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鐘雁平,女,廣東佛山人,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學管理。
[ 摘要 ]
當前,我國高職學校均以培養職業型人才為育才目標,且為了保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大多都會采用教學管理的方式來對教學的各個方面加以管理。為了加強管理質量,部分學校引入了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這樣可以使教學管理變得更為細致化、標準化。但是由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有一些不得其法,故而仍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基于此,本文著重分析高職教學管理中精細化管理應用的具體策略。
[ 關鍵詞 ]
高職教學管理;精細化管理;應用分析
如今,我國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關系到教學任務的高效落實,也關系到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必須要引入更為先進的教學管理模式,為學校提供發展的基礎性保障。其中,精細化管理模式被人們加以引入,在需要對其進行不斷完善與革新的情況下,不僅要使教學管理工作變得更富有現代化的氣息,還要令管理模式滿足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故而,研究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的應用方法迫在眉睫。
1 高職教學精細化管理概述
高職學校與普通的學校不同,它會根據不同專業培養出在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方面比較突出的人才,且每個不同的專業有著其各自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其培養目標大多是以社會人才所需為導向,故而不能采取過去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模式原本是企業的一種管理方法,主要核心思想是將各種責任做到一一落實,如此做到明確個人權責。
而在高職學校中,要求教師和其他學校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崗位職責不容懈怠,應定時定量地完成每日的工作內容,對于一些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能有所延誤。故而,高職教學管理需要貫穿日常工作的始終,它需要被具體落實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里,這樣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因高職教學管理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內容,工作內容比較繁雜,綜合性強,所以需要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幫助管理人員完成工作,具體的管理內容主要有學術管理、教師團隊管理、學生管理、教室管理、教學管理以及學生信息管理等。
2 高職教學精細化管理的特點
2.1 規范化
在高職教學精細化管理中,規范化是其必要條件。一般來說,規范化是高職學校依據學校本來的發展需求,制定出基本管理規章與制度的一種工作流程。這樣便于形成較為統一的管理體系,使得日常的各類事務可以有序開展,確保工作效率。規范化是精細化管理的一個基本的前提,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并用較為科學規范的制度作為管理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學校內參與教學管理的人員有很多,包括教學崗位人員以及后勤管理人員等,所以無論是哪一類的管理者,其崗位職責必須要做到有據可查,這樣才能夠實現高職教學的規范化管理。
2.2 系統化
系統化是教學精細化管理的充分條件。為了追求管理效果,會將各種管理要素組織起來構成系統性的管理模塊,需要將工作流程進行不斷地細分,直至將所有內容細分到不能繼續劃分的單元,繼而根據教學要求設置不同的崗位,再將各個單元與崗位相匹配,這樣就可以落實工作的精細化實施。同時,系統化要求所有教學管理者必須擁有大局觀念,并且始終要從全面的眼光出發,放眼學校的整體發展,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處理問題。這不僅有利于當前的教學管理,而且也考慮到了未來長期的可持續管理。
2.3 流程化
高職教學的精細化管理,要以流程化為基本管理方式,它可以將工作內容按順序劃分為相連的各個不同工序,繼而形成一整套流程化的教學管理系統。具體包括了管理的開始、工作內容的分配、具體作業、過程監管以及成果評價。精細化管理必須貫穿整個工作流程,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做小做細,同時要借助學校內部各個管理部門的配合,不斷對工作流程進行簡化與優化,以期使得工作流程變得更為連貫,實現無縫管理。
2.4 數據化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高職學校也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精細化管理。故而,數據化是高職教學管理的外顯特征。通過接入互聯網系統,高職學校內部的工作數據便可以快速地輸入到學校的信息庫當中。這樣一來,便實現了教學數據的可視化管理,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當前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進度,以及精細化程度,實現了教學精細化的動態管理。
2.5 信息化
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各個領域,高職學校的教學精細化管理也需要借助這一重要管理手段,以提升教學管理的質量。高職教學精細化管理,在應用信息化技術以后,可以不斷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還可以將管理與網絡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不斷優化校內的管理工作,這樣就實現了教學精細化管理的高效實施,它也是高職教學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3 高職教學精細化管理的作用和意義
3.1 提高了教學管理的精度
在精細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精。而所謂的精就指的是要追求工作的精益求精,不僅要把工作做好,而且還要把管理和服務都做到最好。目前,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并向社會輸送更多職業型人才,我國高職學校的數量越來越多,且辦學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這就使得高職學校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了起來。為了提升高職學校的管理質量,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就是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它不僅可以不斷追蹤數據,并做好采集和分析的工作,還可以將教師、學生、教學活動、教師管理等諸多因素都整合到動態的管理體系當中,這樣利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故而提高了教學管理的精度。
