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傳華
文? 題
和美,是青山綠水、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的宜居,是物質充裕、生活富裕、方便快捷的宜住,是心心相印、關系融洽、人際和諧的宜處,是精神生活優裕、豐富多彩、安定祥和的宜樂。
建設和美家園,讓我們享受和美家園的詩情畫意,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惠民工程,也是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夢想,是本世紀中國最詩意、最偉大的創舉。
請以“我的和美家園”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詩歌、戲劇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一、讀懂題意,確定中心
本題是引語式命題作文。引語由兩段文字構成,第一段文字對“和美”的內涵進行了詮釋,關鍵詞是宜居、宜住、宜處、宜樂,既包括物質文明,又包括精神文明。第二段文字指出建設和美家園的意義、價值及影響,關鍵詞是“詩情畫意”。聯系兩段文字分析,“和美家園”就是既能滿足物質需求又能滿足精神需要的詩情畫意的家園,這樣的“和美家園”已經出現,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家園。
“家園”是家,但又是一個比家外延更廣、內涵更豐富的概念,既是地理上的家鄉——村莊或社區,又是精神上的棲居之所、心靈的歸宿之地。拓展一下,中國是華夏子孫的家園,中華文明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地球是人類的家園……
我們生活在這樣“和美”的家園里,快樂、幸福,應該自豪,應該感激,應該珍惜,更應該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引語蘊含的情感,也是作文應有的感情基調。
引語,為作文的立意、選材,確立情感基調,指明了方向。
命題“我的和美家園”,從語言形式上看,是個偏正短語,題眼是“和美”。寫好此文要圍繞宜居、宜住、宜處、宜樂,通過具體、生動的描寫,在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人文圖景里,由物質到精神,由點到面,由實到虛,由感性到理性,展現家園的“和美”,謳歌家園的“和美”。
“我”提示寫作者應著眼于自己生活的家園,用第一人稱表達自己的觀察、經歷、體驗和思考。但“我”又不局限于自己,可以是本我之外的“他我”,這“他我”可以是現實人物、歷史人物或文學人物,還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無論是立足本我,還是借助他我,都要受到第一人稱表述的限制。
二、發散思考,開啟思路
我們常陷入這樣的情感、思維困境,越熟悉,越容易忽視,造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尷尬,甚至產生“熟悉的地方無風景”的錯覺。因此,寫家園,既要“入乎其內”,更要“出乎其外”,跳出家園看家園。
家園的和美體現在方方面面,太寬泛,在作文中怎么藝術地將其表現出來呢?因此要發散思考,反復比較,找到自己感受最深、最想表達的最有新意的材料、細節,使之成為和美家園的一個窗口,從而由點到面,以小見大。
比如立意家園是樂園,就可以寫景,可以敘事,還可以寫人。
側重寫景,可以著力描繪家園美好的自然環境,抒發自豪、贊美之情。或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四時之景、朝暮之景,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蟲一鳥,均可入文。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行文。比如,可先描繪家園的全景、遠景,再精選幾個特寫鏡頭,細膩刻畫,描繪近景,使讀者對你描繪的家園有比較全面的印象。景為情設,情因景生。要把自己對和美家園的熱愛、贊美之情,滲透到字里行間,讓讀者領略家園之美,受到感染。
比如,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年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謀生的人,又掀起返鄉熱潮,紛紛回到家鄉置業、定居、創業,這是當下的一種社會現象。側重敘事,就可以從安居家鄉樂業的“我”生活在猶如畫中的滿足、怡悅入筆,回憶昔年的家鄉不宜居不得不外出謀生的苦惱,描述人在他鄉對家園的深切思念,再表達家園變美好后落葉歸根的喜悅。
定位樂園,還可以聚焦過去家園不宜居的某一點,比如吃水難。水是生命之源,是宜居的重要條件。可以寫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父老鄉親的努力下,歷盡艱辛,找到了干凈、充沛的水源,政府無償撥款建起了大水池,鋪設了水管,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干凈的自來水,也能像城里人那樣洗浴,用洗衣機,不宜居變得宜居了,家鄉變成了樂園。
家園中最活躍的因素,當然是人,是熱熱鬧鬧的人氣,樂園的主人是人。可以“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分幾個階段寫,描繪家園從熱鬧到荒涼再到熱鬧的嬗變,或是從感到不舒服到感到幸福的改變。家園的向好,召喚在外的游子回歸;回歸的游子,投入和美家園的建設,使家園成為樂園。
側重于寫人,還可以聚焦家園中某個人的變化或某個家庭的變化、某群人的變化,通過人的變化寫家園的變化。像易地搬遷、貧困戶脫貧、貧困戶培訓、鄉村廣場舞的興起、城市姑娘嫁到鄉村等,都映射出和美家園的魅力,都是很好的寫作材料。
樂園之樂,不僅在于物質生活的優裕,還在于精神生活得到滿足?,F在,不少村莊或社區,建立了專門的圖書室。人們在勞動之余,除了打麻將、下象棋、看電視、跳舞,還可以到圖書室讀書,既提高了文化素養,又增添了生活情調,形成了鄉村的“耕讀文化”。
三、巧選角度,創新表達
題目很大,也很虛,作文要出彩,關鍵是化大為小、化虛為實,找到新穎、恰當的寫作角度,以小見大、由實見虛。
“我”要求用第一人稱表達,但“我”又不局限于自己,可以是本我之外的“他我”,這“他我”可以是現實人物、歷史人物或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還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
現實中,像王光國帶領店子坪村村民將店子坪村建設成和美家園的事例,就在我們身邊。在鄉村振興、建設和美家園的進程中,這樣的故事并不鮮見。以王光國的口吻描述他怎樣想、怎樣做的,尤其要寫明在鄉村振興、和美家園建設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挫折時,是什么信念讓他堅持下來,是什么力量支撐他戰勝困難、挫折,最終將店子坪村建設成遠近聞名的和美家園的。
此外,借古人之口,抒今我之懷,也是一種寫作思路??砂l揮想象力,讓歷史人物穿越時空,游覽和美家園。比如化身李白,寫在和美家園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從而表達贊美之情。
和美家園是人的家園,也是動植物的家園。還可從動植物的視角出發,寫家園的和美,這樣角度更新穎,表達也更自由。
同樣的內容,變換一個角度寫作,效果往往大不相同。
寫和美家園,不能只停留在物質層面,還應將筆觸延伸到精神層面,描繪精神家園的美麗。
總之,帶著審美的眼光,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身邊事物,熟悉的地方不僅有風景,還很靚麗。
佳作展示
我的和美家園
建始縣民族實驗中學七年級? 何浩翔
“哈哈,聽說了嗎?政府要在村口修個大廣場,還要在廣場周邊建貧困戶的集中安置房呢!”
