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 劉海燕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音樂具有鮮明的節奏感,體育中的一些運動項目與音樂同樣具有節奏感。許多專家探索研究了音樂在體育中的功能。一方面,音樂融合進體育可以有效地表達體育項目的韻律美,增加運動者的情感表現力,在體育舞蹈、花樣滑冰中體現突出,民族傳統體育“南獅”與音樂結合,視覺與聽覺融為一體,可以展現項目的藝術性和文化內涵[1];另一方面,音樂融合進體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運動員的肌肉緊張,促進運動員心率和呼吸系統的恢復,改善運動員的身體以及精神疲勞,還可以改善運動員動作節奏,提高身體協調能力[2-3]。研究顯示,音樂能夠為體育運動提供理想的伴奏,是由于它具備的5 個關鍵因素影響著體育運動的表現,分別是:解離效應、喚醒調節、同步、運動技能習得、達到流動[4]。總之,音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類文明的財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日益廣泛和深入。在體育運動中廣泛地應用音樂,使音樂與體育運動高效結合,可以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
2007年,紐約馬拉松組織者禁止運動員使用音樂,音樂潛在作用的強大影響被重視起來。馬拉松選手保拉·拉德克利夫曾說把一個播放列表放在一起,在跑步過程中聽,可以讓自己感覺更興奮,狀態更好。與無音樂控制條件相比,有同步激勵音樂的干預會提高運動者跑步速度[5]。在中長跑運動中,讓跑者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可以在運動過程中降低能量消耗,并延遲“極點”的出現。音樂的融合不僅能夠改善中長跑過程中產生的身心疲勞,調節中長跑過程中“極點”產生時的畏難心理,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動者的跑步速度。音樂與中長跑相結合具有進一步的研究價值,可為體育教師的中長跑教學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中長跑是中距離跑和長距離的簡稱。其特點是持續時間長、運動負荷大、肌肉連續性活動。中長跑運動是同時考驗耐力和速度兩種不同運動能力的項目,在跑步過程中,運動者盡量減少能量的消耗,維持一定的跑速,并根據比賽情況增加速度。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各種機能會產生劇烈刺激,并產生大量能量消耗[6]。
SWOT 分析法最早由哈佛大學的安德魯斯在其著作《公司戰略概念》中提出,SWOT分析法是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主要內部優勢、劣勢以及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進行整合分析,將分析結果應用和延伸到城市發展、環境資源、教育管理、社會服務等領域[7]。
2.1.1 中長跑與音樂融合,增強健身功能
人體是一個充滿節奏的生命體,整體協同發展。人體的神經系統、內臟器官等生理活動都有一定的節奏特點,并且遵循整體協同性的規律。在中長跑運動過程中保持一定的節奏感,可以調控運動者在跑步過程中的動作頻率、動作幅度以及自身的機體狀態。在音樂背景中,人的聽覺系統在神經系統的誘導下對機體的生理活動產生調控作用,從而提高心臟的工作效率,提升運動后的心率,增加呼吸深度,促進呼吸頻率的恢復。除此之外,音樂的節律性規律對骨骼肌運動的影響更具有實踐意義。適當的音樂環境能夠放松肌肉,有效緩解肌肉疲勞,促進運動員的機能恢復[8]。與無音樂干預相比,在激勵性音樂的參與下,運動員在跑后血乳酸較低,耗氧量也較低。長期進行中長跑鍛煉能夠增強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等的功能,音樂融合中長跑能夠增強中長跑的健身功能。
2.1.2 中長跑與音樂融合,增強健心功能
