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運動員用他們神勇的表現、開放的心態,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青年熱情開朗、包容進取的形象。初生牛犢不怕虎,敢于挑戰和突破自我,這就是中國青年!尊重規則、尊重對手、尊重友誼,這就是中國青年!多元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長經歷,共同的“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理念,這就是中國青年!與時代同頻共振,為大國添磚加瓦,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以谷愛凌、蘇翊鳴為代表的中國年輕人,將個人的奮斗和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負時代,不負韶華,這就是中國青年!
蘇翊鳴:從演員到中國最年輕的冬奧冠軍
2月15日,元宵節這天,蘇翊鳴獲得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冠軍,為中國攬入首枚單板滑雪金牌。奪得冠軍后,一向冷靜平和、泰然自如的蘇翊鳴在賽后接受采訪時,眼眶濕潤,幾次掩面。“唯一想說的就是,今天知道我父母來現場看比賽,我也知道他們在哪,但是不能跟他們近距離接觸。真的感謝教練,感謝父母,感謝祖國。”從冬奧男子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突圍那一日起,這個17歲的男孩就正式闖入了大眾的視野,中國雪上冬奧史記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刷新。“首個闖入冬奧會單板坡障決賽的中國運動員”、“我國單板滑雪歷史上首枚男子項目奧運獎牌”、“亞洲運動員首次打破歐美運動員對此項目的統治”。今天他又達成了一項新的成就——中國最年輕的冬奧冠軍。
有趣的是,9歲時蘇翊鳴曾參與徐克導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在片中飾演“小栓子”一角,入圍第35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此外,還出演過《狼殿下》《生逢燦爛的日子》《林海雪原》《搖滾小子》等影視作品。如今“文體兩開花”,獲得全網關注,網友戲稱,“小栓子”回歸賽場秒變滑雪“小蘇神”,“既然沒得到金像獎,就只好拿奧運冠軍了”。
4歲時,蘇翊鳴第一次跟著父親去了雪場。滿眼的白雪厚厚地覆蓋著整座山,盡管出生在北方,但看見雪后,蘇翊鳴還是止不住地興奮。那個時候,國內還沒有適合兒童的滑雪裝備,蘇翊鳴想都沒想就踩著比自己還高的雪板進了雪場。那個時候他并不知道跳臺竟然這么高,滑雪原來可以這么玩。蘇翊鳴從小看著國外頂尖選手的滑雪視頻長大,每次都會被他們一次次挑戰極限的旋轉、騰空、跳躍而感動,最初的夢想開始在心里扎根發芽。“如果有一天我可以玩這個,跟世界頂尖選手同臺競技,那簡直是太爽了,那就是我的夢想。”
在2015年北京申冬奧成功后的那個夏天,這個10歲少年的人生軌跡就開始改變了。“好,這就是我下一個目標。我必定要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參加2022北京冬奧會。”蘇翊鳴堅定地告訴自己。在此之前,蘇翊鳴的父母也沒有考慮過讓他按照職業運動員的路徑發展。“如果他真的很堅持,愿意把愛好變成職業的話,我們會支持他。”蘇翊鳴的母親李蕾說。
14歲時因為腿傷住院治療,彼時看到自己的偶像肖恩?懷特在平昌冬奧會回歸,最后一跳成功又漂亮,毫無懸念地將金牌一舉拿下。屏幕前的蘇翊鳴盯著看了許久,眉毛向上挑了一下,吸了一口氣,眼神堅毅。他還沒有完全康復就趕到了長白山,火速投入到了新一輪的訓練中。在日本冠軍教頭佐藤康宏嚴格的指導下,半年的訓練任務,蘇翊鳴三個月就完成了,最夸張的是在長白山訓練時因為天氣冷,滑雪板變得更脆了,一周就要滑壞四個。而對于一個普通滑雪愛好者來說,這樣的滑雪板,一兩個雪季才會更換一次。
蘇翊鳴說,滑雪給他帶來的遠不只是成功和榮譽,還有完成挑戰之后的成就感。他坦言,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有許多失利和痛苦,以及讓他記憶深刻的傷病,但他都咬牙挺了過來。如今在冬奧賽場,他說得更多的是“享受”——享受比賽、享受過程、享受挑戰高難度動作、享受和兒時偶像同場競技的激動心情……“我站在雪板上的時候,就是最快樂的時候。”蘇翊鳴說。
