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紅
摘要: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視域,優化大學生回鄉創業機制,是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此,應注重創業政策的針對性、系統性和有效性;加強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宣傳力度,贏得社會各界的輿論支持,搭建大學生回鄉創業網絡信息平臺;建立“政府、高校、企業和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四位一體”的創業環境優化機制;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法律法規保障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回鄉創業,機制優化,鄉村振興
激勵大學生回鄉創業,不僅可以緩解國家就業壓力,維系社會和諧安定,而且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生自身專業特長,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高校畢業生是我國經濟建設中最為寶貴的人力資源。但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卻是非常低,這與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激勵大學生回鄉創業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大學生回鄉創業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分析
1.大學生回鄉創業政策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落實不到位
促進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政策缺乏針對性。“正是由于我國尚未形成一套可以有力支持回鄉大學生進行創業的幫扶體系,導致目前我國回鄉大學生農業創業屢屢受挫,能夠回鄉自主創業成功的大學生寥寥無幾,這和我國現代化農業對人才規劃的目標相差甚遠,長此以往,現代化農業人才將依然得不到補充。”[1]究其原因,大學生回鄉創業政策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主要屬于創業激勵政策,創業供給政策、創業宣講政策、創業資源配置政策不盡完善,創業需求政策、創業市場競爭政策基本空白。” [2]
缺乏保障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其次,促進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政策實施缺乏系統性。各級政府與各部門關于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制定不能實現系統的整合,缺少一個專門機構統一管理。
2.對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彼此缺乏交流互動機制
由于政府與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彼此之間缺乏交流互動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實際效果,也導致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資源被嚴重浪費。例如,調查表明,“僅有11.63%的大學生創業者很清楚政府出臺的政策。”[3]應盡快改變對諸多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
3.尚未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專項資金,社會風險資金的投入機制欠缺
缺乏初創資金,資金周轉不暢,已經成為制約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瓶頸。回鄉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因素中,籌措資金困難、資金缺乏是導致回鄉大學生創業失敗的首要因素。因此,多渠道籌措創業資金,建立健全風險資金的投入機制,成為提升大學生回鄉創業成功率的重要舉措。
4.尚未建立小學至高校的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尚未形成“政府、高校、企業與回鄉創業大學生四位一體”的創業長效機制
雖然多數高校開設了創業課程,但是,高校創業課程脫離創業實踐,尤其是“高校培養的農業創業人才與現代農業發展部分脫節,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 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都不能完全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4]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大學生回鄉創業能力的逐步提升。彼此無法形成必要的合力,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實際效果。
5.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缺乏創業自信,缺乏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法律法規支撐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阻礙了大學生回鄉創業的進程。“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是,基層農村對大學生回鄉創業,尤其是本地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認可度低,認為‘體制內’‘ 鐵飯碗’才是理想和體面的工作,尤其是對農村生源的畢業生,更是希望他們‘跳出農門’,回報父母、榮耀門楣。農村基層這種‘重仕輕農’‘重商輕農’的思想嚴重影響農科畢業生回鄉創業。” [5]同時,由于缺乏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必要的社保措施,使得很多大學生對于回鄉創業心存顧忌。
二、鄉村振興視域下優化大學生回鄉創業機制的現實路徑
1.應注重創業政策的針對性、系統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科學、完善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優惠政策體系
應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優惠政策體系和配套措施,這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應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激勵政策、創業需求政策、創業供給政策和創業資源配置政策;二是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專項資金政策、吸收社會風險資金政策、融資擔保政策、財政稅收扶持政策、創業教育政策、創業孵化園扶持政策和土地征用政策;三是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市場競爭政策、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和創業信息資源共享政策;四是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社會保障政策、公共服務政策、投資環境政策和輿論導向政策,制定《大學生回鄉創業法》。同時,加強對大學生回鄉創業政策環境的科學調查,切實掌握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實際需求,明確大學生回鄉創業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落實情況,從而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的長效機制。
2.加強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宣傳力度,贏得社會各界的輿論支持,搭建大學生回鄉創業網絡信息平臺
有效利用互聯網建立健全輿論支持、政策發布和信息共享的大學生回鄉創業信息平臺,成為提升大學生回鄉創業成功率的重要舉措。為了及時發布、學習和掌握大學生回鄉創業優惠政策,應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協會和大學生回鄉創業網絡信息平臺,通過網絡、微信及時了解和學習新的政策措施,加大對大學生回鄉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解讀和咨詢力度,交流創業信息,反饋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回鄉創業政策體系和相關的配套措施,建立科學有效的大學生創業信息資源共享體系。
同時,應強化社會對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輿論支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大學生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激勵大學生回鄉創業,積極為有志青年營造一個穩定和諧的創業環境。
3.建立規范完善的風險資金運營市場,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專項資金,拓寬大學生回鄉創業融資渠道
首先,應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資金多渠道籌措機制,逐步形成民間資本融入、政府投入、個人捐款和社會風險投資相結合的立體化融資渠道。同時,應優化民間個人募捐機制,積極倡導社會各界人士為大學生回鄉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并以部分盈利回饋社會。而且,應盡快建立健全農村金融信貸體制機制,為創業大學生提供金融信貸方面的優惠政策和融資渠道,為大學生創業融資注入活力。
其次,應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為提升大學生回鄉創業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撐。應建立良好的大學生回鄉創業資金信用保障機制,逐步規范創業金融信貸機制,開拓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
4.樹立創業自信,提升創業能力,建立“政府、高校、企業和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四位一體”的創業環境優化機制
應建立“政府、高校、企業和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四位一體”的創業環境優化機制,具體實施步驟是:政府及時出臺一系列有利于回鄉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內容翔實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建立小學至高校的完整的創業課程體系,注重師資創業經驗的積累和引領,強化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的歷練,加大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創業技術交流和業務合作力度;注重大學生在企業和農村生態園等地的見習和實習,提升大學生實際創業能力。
5.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大學生創業社保體系,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法律法規保障機制
首先,應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保證水電供應和網絡通訊,為引進的回鄉創業的大學生解決后顧之憂,從根本上改變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在工資待遇、社會福利和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不利局面,讓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骨干力量。其次,應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法律法規保障機制。將回鄉大學生創業納入到法制軌道上來,以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大學生回鄉創業保駕護航。 PR
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省大學生回鄉創業環境政策及其優化研究”(編號20180312013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恒.前談大學生回鄉農業創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10):234. 234.
[2]王惠.政府創業扶持政策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評價及其優化——基于浙江省的分析[J].企業經濟,2014(3): 172.
[3]吳娟頻.新常態下河北省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優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13):35.
[4]袁成龍.回鄉大學生農業創業的路徑分析[J].學術論壇,2014(7):50.
[5]楊育智,安步贏,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科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激勵機制研究,高等農業教育,2018(5):29.
(責任編輯:李雪威)
319950033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