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第一幼兒園 呂鳳清
當下,課程審議已是各大幼兒園課程實施過程的重要環節。課程審議使得教師不斷思考幼兒的需要、課程的價值、對工作與思想進一步總結,將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建立聯系。教師的課程觀在不斷的再構建與完善,推動課程質量的發展。這種螺旋上升的經驗梳理,最終使得幼兒園課程得以發展。我園多年來始終堅持開展課程審議活動,從單一的研討某個活動的開展方式到注重幼兒經驗與興趣點;從集中式的研討到加強班本溝通;從重視預設課程到聚焦園本資源,課程審議的維度與深度在不斷的發展,課程審議使得課程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更加生動有效,更適合幼兒。
(一)課程理論與實踐相脫離。課程審議不僅僅在于理論知識的探尋,還要關注實踐情況的操作。在很多情況下幼兒園興師動眾的開始課程審議,邀請專家學者一旁輔佐,教師集體參與,從理論角度來看,規模浩大,研究地位較高,每個教師都在忙來忙去。可隨之而來的是不了了之,課程實踐變得毫無意義,總會被其他事務所影響,最終成為竹籃打水一場空。在實際情況下能夠看出,課程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影響課程審議的實施。
(二)照搬套用缺乏創新創意。幼兒園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在不同地區中有無數幼兒園的開辦,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課程審議模式。且隨著網絡資源的拓展,很多幼兒園的教學模式基本相同,多數教師都選擇照搬套用他人教學模式,缺乏對幼兒園自身情況的考量,在隨波逐流下效仿他人,沒有對本園情況做出反思分析,就像是牙牙學語的兒童一般,只曉得模仿,不懂得創新。這也導致課程審議缺乏創新創意。
(三)課程審議模式較為籠統。課程審議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改革幼兒園教育理念與過程,能夠一步一個腳印逐漸創新教學活動,這是對幼兒園教育的一大革新,更是重要教學渠道。但實際課程審議中,往往都是囫圇吞棗一般進行教育研究,既要追趕當前教學潮流,還要思慮本園真實條件,并未形成統一的課程審議體系和模式,也沒有明確課程學習目的以及審議規模,在種種條件下課程審議模式相對比較籠統,這都歸結于沒有完整課程審議制度。
深度學習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自主學習,而是強調教師的教學作用,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這是在挑戰中所掌握的技能型知識,是思維、情感、意識、價值觀的全面滲透,更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課程審議指的是在教學計劃、課程標準等各個方面所展開的審議工作,為了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在課程審議中將圍繞什么教學內容最有價值,什么教學活動更有意義,明確客戶才能價值標準,在社會背景和社會結構的聯系下所開展的課程組織教學活動,是針對全體教師做組建的教學工作。
課程審議和深度學習之間的聯系極為密切,就像是因果關系一般,要想實現深度學習,少不了課程審議工作的建設。教育工作將在課程審議中提高認識,增加課程審議新內容,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組織和規劃,為幼兒提供良好成長環境,支持幼兒的積極探索與學習。
(一)立足園本,制定課程審議制度。在幼兒園課程審議過程中,首要條件就是對課程審議制定的明確,將立足園本探索課程審議制度,有效構建審議流程,為幼兒的深度學習奠定基礎。在審議制度的規劃中,主要從兩大方面入手:其一是對審議團隊的建立,課程審議中教師隊伍的建設需提高重視,教師需樹立統一教學目標,堅持以幼兒終身發展為主旨探索課程問題,全面保障幼兒的健康發展。其二是對三級制課程審議制度的規劃,需要從園級、年級以及班級三個層面出發。其中園級指的是展開常規性課程審議,教研組的定期探討,機制分析,制度修訂都將在定期活動中得到梳理和驗證,從而使得幼兒園課程審議工作更加客觀,讓教師的參與地位得到體現。
(二)深挖疑點,助推幼兒全面成長。課程審議雖然是以教師參與為主所構建的教學活動,但是在實施中卻是圍繞幼兒所展開,為了實現幼兒的深度學習,除教師團隊進行反思外,還要站在幼兒的角度挖掘課程疑點,從幼兒的眼光和興趣入手,關注幼兒個體發展。
(三)集體備課,調整適宜主題課程。所謂集體備課就是將教師資源整合在一起,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道理相信都能明白。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長處和短處,教學經驗的積攢、教學能力的表現等都將反映出教師專業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集體備課,能夠適度調整主題課程,并將課程審議內容回歸生活組織交流,在取長補短下實現幼兒的深度學習規劃。
(四)評價管理,促進課程實施革新。課程審議評價管理的主體分別是教師和幼兒,教師負責對課程主題設計、實施等內容的評價管理,幼兒負責交談真實參與體驗,并提出相應意見建議,在課程評價中促進審議工作力度,規范課程管理與課程審議。例如,構建科學類課程審議及活動實施后,教師組織交流溝通,對課程記錄表和活動反饋進行交流,以便充實有價值的活動經驗,這對教師教學價值的考量有直接作用。而經驗的梳理最為關鍵,評價管理就是對教師教學經驗的總結,是協助教學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徑。同時在前期備課環節教師已經完成課程框架的整理,在課程評價中則重新對課程框架做出梳理,在簡要修訂下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從教師成長角度來說:通過課程審議工作的實施,有效培養教師團隊的發展,讓教育工作的實施得到有力保障。教師擔任幼兒啟蒙教育的重任,自身能力發展和教學素養的提升是十分關鍵的,透過課程審議使教師個人能力得到均衡發展,提高教師綜合水平。依托幼兒園課程審議,有力推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形成正確教育觀念與價值觀,拓展課程教學資源,將目光聚焦幼兒,提升理論品質與教學實踐能力,實現教師的專業性成長。
從幼兒發展角度來說,幼兒階段正是成長的啟蒙關鍵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在教育教學中很容易被忽視自主地位和自主能力,深度學習的進行也不夠徹底。從幼兒園課程審議工作的實施后,幼兒的主體地位將得到尊重,在豐富教學活動和資源中謀取成長,積極探索教學樂趣,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夯實基礎,促進幼兒的綜合能力培養。同時幼兒能夠參與到課程活動中,提高自身積極性,在深度學習中謀取更好的成長,實現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