為了籌拍一部講述家庭教育的紀錄片,導演張紹波在2017年找到了蘇翊鳴和谷愛凌,跟拍了二人后,紀錄片《少年志》就這么誕生了。13歲的蘇翊鳴和14歲的谷愛凌,兩位“滑雪天才”少年的第一次見面。二人對對方的生活充滿了好奇,“你在美國怎么樣?”“你在東北怎么樣?”。蘇翊鳴的身高矮谷愛凌半頭,兩個人在室內滑雪場交換彼此的滑雪板,滑兩步就倒了,在雪地里樂得前仰后合。
谷愛凌:“00后”第一個超級巨星
在2月8日北京冬奧會大跳臺賽場最后一跳的驚天一躍,谷愛凌穩當落地,仿佛象征著一位超級巨星降落在公眾視野中。2月15日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以86.23分的成績又獲得一枚銀牌。2月18日,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中,谷愛凌奪得金牌。但在接連拿到金銀牌之前,谷愛凌已經以碾壓的姿態,頻繁出現在電視、公交站臺、電梯、超市貨架甚至時尚雜志封面,押寶成功的品牌們盡情讓她代表品牌形象密集出現。冬奧會正式打響之后,社交網絡上,人們都在熱烈討論她的成長軌跡、人生細節、家庭教育、路徑選擇。
這位出生于2003年的年輕女孩,因為其超越性的運動成績,也因為其性格、形象和成長軌跡背后所折射的年青一代的精神氣質,成為了中國視野中的第一個“00后”超級巨星。
巨星要在時代的蒼穹下才具備意義,而當我們去細究,谷愛凌身上所凝聚的目光到底折射了那些時代性,會發現她不僅僅是一個卓越的運動員,也被視為是一個教育榜樣,是中國萬千送孩子上補習班、興趣班以及出國留學的中產家庭心目中的“完美女孩”。
作為運動員,在傷痛與榮譽并重的競技體育行業里,這位年輕運動員所打破的,是一種傳統的苦難敘事,是對滑雪這項運動的熱愛本身驅動著她不斷挑戰。如后來廣為流傳的一句評價所言:“谷愛凌身上沒有一丁點要榨干自己、孤注一擲的苦情感,而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求勝欲。”在比賽中,直到最后一秒鐘,谷愛凌才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的最后一跳選擇1620的超高難度——拒絕了母親讓她做 1440力爭銀牌的建議,這無疑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選擇,因為在此前的訓練中,她甚至從未在雪上做過,也沒有在蹦床上做過。在此之前,也只有她的對手泰絲?勒德挑戰過。這是一場豪賭,而她賭贏了。“我在比賽里面那種心態不是想贏別人,我更想贏我自己。所以無論我做這個動作最后落(成功)還是不落(失敗),我都會為自己感到驕傲,我挑戰這個動作,就是想讓全世界都能看到我心里的想法。”她說。
“玩得開心”“享受比賽”——這大概是在谷愛凌的成長過程和比賽生涯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表達。她從3歲開始學習滑雪,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興趣愛好之一。在她眼中,滑雪與其他愛好并無不同,甚至學習都要排在滑雪之前。她喜歡的運動還包括越野跑、足球、籃球、射箭、騎馬和攀巖。透過谷愛凌,目睹一個人能夠如此遵從內心的愿望,為熱愛用盡全力,也激發了許多比谷愛凌年長的中國人內心沉睡的熱情,想起自己未竟甚至是從未找到過的夢想。而這份夢想起初并不“主流”。
谷愛凌更深層次的跨越,是跨越了中美迥異的文化和社會。而她所呈現的全球化和融合特質,正是如今許多中國家長對下一代所殷切期望的。你也許很難在過往的運動員、偶像藝人當中找到一個如谷愛凌這般將千禧一代中西文化融合得如此絕妙的個體,一個長著混血面孔,以英文為母語卻講著京腔普通話的年輕女孩,像一個典型的美國高中生,又有地道的北京生活經驗和文化認同。這種反差性也是她獨特氣質的來源。在美國舊金山出生,但幾乎每年都會在北京度過暑假。在她的成長軌跡中,既有美國中產階層興趣培養、私立學校、度假等“精英式”生活方式,也有在北京海淀黃莊補習奧數這樣讓中國人“秒懂”的經歷。谷愛凌的談吐與價值觀,也是中國走向包容開放歷程中,年輕一代價值觀重塑的注腳。它代表著成長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之中一代人的模樣:受過高等教育、有國際化視野、在學習之外有著自己擅長的事物、有充分個性化的表達。
齊廣璞:奮力逐夢,為家為國!
