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友明,楊 騰*,尚 玥,林顯鳳,龔 輝,譚明明,代兵兵
(1.四川省南充市種子管理站,四川 南充 637000; 2.四川省南充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四川 南充 637000;3.四川省南充市農業經濟作物管理站,四川 南充 637000;4.四川省南充市農業科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玉米是我國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1-2]。“十四五”規劃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納入其中,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并強調農學現代化,種子是基礎[3-5]。而玉米作為全國糧食作物產量首位,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地位可見一斑[6]。玉米作為我國糧食和飼料的重要來源,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伴隨國內玉米工業、畜牧業等發展,消費需求不斷增大,使得玉米由凈出口轉變為凈進口且呈上升趨勢[7]。四川省是我國玉米種植三大片區之一,通過各地玉米品比、區試、生試等方法,研究、更新產量高、抗逆性好、質量優的玉米新品種,推動玉米產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8-9]。南充市種子管理站根據南充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南充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項目要求,受四川省種子管理站委托,2020年在南充市嘉陵區進行了四川省平丘區玉米品種區域試驗。通過觀察生育期、抗逆、豐產等性狀,為四川省玉米品種審定和南充市玉米高產提供品種依據。
參試品種以“成單30”(CK)為對照,共計8個,由育種單位提供,來源見表1。

表1 參試品種名稱及來源
試驗地點在南充市嘉陵區河西鎮五村1社某責任田,土質為沖積壤土,肥力中上,前作蘿卜。小區采用3次重復,隨機排列,5行區,行距1m,株距0.42m,面積共計20m2,種植密度3200株/667m2。試驗四周設4行保護行。
3月10日穴施基肥“土博士”復合肥375kg/hm2,3月11日播種,3月22日間苗、補苗,4月6日定苗,5月24日穴施攻苞肥“土博士”復合肥450kg/hm2,4月1日、5月27日中耕除草2次。未單獨灌溉,未防治病害。試驗期間無蟲、氣象、鳥禽畜等災害,無人為事故等異常情況影響試驗。
田間調查項目包括播種期、出苗期、抽雄期、吐絲期、成熟期、株型、株高、穗位高,統計倒伏率、倒折率、紋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莖腐病,室內考種穗長、穗粗、禿尖長、粒色、粒型、軸色、穗行數、行粒數、穗粒數、出籽率、百粒重,以四川省普通玉米區域試驗調查記載標準執行,收中間3行測產。
對調查數據采用常規統計、平均數、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等方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10]。
從表2可知,8個品種生育期在120~122d,生育期最短120d的是“川單625”,生育期121d的有“成單625”“成單737”“正紅881”“生科玉8008”,生育期最長的是“渝單998”“隆平551”“成單30”(CK)。株高變幅為267.3~318.5cm,最高的是“生科玉8008”,其次分別為“川單625”“隆平551”“渝單998”“成單625”“成單30”(CK)“成單737”最矮的是“正紅881”。穗位高在102.3~138.2cm之間,最高的為“成單625”,其次份別為“隆平551”“成單30”(CK)“渝單998”“生科玉8008”“成單737”“正紅881”,最低的是“川單625”。8個參試品種株型均為半緊湊型。

表2 8個玉米參試品種生育期與農藝性狀
田間抗逆性表現(表3),除“渝單998”“成單625”分別發生40%、30%倒伏,其余參試品種無倒伏現象。所有參試品種均無倒折,無大斑病、小斑病、紋枯病、莖腐病害發生。

