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石碣袁崇煥小學 宋愛軍
目前中小學習作教學大多注重最后結果,不太重視中間環節的作用,甚至嚴重忽略學生習作的自主修改,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的批改和講評。能、會修改習作是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具備的寫作能力之一,為此,筆者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自主修改能力的提高策略作以下探討。
習作批改不是教師的“特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扮演好引導者,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習作自主修改中,并恰當地做好指導、示范等工作,傳授修改習作的方法。
教師要將講評和批改作文分開,讓學生完成自己的習作后先自己修改,檢查作文的語句是否通順、書寫是否整潔規范等;待學生進行初次自我修改后教師再對學生上交的作文進行全面批改,給出學生可供參考的修改方向和方法;批改后的習作再次修改的工作還是要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給出的修改方向,再次斟酌,盡力完成自己習作的修改工作。待學生二次或三次修改后,教師要適時給予積極的評價,這是因為學生在老師批改的基礎上再次斟酌字句,會比之前的文章有所進步,對于這種自我修改行為教師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
比如,可以通過優秀評語激勵學生的自我修改行為,可以寫一些“你寫得真棒,老師希望你能更進一步!”之類的評語,讓學生體會到自主修改的樂趣所在,給予動力,慢慢地讓學生對自主修改產生興趣,形成樂寫、樂改的良好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盡管有了一定的習作修改能力,但是在習作自主修改過程中碰到的最大困惑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修改,這是影響學生習作自主修改能力提高的最大瓶頸。習作的自主修改切不可盲目而行,需要遵循原則,講究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習作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習作自主修改的方法。
1.利用習作課堂,指導自主修改
在傳統的習作課堂中,往往教師講得多,學生練習少,習作指導課成了名副其實的講解課。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需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在習作指導課中教師應該注意做到精講,要抽出大量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修改。
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比如錯別字、濫用詞語、病句等,及時幫他們指出錯誤之處。針對共性的問題,比如敘述事件語言不得體、詳細不分,描寫人物千篇一律,萬人一腔等,選擇適當時機為全班講解。習作指導課堂上,對于個別問題,教師要力爭精準指導,對于共性問題,教師要爭取簡練指導。
2.采取面批方法,啟發自主修改
傳統的習作批改,大多教師是篇篇修改。實施新課改以來,筆者嘗試著改變以往的批改方法,采取面批的方式。面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效果頗為明顯,不僅促使學生動腦思考、動手修改,還提高了自主修改習作的能力。
1.運用聽覺,提出修改意見
聽覺往往比視覺更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大聲朗讀能夠幫助學生發現習作中的詞句問題。因此,讓學生親自實踐習作自主修改,可以從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草稿開始。
通過停頓時間檢查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與否,檢查語句是否通順,從內容的安排檢查條理是否清晰等。可以安排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聽,一旦發現問題就要提出修改意見,如果依靠學生自己無法解決,教師可以給予適當指導,通過這樣的循序漸進,克服學生對于自主修改習作的畏難情緒。
2.循序漸進,引導自主修改
長期以來,作文批改形成了由教師進行學生被動接受的固定格局,使學生作文中的語病屢犯不止,造成作文批改“高時耗,低效果”的現象。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必須訓練批改方法,循序漸進培養自主修改的能力。
可以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這樣操作:先看完全文,用紅筆圈出自己滿意的詞句并注明原因;再看第二遍,用藍筆畫出錯別字、不恰當的標點等問題并初步修改;再看第三遍,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發現立意、選材、結構等方面的問題,并采用所學方法給予增、刪、改等。
3.由此及彼,修改他人習作
在習作課堂教學中,不難發現,有部分學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習作,尤其是一些習作水平欠缺的學生,更不愿意把自己的習作給他人看。其實,學生看自己的習作有可能看不出問題,但看其他同學的習作時有可能會看出一些不足。因此,當學生掌握一定的習作修改方法之后,互相批改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
通過這樣的實踐讓學生從反復的互看中有所收獲,還可以通過媒體等工具搜查資料充實作文內容。通常經過這樣的修改,習作質量大有改進,同時自主修改習作能力也會慢慢獲得培養和提高。
合作交流是學生自主修改習作進行自我糾錯的輔助手段,這一策略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生一般不可能把習作的問題一次性地找出,特別是習作水平不高的學生在自主修改方面存在難度,這就需要發揮學生間的合作交流。
1.交流形式要多樣化
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互改互批并簽名,要求簽名是拿到習作后,如認為有不恰當的批改地方,可以與評閱者交流,或采取同桌互換習作對文章進行修改交流,或者教師可以采取差異性交流方式,利用寫作維度將班級學生的寫作水平分為好、中、差三類,組織交流時,要同時關注這三類學生的作文修改情況,防止以偏概全。
2.交流過程要實效化
在交流評批過程中,有些學生的修改意見可能會較膚淺,這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并給出自己的點評、補充觀點以及建議,逐步引導學生對習作修改問題的深刻認識。
綜上所述,要讓學生提高習作自主修改的能力,關鍵在于讓學生提高“咬文嚼字”的能力。在自主的“咬文嚼字”中學會對習作進行診斷,并對癥下藥,學會自主修改習作的方法,由此實現習作教學“以評改促提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