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川縣老隆鎮第二小學 黃民東
龍川縣老隆鎮第二小學與時俱進地實行各種新舉措,踐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提出的讓學生“樹立規則意識”“認識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對社會生活的意義,初步具備民主參與、責任擔當意識”,實現“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教育工作重點。
學校開學前先根據每位教師的能力、水平或意愿分到某一級組,具體教哪一個班則由抽簽決定。
學校在分班時力求每位學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之前嘗試過將教師子女調到一個班和將成績好的學生調到一個班的做法,這兩種做法人為地制造了“尖子班”,這是欠缺公平的做法,讓非“尖子班”的教師和非“尖子班”的學生喪失了教與學的積極性。經過一番研討,學校改變做法:在分班時按學生成績平均搭配,所在班級及科任教師均抽簽決定,即使是教師子女也不能自選班級。
學生的座位在安排上也保證相對公平,一般情況下,縱列按照高矮順序安排,橫列每月調整一次。對于弱視、遠視等特殊情況另行安排。考試時,則實行單人單桌,學校統一混合編排座位,杜絕作弊的現象。
通過編老師、編班、編課室、編組、編座位等機會公平的舉措,讓每一位在校的學生在班集體里都感受到了公平的存在,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男、女生發育期起點的差異以及男、女生大腦結構存在的差異,造成了事實上的“男女有別”。針對這些差異,學校采取種種措施,讓男生、女生都有公平的發展平臺。
在小學階段,男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有優勢,女生則以柔韌、協調、平衡性等能力見長。學校創設相應的競賽活動,如:籃球、跳繩、舞蹈等,讓男、女生有平等的展示機會。
在小學階段,男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女生則偏向于形象思維。而中國象棋能有效地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等。在學校推廣的中國象棋校本課程,使全校每一位學生都會下象棋。這一校本課程,讓男生找到自信,有用武之地,有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象棋評價和競賽時,男、女生分開評價和競賽,讓女生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男生、女生發展機會公平。所以學校不存在男、女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小學六年級畢業成績名次排名也未出現“一邊倒”——陰盛陽衰的狀況。
學生只有各學科均衡發展,才能獲得最佳成績,得到全面發展,獲得成功。老隆二小嚴格按照《廣東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開齊各門課程,不隨意擠占和調換其他學科的課時。對于違反規定隨意擠占和調換其他學科課時的老師在評優評先時實行一票否決。
在不同學科的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每個學科設置的意義和必要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質量。為陶冶學生情操,健全學生人格,學校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促進琴、棋、書、畫等第二課堂活動蓬勃發展,開設了書法、古箏、葫蘆絲、攝影、藏書票等幾十個興趣班,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特長加以學習展示。學校還通過舉行不同學科的各類競賽,以賽促學,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讓每個學生個性得到發展,找到了自信,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同一學科教學中,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多層次、開放性、可選擇的學習內容,給學生提供公平受教育的可能,并通過肯定學生某一方面的表現,讓各個層面的學生得到公平發展,促進全面發展。如語文,有的學生能寫一手好文章,有的學生能寫一筆好字,有的學生朗誦聲情并茂……只要學有所長,都給予認可,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公平,增強自信心,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
許多學校參加各級各類的體育比賽時,為了學校能爭得榮譽,提高學校知名度,一般都會選用各類“特長生”進行專門訓練,讓一小部分學生得到發展。學校面向全體學生,組織全班參加各項比賽,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得到公平發展,展現自我。如文藝匯演、朗誦比賽等,是在全班全員參與競賽的基礎上,經過班級初賽,年級復賽,全校決賽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