表3 8個玉米參試品種的抗逆性
主要經濟性狀(表4)表現,8個參試品種穗長在24.3~30.5cm之間,最長的是“成單625”和“成單30”(CK),其后“正紅881”為30.1cm,“隆平551”為30.0cm,“成單737”為28.7cm,“川單625”為27.6cm,“渝單998”為26.7cm,最短的是“生科玉8008”。穗軸粗變幅為7.9~9.2cm,從粗到細依次為“生科玉8008”“渝單998”“川單625”“成單737”“正紅881”“隆平551”“成單30”(CK)“成單625”。禿尖長變幅為1.0~3.1cm,禿尖由長到短依次為“成單30”(CK)“生科玉8008”“正紅881”“川單625”“渝單998”“成單737”“成單625”“隆平551”。8個參試品種籽粒顏色均為黃色,粒型除“生科玉8008”為馬齒型、“川單625”為硬粒型外,其余均為半馬齒型。“成單625”“川單625”“隆平551”軸色為白色,其余5個參試品種為粉紅色。穗行數最多的為“川單625”,為21行,其次為“渝單998”“成單737”為19行,“成單625”“生科玉8008”為18行,“正紅881”為17行,最少的為“隆平551”和“成單30”(CK),為16行。行粒數最多的為“正紅881”和“成單30”,為41粒,“成單625”“成單737”“隆平551”為39粒,“渝單998”為36粒,“生科玉8008”為34粒,最少的為“川單625”,僅33粒。穗粒數變幅為612~741粒,從多到少排名依次為“成單737”“成單625”“正紅881”“川單625”“渝單998”“成單30”(CK)“隆平551”“生科玉8008”。出籽率最高的為“川單625”,達90.73%,最低的為“隆平551”,為80.65%。百粒重最高的為“隆平551”,為35.60g,最低的為“成單625”,為26.40g。理論產量最高的為“生科玉8008”,達9508.3kg/hm2,其次“成單737”為9246.7kg/hm2,成單625為9061.7kg/hm2,“渝單998”為8990.0kg/hm2,“正紅881”為8981.7kg/hm2,“成單30”(CK)為8768.3kg/hm2,“川單625”為8561.7kg/hm2,最低的“隆平551”為8370.0kg/hm2。

表4 8個玉米參試品種的經濟性狀
從表5可知,8個參試品種的產量結果在8370.0~9508.3kg/hm2之間,其中5個參試品種較CK增產,增產幅度為2.43%~8.44%,產量最高的是“生科玉8008”,較CK增產8.44%。其次是“成單737”,較CK增產5.46%。第三是“成單625”,較CK增產3.35%。第四是“渝單998”,較CK增產2.53%;最后是“正紅881”,較CK增長2.43%。而“川單625”,“隆平551”較CK分別減產2.36%和4.54%。
產量數據經方差分析,結果(表6)為,區組F值0.468,處理F值為6.869。8個參試品種中,與CK相比,“生科玉8008”增產極顯著,其余6個較CK無顯著差異。
“生科玉8008”作為本組區域試驗產量第一,平均產量達到9508.3kg/hm2,比其他品種增產2.83%~13.60%,比CK增產8.44%。生育期比CK早熟1d,株高適中,為318.5cm,比CK高25.6cm。穗位高115.5cm,比CK矮15.5cm。株型為半緊湊型,經濟性狀中百粒重、穗軸粗表現突出,百粒重為35.04g,比CK重1.48%。穗軸較CK粗13.58%,穗粒數、出籽率、穗長等性狀均表現較好,有2cm禿尖,抗逆性較好,無倒折、倒伏現象,無病害發生。總體而言,“生科玉8008”綜合農藝性狀優異,產量高、長勢強、粒重、抗逆性好。建議做為南充市玉米推廣品種。“成單737”為本組區試產量第2位次,達9246.7kg/hm2,增產幅度為2.04%~10.47%,比CK增產5.46%。生育期較CK早熟1d,株高及穗位均比CK矮22.4cm。穗粒數表現突出,為同組第一,行粒數、穗行數、出籽率、百粒重、穗長、穗軸粗、禿尖長性狀表現均位于同組前列,田間無倒伏、倒折、病害發生,抗逆性好。總體而言,“成單737”綜合農藝性狀表現優異,產量高、抗逆性好、籽多,長勢均衡。建議其可做為南充市玉米推廣品種進行示范推廣。
試驗結果表明,綜合農藝性狀較好且高產的品種是“生科玉8008”“成單737”,出籽率高,穗位、株高、生育期適中,特別是“生科玉8008”相比CK增產達到極顯著水準,均可作為南充市較為理想的高產、優質玉米推廣品種。“渝單998”“成單625”產量也高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田間出現倒伏,其他綜合性狀表現良好,建議可作為搭配品種或后備品種,在本地有必要繼續試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