音樂融合中長跑對運動者的心理健康有著一定的調節和促進作用。中長跑運動是一項最簡單的有氧運動,參加有氧運動是消除焦慮、緩解疲勞最好的運動處方。每天跑步10~15min,堅持10~15周,對抑郁和焦慮都有一定程度的治療作用[9]。音樂具有緩解緊張情緒,調節運動壓力,放松身心的功能。在體育運動中應用音樂療法,可以緩解運動產生的疲勞感,并從心理方面影響運動員,使其達到更佳的心理狀態[2]。運動員在音樂背景中,可以更加專注地進行心理活動指向的控制,使之取得更佳的技能訓練效果,進而在比賽中實現能力的超常發揮,獲得優異成績[10]。中長跑的健心功能總是由于項目累、枯燥的特點無法有效發揮,中長跑運動者結合音樂調節的積極效應,可以更好地發揮中長跑運動的健心功能。
2.1.3 中長跑與音樂融合,提高運動員的中長跑運動技能
在中長跑過程中往往伴隨著一定的節奏,速度的快慢、動作幅度的大小以及肌肉用力的強弱都是有規律的。對于中長跑的運動者來說,動力節奏感的好壞表現在運動過程中,完成動作時所呈現出來的快慢、強弱的控制能力。通過一定的訓練,能夠培養運動者形成良好的動力節奏感。研究發現,音樂的節奏與運動節奏相一致,可以有效緩解運動疲勞[11]。音樂旋律的連貫性和節奏的彈性可以使運動員的動作變得流暢協調,提高運動員的動力節奏感。運動員將音樂的節奏感與自身的動力節奏感相配合,并進行合理訓練后,可以增強動力節奏感,以便在運動中有效緩解肌肉緊張,順利協調地完成技術動作,進而使運動狀態達到最佳,并將最困難的動作以最簡單的方式完成,從而進一步提高運動成績。
2.2.1 研究內容匱乏,缺少系統性
從已有的研究中發現,中長跑與音樂融合的相關研究甚少,研究內容不夠全面,并且缺乏系統性。一方面,中長跑中,音樂的選擇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另一方面,不同群體在中長跑與音樂融合中缺乏專業的指導,無法使二者的結合更準確、更高效。除此之外,音樂與體育相融合的研究也只是流于表面,缺乏層次性。
2.2.2 中長跑的固有認知打擊運動者參與的積極性
中長跑具有很高的運動價值,而且動作簡單,但大眾的參與度不高。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人對中長跑有“又苦又累、枯燥無味、難以堅持”的固有認知。由于人體具有生理惰性,在中長跑過程中會出現極點現象,即運動者感到肌肉酸痛,呼吸困難,渾身無力,不想動等。出現極點現象后,運動者若憑借自己的意志力去堅持,合理調整中長跑的速度,會出現“二次呼吸”,運動者狀態將得到改善。很多人無法堅持過極點,迎來“二次呼吸”,這源于運動者缺乏對中長跑的正確認知,因此,對中長跑的重視度不足。錯誤的認知嚴重降低了運動者參與中長跑訓練的積極主動性。
2.2.3 音樂的選擇缺乏專業性
音樂融合中長跑,要想達到高效、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音樂的選擇策略。在音樂與中長跑的結合中,音樂選擇的準確性和適用性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但這方面尚缺乏相關的專業依據。大眾跑步選擇音樂時,不僅要注意運動者所處的運動階段和運動水平,還要注意運動者的年齡以及其鑒賞水平,進而實現二者結合的高效性;在音樂節奏的確定上,應根據運動者的運動能力、跑步配速等具體特點,科學合理安排舒緩、輕松,或者緊湊的不同類型的音樂節奏,以協調配合中長跑的節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類型、教學需要、教學過程,選擇積極健康、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音樂[12]。中長跑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運動強度、運動階段,以及學生特點來選擇音樂。目前,研究中關于音樂選擇的系統性和專業性都不夠完善。
2.3.1 中長跑與音樂融合為中長跑教學手段提供新思路
中長跑在中小學體育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體育項,是中小學體質測試的必測項目。中小學學生的中長跑成績近些年來卻每況愈下,學生對中長跑的參與積極性非常低。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中長跑項目的特點導致學生很難克服長跑運動的極點,所以對中長跑望而生畏,對練習中長跑普遍產生抵觸心理;另一方面,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手段單一,學生沒有參與的積極性。在中長跑節奏訓練中,教師應豐富節奏訓練方法,提高學生中長跑成績,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巧[13]。中長跑節奏訓練為音樂融合提供了可參考的依據以及發展機遇。將音樂融合進中長跑的教學中,可以在提高學生中長跑成績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豐富中長跑的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為中長跑教學手段提供新思路,為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手段單一的現象提供解決方案。