在31歲這一年冬奧奪金!”齊廣璞以完美一跳實現了去年許下的生日愿望。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決賽中,中國隊選手齊廣璞戰斗力滿格,發揮極為出色,穩穩將金牌收入囊中。這是中國空中技巧男隊繼2006年在都靈冬奧會上摘得首金后,再次在該項目上奪冠。逐夢四屆冬奧,齊廣璞今朝夢圓。星光不負趕路人。齊廣璞曾在社交平臺上寫道:“每一天提醒自己要自律”“即使再低的氣溫,也阻擋不了我訓練的熱情”。也許正因在訓練中一次次勇于挑戰極限,才有比賽時的穩定發揮。有網友贊嘆齊廣璞真穩,穩的是動作,也是心態,而只有保持穩定輸出,才能穩穩站在領獎臺上。“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齊廣璞堅持走到現在,哪怕在平昌冬奧會后暫離國家隊繼續學業,而后仍響應號召歸隊,只因信念堅定,心中有夢,肩負為國爭光的使命。
齊廣璞摘得這枚金牌富有意義,這意味著他實現了世界杯冠軍、世錦賽冠軍、冬奧會冠軍的“大滿貫”。這枚金牌寄寓了齊廣璞的斑斕夢想,也同樣寄托著家人的殷殷期待。
賽前,妻子趙姍姍在給他的家書中寫道:“你堅持到今天,真的不易!你帶著你的夢想,同時也帶著我的夢想站在這個舞臺上!”如今,齊廣璞不僅站在這個舞臺上,更站在最高領獎臺上,可喜可賀!
這封家書,讓人動容。從“作為你曾經的隊友,現在的妻子,我為你自豪,也很清楚這其中的不易”,到“我們之間一直都有的默契,就是你的訓練、比賽我不過問,家里的事你也從不用操心”,再到“齊先生,加油去展現最好的自己,我們都等著你回來”……頗為克制的表達,隱藏著對丈夫的無限牽掛;最樸實無華的言辭,卻蘊藉著最真摯的繾綣深情。
透過這封家書,很容易看到奧運健兒家人的不易,比如,一晃孩子馬上要三歲了,齊廣璞忙于訓練,無暇陪伴。還能了解到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這個項目很苦、很危險,除了“夏天要風吹日曬,冬天要迎風冒雪”,還要面對訓練時種種不可知的風險;更能感受到齊廣璞的妻子全力支持他追夢,支持他為國爭光,將小家跟國家鏈接一起,這就是家國情懷。
無論齊廣璞還是其他奧運健兒,他們努力拼搏,是為自己拼,是為家人拼,更是為祖國拼。他們在拼搏中展現家國情懷,以最優秀表現回答家人的惦念,回應社會的關心,回報國家的期待,這就是中國運動健兒家國情懷最生動的注腳!