3.2 提高了教學管理的執行力
精細化管理需要管理者有著較強的執行力,這也是體現高職學校管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標。具體要針對工作的每一個步驟和環節進行更為精細化的目標細分,同時還應該制定出各項工作的細分標準、流程等,這樣才能嚴格按照程序化的標準流程去展開教學管理。精細化管理不同于粗放型管理,它善于抓住管理事項中的各種細枝末節,會將一些大事細分為小事去處理,并將小的工作項目做細做巧,這才是精細化管理的精髓。也唯有教學管理者將每一項工作任務都進行細化處理,才便于實施管理,從而提升教學管理工作的執行力,不至于遇到問題無從下手。
3.3 提高了教學管理的準確度
值得注意的是,高職學校中的教學管理能力還體現在管理的準確度上。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包含信息、數據、計算、時間安排和決策等重要的管理內容。如果管理人員不得其法,那么便容易導致管理變得混亂且無序。實施精細化管理可以將以上工作做得更為準確、細致,在找到了正確的工作方法后,自然可以提升教學管理工作的準確度。這樣一來,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便會再上一個臺階。
3.4 提高了教學管理的質量
教學精細化管理一旦實施,不光實現了對學生的高效管理,也對教師隊伍的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因為在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模式下,管理教師需要有著更強的責任心才能做好這項工作。精細化管理更多在強調以人為本,會讓師生共同參與管理,而不是完全由教師一方進行獨裁管理,所以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會拉近學生與管理教師的距離,使二者的配合越來越默契,這樣便可以提升教學管理的效率了。在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中,因為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便令各項管理工作做都得到了科學合理的規劃與安排,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如此便從整體上提高了教學管理的質量。
從以上四點現實意義可以看出,精細化管理在高職教學管理工作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一旦實施精細化管理,那么便會對整個管理工作產生積極作用,這也就體現了精細化管理實施的必要性。
4 我國高職教學管理的現狀
4.1 管理觀念陳舊
長久以來,我國的高職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一直沿用著教師單方面說教的形式。由于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部分教師個人的一些思想觀念,以及整體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都已經難以跟上時代的進步了。同時,由于學校內的環境大多是比較輕松的,沒有過多的壓迫感和競爭感,故而教師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會變得缺乏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導致他們在校園內開展管理工作時也總是得過且過。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高職學校中的教師在管理能力上就變得十分低下,所以亟須改變這種陳舊的教學管理理念。
4.2 管理模式落后
我國的大部分高職學校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大多是以經驗為依據,即每個教師都會根據自己以往的管理經驗或者其他教師的經驗開展教學管理,故而沒有形成規范化、統一化的管理模式。同時,這樣的管理模式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科學管理辦法,所以這樣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高職學校的教學發展了。由于我國近些年對職業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提高,高職學校也進行了擴招。正是這個原因,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生活習慣也就變得更為豐富多樣,傳統的管理模式就很難發揮管理作用了。引進更為先進的管理模式,尊重學生的個人特點,能使管理質量更上一層樓。
4.3 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當前,我國高職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同時部分管理人員的年齡也比較大,他們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不僅比較落后,而且也缺乏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導致了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大多數管理人員并不是教育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所以他們在教學管理上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故而,在進行實踐管理的過程中,總是容易出現問題。
4.4 缺乏完善的評價制度
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高職學校都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教學管理評價制度,所以就使得很多學校在教學管理上沒有明確的目標。同時部分學校雖然建立起來了評價制度,但是制度還有很多疏漏,也不夠科學,不僅無法適應當前高職學校教學管理的發展速度,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實。因此,必須要盡快完善教學管理評價制度,以確保評價體系的科學合理性與可實施性。
5 高職教學精細化管理的具體策略
5.1 從根本上轉變管理的理念
因我國高職學校的辦學規模在逐漸擴大,所以在教學管理理念上也必須做出一定的革新。首先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管理的理念,這樣才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其中,精細化管理在高職教學管理中可以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較為先進的管理模式需要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管理,且二者均是精細化管理的主體,他們肩負著同樣的管理責任。因精細化管理需要將教學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加以細化,所以這樣便能夠提高管理的效率。故而,高職學校應該盡快采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去指導教學管理工作。