2.3.2 培養全民終身體育意識,促進中長跑項目發展
隨著經濟文化的迅猛發展,追求品質生活的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促進身體健康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和運動能力。運動技能的多樣性以及技術要求等客觀情況限制著人們可選擇的運動項目,中長跑作為最直接、最簡單、受場地環境限制較少的一項運動,成為最佳選擇。建立終身體育意識,要從動機、興趣、習慣和能力等方面入手。通過提高中長跑運動的參與度,普及中長跑運動相關知識技能,提高中長跑興趣,養成中長跑習慣,建立起終身中長跑的意識,從而促進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14]。音樂與中長跑相結合,可以發揮音樂的積極影響,促進發揮中長跑的健身健心功能,提高中長跑項目的參與積極性,擴展中長跑項目的參與群體,深化運動者的動機,激發參與興趣,培養跑步習慣,提升運動能力。在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下,應促進體育與音樂融合,培養全民終身體育意識。
2.3.3 馬拉松熱潮提供發展空間,帶動體育產業
馬拉松是田徑運動中一項具有歷史性的中長跑項目,近些年馬拉松運動越來越熱門,在全民健身戰略指導下,各大城市相繼開展馬拉松運動,依據不同的城市特點、不同的主題以及不斷創新的、多樣化的開展形式。例如,情侶馬拉松、迷你馬拉松等,使得馬拉松運動的參與度越來越高[15]。馬拉松熱潮為中長跑與音樂融合的發展提供了機會,馬拉松運動的廣泛開展要求特色文化的融合。以音樂為特點,開展音樂融合特色的馬拉松運動,可以更好地體現馬拉松運動的體育價值。
同時,音樂融合也為體育市場提供了機會,當下已有的線上軟件Keep、悅跑圈等運動軟件具有運動時提供音樂的功能,但其達不到專業要求。因此,為體育市場的開發提供了將中長跑與音樂融合,從而更高效地提高運動者跑步體驗的新機會。
中長跑與音樂融合在實施過程中所展現出的特點是利大于弊的。運動損傷是對中長跑與音樂融合的威脅。無論什么體育項目,在運動過程中都可能產生運動損傷。缺乏專業的指導,選擇不適當的音樂,選擇不合理的運動負荷以及運動后沒有適當的放松,都會造成運動損傷,對中長跑與音樂融合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要想將中長跑與音樂進行更好地融合,首先要將具體概念厘清并進行清晰的分類,不同人群應用音樂融合,應具有專業的理論支撐。針對不同的運動群體,要提供專業的音樂以及行之有效的中長跑指導。在學校,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采用符合其年齡特點的音樂融合教學模式;在社會上,針對不同的運動群體,提供專業的音樂以及行之有效的中長跑指導。
其次,大力宣傳和普及中長跑的運動價值,從思想觀念上改變認知,使人們認識到中長跑這項運動的價值所在。從正確的認知出發,以音樂融合作為手段,提高運動者對于中長跑的參與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中長跑的運動價值。
最后,在學校的中長跑教學中,發展音樂融合的教學手段。學校的體育教育中,學生對傳統的中長跑教學模式不感興趣,因此,應將音樂帶入中長跑的課堂教學中,以興趣為先導,激發學生對于中長跑的學習興趣。以音樂融合的方式作為中長跑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中長跑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體育教育工作者要系統化、標準化地展開以音樂融合為手段的中長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