徐夢桃:二十載拼搏終如愿
2月14日晚,在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舉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賽中,冬奧會“四朝元老”徐夢桃終于獲得了她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實現了個人職業生涯的大滿貫。1990年出生于遼寧鞍山的徐夢桃,今年已經32歲了,從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整整20年。
在徐夢桃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徐學君就發現,女兒身體的柔韌性非常好。1994年,徐學君把四歲的女兒送到了鞍山市體校體操培訓班。為了幫助女兒練習,徐學君還從外面撿回來一個舊地毯,鋪在家里的水泥地上,為徐夢桃自制訓練場。隨著身材越長越高,加之膝蓋骨比其他運動員偏大,徐夢桃逐漸不再適合體操運動。2002年,12歲的她來到沈陽體育學院,轉項開始練習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這一練,就是20年。
她的體操啟蒙教練張麗萍回憶,“桃桃從小就表現出不同于別的孩子的韌勁兒和自信,訓練累了,別的小朋友都哭,她總是樂呵呵的。”剛接觸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徐夢桃是從觀看錄像開始的。在看過若干比賽資料片后,教練陳洪彬讓徐夢桃說說她的感受。“老危險了!”徐夢桃的話逗樂了陳洪彬。不過,隨后徐夢桃又說:“任何項目都會有危險的,做一個項目就要練好,我要練好它,將來為國爭光!”平日的訓練中,徐夢桃對自己要求很高,教練教了一次,別人按照要求做一次動作,而徐夢桃會多做兩次,并務求動作標準到位。2005年,15歲的徐夢桃收獲了自己第一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全國冠軍賽冠軍;2007年,她為中國贏得了第一個世青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軍;2009年,徐夢桃在莫斯科奪得自己第一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冠軍;2013年,獲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挪威世錦賽冠軍……
2022年1月6日,在2021-2022賽季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加拿大站的比賽中,徐夢桃獲得了自己的第27個世界杯冠軍,成為了空中技巧項目的世界杯歷史第一人。徐夢桃的家擺滿了她在各地比賽收獲的獎牌。眾多“世界冠軍”中,唯獨缺了一個“奧運冠軍”。
2010年,溫哥華,徐夢桃首次參加冬奧會,取得第六名。2014年索契冬奧會,徐夢桃作為奪冠熱門錯失金牌,取得一枚奧運會銀牌。平昌冬奧會時,徐夢桃在技術、心態等各方面都達到了最佳狀態,第三次征戰,她扔下了一句“拿不了金牌就退役”的狠話。然而金牌,再次與她失之交臂。賽后的采訪中,徐夢桃滿臉淚水:“我不想哭,真的是盡力了,真的是很不容易,真的想拼這塊金牌啊。”
高高的跳臺,動輒五六十公里的時速,加上各種高難度的空中翻轉動作,讓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成為極具觀賞性的項目。但對于運動員來說,卻意味著風險時刻存在。在過去的10年間,徐夢桃曾做過4次大手術,半月板切除了近70%,但每一次摔倒后,她總又頑強地爬起來。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這注定是屬于勇敢者的運動。
心情平復后,徐夢桃毅然收回前言,在社交媒體發文道:“三屆冬奧會我都是那個‘拼’金牌的姑娘,為祖國拼金牌是使命也是榮譽!付出再多汗水淚水都值得,沒有放豪言,只有出征的決心!不想退役,夢想依然在,不甘心也不放棄。”
北京冬奧會,徐夢桃曾在賽前表示:“我就希望能把我最精彩的一跳,把我的競技狀態表現出來。我就是拼了,拿了就拿了,不拿也不差這一次失敗了。”雖然如此,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賽摘銀后,有網友發現鏡頭下的徐夢桃好幾次低頭望向胸前的銀牌,仿佛在確認它的顏色,然后眼角流了淚。
每次看徐夢桃的比賽,父母
徐學君和王鳳麗都要穿上了徐夢桃提前寄來的中國隊領獎服。父親徐學君說:“桃桃練習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整整20年,一直很執著,32歲還站在冬奧會的賽場上,作為父親我認為她真的很棒!”今天,徐夢桃終于如愿!因熱愛而堅持,因夢想而堅定,練習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20年,徐夢桃用堅韌、拼搏還有奮斗,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詮釋著奧林匹克精神。 PR
(本刊編輯部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李雪威 劉占行)
311950033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