5.2 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
精細化教學管理與其他教學管理都應該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學管理的本質。高職學校中的教學管理者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與學生溝通交流,而不是采用強硬的手段去管理學生。如果用強制性的管理模式,學生只會產生厭惡之心,甚至還會刻意反抗,這樣便失去了教學管理的意義。高職學校要不斷引導教學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到教學管理中,同時教學管理人員還要用溫和的態度與學生溝通,以此發揮出教學管理的作用,提升教學管理的效率。
5.3 創新教學管理的模式
眾所周知,要想使得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效果有所提升,那么必須要創新其管理模式,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形成更為合理的管理體系。為了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可以采用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而具體的體系建立則要從建立精細化管理部門入手。這樣一來,可以保證各個部門之間的精細化管理工作能夠有一個單獨的部門對它們進行監督。同時,還要發揮協調的作用,這樣才能夠確保精細化管理的透明化。此外,要建立健全的教學精細化管理的考核制度與審查制度,盡快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從而使得教學精細化管理有據可查,確保管理工作可以順利開展。
5.4 提高管理的制度的執行力
當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落實問題,因為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極容易出現執行力欠佳的問題。所以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制定好的方案和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同時,還要不斷地吸納更為先進的工作經驗,完善并優化精細化教學管理制度。此外,根據工作的實際需求,還可以不斷突破創新,借助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實現精細化管理的落實。比如,借助微信群、QQ群等功能,及時與學生和各個管理部門之間形成密切的溝通與聯系,以此,使精細化教學管理的執行力度得以提高。
5.5 建立信息收集與分析的管理系統
為了進一步促進精細化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還應該不斷完善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工作。由于現階段信息收集工作效率不高,所以要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管理系統,這樣才可以發揮出教學管理的作用。故而,高職學校在建立該系統時,應該結合學校自身的需求,確保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這樣才可以為精細化教學管理工作打下網絡信息化的基礎。
5.6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我國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目標是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故而在采用精細化教學管理的同時,還應該不斷完善教學管理的評價體系。建立并完善評價體系,使之更為科學合理。如此,不僅可以調動教學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對教學管理工作加以監督。在評價的過程中,可以找出工作里的不足之處,繼而進行改進,以此,促進精細化教學管理能夠更好地落實。
5.7 不斷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與水平
高職學校中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校的整體教學管理質量。為了將精細化教學管理有效地落實,必須要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首先,學校要盡快做好教學管理人員的團隊建設工作。從招聘人員時就要認真地挑選,盡量選擇一些年輕且專業性強的管理人員加入學校,這樣才能為教學精細化管理工作提供有創新力的管理人才。其次,高職學校還要對已經入職的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與考核,由于教學管理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工作,故而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法進行培訓與考核,這樣才能夠鍛煉管理人員的實踐能力,同時幫助他們積累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實際經驗。如此一來,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唯有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整體素養,才能保障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的水平。
6 結束語
總之,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高職學校的教學管理模式應該盡快轉變,采用較為先進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可以促進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所以,首先要使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變得深入人心,同時管理人員要踐行以生為本的教學管理思想,通過創新管理的模式,建立健全的教學管理的制度,從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素質的角度出發,提高教學管理的執行力,以此來保障高職學校精細化教學管理的有效落實,從而促進高職學校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志娟. 精細化管理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及策略分析[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0):24-25.
354850033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