境。除東盟國家外,其他RCEP成員國也加快了復蘇旅游業的步伐。
盡管各國旅游業重啟勢頭正在蓄力,但目前疫情防控仍面臨不少挑戰。在疫情防控期間,人們的出行和消費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如何為后疫情時代下的旅游業放開做好準備,也是RCEP成員國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疫情給旅游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去無效產能、調產品結構、提發展質量”的緩沖期。如何在這個緩沖期內養精蓄銳,需要各國旅游業者從旅游資源整合、旅游產品開發、旅游服務提升、旅游管理增效等方面下功夫,以提高自身在疫后旅游市場的吸引力。
同時,后疫情時代,人們的出行和消費習慣多少發生了一些改變。安全與健康或將成為人們疫后出游關注的要素之一,完善旅游安全保障系統化服務,開發康養旅游產品,將是值得關注的領域。此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已傳導到旅游產業,開發線上平臺的旅游產品,提供更個性化的線上服務,都有利于旅游業者在疫后復蘇的旅游業賽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風物長宜放眼量,RCEP的生效,勢必為后疫情時代推動各成員國間的人員流動和貿易往來貢獻強勁力量,我們有理由相信,區域內旅游業的復蘇將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