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 李雪姣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師德師風制度,通過引導和強有力的約束實現師德師風建設的初衷。
為了激發小學教師上課的積極性,增強小學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廣泛開展評優評先活動,并授予各種榮譽稱號,然后在教師節當天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大大激發廣大教育者向師德模范學習的動力。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學習工作,定期開展師德師風學習,使師德師風學習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校也要積極開展各式各樣師德師風活動,如深入開展“講師德、做表率、樹正氣”等活動,使每位教師都能做到敬業愛生、默默付出、樂于奉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師德獎懲制度,規范他們的師德行為;構建一套高效的學習制度,有利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努力構建科學、有力、高效的教育、監督、檢查和評價體系,從正師德、導師德、礪師德、樹師德四個方面提高師德素養,使師德師風建設逐漸步入常態化、經常化、制度化軌道。
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組織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開展師德征文工作,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開展師德建設月,宣傳各所學校的先進事例等,特別要大力表彰那些默默付出、辛勤耕耘、樂于奉獻、獻身教育的一線優秀教師;同時也要通報那些有違師德的各種不良行為,增強教師自我反思、自我察覺、自我警醒的意識,主動避免有違師德的行為。
學校要營造一個向優秀黨員學習的氛圍。同時黨員教師要緊密結合群眾路線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優秀黨員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黨員教師要主動學習相關文件和政策法規,認真撰寫學習心得和學習體會。每學期都請優秀教師做經驗交流分享,對全校教師進行師德工作的匯報。他們的師德風范對廣大教師提升個人素質和職業道德起到很好的激勵和示范效果,在促進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方面起到推動和表率作用。
為廣泛搜集學生、家長、教師對學校師德師風的意見,我們可以在學校專門設置一個意見箱,將搜集的材料定期向全校教師如實公布,做到及時表揚或批評,促進學校師德建設工作的開展。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只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要想真正實現“以生為本”的目標,首先要理解“以生為本”的真正內涵。我認為在“以生為本”的內涵中,首要是要把學生當成校園的真正主人,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和活力。教師要改變自己陳舊的教學方法,要將過去的“滿堂灌”教授方法改為有創造性、有新穎性的課堂教授方式。因此,教師要在每堂課的教學設計上下功夫,從學生的學情出發,教師的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要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生活實際和能力水平來設計,使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每設計一個教學活動環節都要思考學生會有什么反應、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高漲、設計的問題是否過于難還是過于容易、設計的環節是否具有邏輯性、學生能否跟得上教師的學習節奏。
教師還應該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尊重學生的個性。為了更好樹立學生的三觀,我們應多從學生的家長、科任老師、同班同學中去了解這位學生的性格特征,多方面、全方位去做這位同學的思想工作,才有可能采取更可行、更高效的對策去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從尊重學生個性、全方位了解學生到引導學生向更好方向發展其實也是以生為本的另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