“真的嗎?啥時候開始建???太好了!”
……
鄉鄰對話里提到的村口,也就是要建“大廣場”的地方,其實是一片“廢墟”,也是個藏污納垢的垃圾場。各種廢物、死去的動物,都往這里扔。下雨積水,一出太陽,臭氣熏天,蒼蠅亂飛。雖然農村衛生條件差,村子里也不太干凈,但那里也臟得過分了,是村子的“膿瘡”。村里人都繞道走,萬不得已經過,也會捏住鼻子,疾步前行,這似乎成了習慣。
一年春節,我和伙伴們去那里“探險”,尋找好東西。那里到處是坑洼,根本沒有一條像樣的路。東一腳,西一腳,一不小心,就會踩到令人作嘔的垃圾。找了一上午,也沒找到稀奇的東西,最好看的就是一個滿是污垢、眼睛都掉了的洋娃娃。沒辦法,空手而歸,還弄得滿身灰土,回到家,還被狠狠地罵了一頓。
不久,真的來了施工隊,這里量量,那里測測,說是要把這垃圾場修建成廣場,還要在廣場周圍建安置房。消息傳開了,村民們反應不一,有高興的,有懷疑的,大家都等著看結果。
過了差不多一年,再回到老家,看著眼前的景象,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種感覺就像是眼看著一只丑小鴨忽然變成了白天鵝。原本滿是垃圾、臭氣彌漫的廢墟,變成了寬闊敞亮的水泥廣場。在廣場旁邊矗立著一棟四層小樓,是全村最高的建筑物。樓前的旗桿上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這是村委會的新辦公樓。廣場周圍,分布著一棟棟造型美觀的新房,是政府為貧困戶建造的安置房。這些房子,藍墻白瓦,不算高大,但干凈整潔,看起來就非常溫馨。房子內部設施完善,水電氣齊全。每家每戶的門前還有個小花園,百花齊放,姹紫嫣紅,讓人賞心悅目。
走在村子新修的廣場上,那感覺,比走在城市的大廣場上還舒心。
這美麗的環境,不僅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還把小動物們也吸引過來了。廣場上,體育器械齊全,人們在這里休閑娛樂,花壇里的鮮花還引來了蜂鳥。蜂鳥的身體比巴掌還小,貪婪地吸著花蜜,喝飽了,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村子的變化可不止這些,還增添了許多稀罕物,比如太陽能路燈、聲控燈;引入了很多新事物,比如合作社、垃圾分類等。另外,還有人定期傳授養殖和種植技術、疫情防控知識、垃圾分類知識等。村子里的人不僅富裕起來了,還文明起來了。村子里彌漫著祥和、幸福的氣氛,像傳說中的桃花源。
“現在的生活,可真是比蜜甜,還是黨的政策好??!”
“對啊,沒有政府,僅憑我們,可能永遠住不上這樣的房子,也過不上這樣的生活啊!”
“對啊,可真得感謝黨??!”
廣場上坐著曬太陽的幾位村民,正拉著家常。我聽著,心潮起伏,感慨萬千。
作為新時期的中學生,生活在這樣偉大的時代,生活在這樣和美的家園,怎能不感黨恩,怎能不知足?我深深地明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現在應該做的,是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讓家園更美好。
點評
村口堆垃圾的廢墟變成了廣場,廣場周圍還建造了貧困戶安置房,村子里的老百姓不僅富裕起來了,還變得文明了。文章中展示的只是新農村的一個窗口,反映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幸福生活的場景。這一“變遷”打動著我,也教育了我,堅定了我努力學習、跟黨走的信念。著眼鄉村變化,書寫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感,贊美和美家園,內容充實,情真意切,既具有時代特色,又具有人文情懷,堪為佳作。
305650058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