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書蘭
(四川省宣漢縣種子管理站,四川 宣漢 636150)
宣漢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是四川省玉米的主產區和優勢產區[1]。玉米常年播種面積約2萬hm2[2],從海拔 300~2000m區域內均有玉米種植[3]。宣漢縣種子管理站承擔2020年四川科企聯合體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平丘組)在宣漢縣南壩鎮試驗點的區域試驗,從產量、抗性、果穗性狀及農藝性狀等方面對本年度的區試結果進行初步分析,客觀、科學地評價該試驗參試品種在宣漢南壩鎮試驗點的適應性、豐產性和抗性,既為進一步試驗、申報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又為我縣玉米生產持續高產穩產,優化品種結構奠定基礎。
“內玉5514”“內玉8652”“廣玉1702”“廣玉1807”“達902”“雅玉3482”“雅玉6488”“雅玉158”“成單30”(CK),共9個,其中“成單30”為對照種。
試驗地點設在宣漢縣南壩鎮龍文村,海拔360m,108°02' 22"E,31°13' 14"N。地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無霜期296d,年有效積溫5255℃,相對濕度80%,年日照1596.8h,年降水量1312.5mm。土質為沙壤土,前作蔬菜,肥力中上。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品種設3次重復,每個小區按4.8m×4.17m設計,面積20m2,每小區5行,種植密度3200株/667m2,試驗區域四周設4行保護行。
3月15日留溝,施45%復合肥100kg/667m2做基肥,后壘行澆水蓋地膜。3月17日播種,播種時打窩器按密度窩距打窩。3月28日種子出苗,6葉期定苗,每窩留健壯幼苗1株。定苗后穴施尿素15kg/667m2追肥以提苗,12葉期施尿素25kg/667m2做攻苞肥。6月、7月分別使用硝磺莠去津除草1次。試驗過程中,具體的調查記載方法嚴格按照試驗方案進行。
試驗期間3~5月氣溫較往年偏低,而且干旱少雨,影響苗期生長,7月上、中旬雨水較多,7月下旬氣候正常,有利于玉米灌漿結實成熟。
成熟后,實收中間3行(面積12m2)計產,同時記錄實收株數和果穗數,將果穗風干脫粒后,稱籽粒干重,計算出3個復重小區產量平均值,按標準水份14%折算出小區產量,再計算產量,同時取樣10穗進行室內考種。
由表1可知,9個試參品種,“雅玉3482”“內玉5514”“廣玉1702”“達902”“雅玉6488”“雅玉158”“廣玉1807”產量高于對照“成單30”。“雅玉3482”產量最高,為745kg/667m2,比對照“成單30”增產了12.69%。 其次,“內玉5514”產量742.8kg/667m2,比對照增產12.36%。“廣玉1702”產量732.8kg/667m2,比對增照產10.85%,居第三位。“達902”產量731.1kg/667m2,對比照增產10.59%,居第四位。“雅玉6488”“雅玉158”“廣玉1807”,產量分別是728.9kg/667m2、713.9kg/667m2、689.9kg/667m2,比照對分別增產10.26%、8.00%、5.72%,居第5~7位。“內玉8652”產量652.2kg/667m2,比對照減產1.35%,居本試驗第9位。

表1 各參試品種產量的表現
由表2可知,“內玉5514”“廣玉1807”“達902”“雅玉3482”“雅玉158”“成單30”均為筒型黃色果穗,“內玉8652”“雅玉6488”均為錐型黃色果穗,“廣玉1702”為錐型白色果穗。粒型有馬齒、半馬、半硬型,軸色有紅色、白色。穗長在21.0~23.8cm之間,穗粗在5.5~6.0cm之間,穗行數介于14.8~20.0行之間,行粒數在38~42粒之間,出籽率在83.7%~87.8%之間,百粒重介于31.10~38.90g之間。

表2 參試品種果穗性狀
參試品種的整體抗性調查結果見表3,調查項目主要包括抗倒性,抗病性和抗蟲性(在此不涉及抗逆性)。經觀察記載,所有參試品種除“內玉5514”有輕微倒伏外(2%),其它品種均未發生倒伏(折),均未發現米玉螟等主要蟲害,絲黑穗病和莖腐病均未發現病株,9個參試品種對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銹病、紋枯病均表現出強較的抗性。

表3 參試品種的抗性表現
表4列出了各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及主要性狀調查結果。所有參試品種均在3月28日出苗,在5月末6月初抽雄和吐絲,于7月中下旬成熟,株型均為半緊湊,生育期在113~118d之間,株高為282~332.0cm,穗位高介于107~127.0cm。

表4 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及農藝性狀表現
“雅玉3482”產量745.0kg/667m2,比CK“成單30”(661.1kg/667m2)增產12.69%,居本試驗第1位。全生育期118d,較CK長3d,平均株高332.0cm,平均穗位高127.0cm,無病蟲害發生,抗性強,產量高,適宜在宣漢擴大示范。
“內玉5514”產量742.8kg/667m2,比CK增產12.36%,居本試驗第2位。生育期114d,較CK短1d,平均株高301.0cm,平均穗位高112.0cm,倒伏2%,枯紋病3級,產量高,適宜在宣漢地區擴大示范。
“廣玉1702”產量732.8kg/667m2,比CK增產10.85%,居本試驗第3位。生育期117d,較CK長2d,平均株高282.0cm,平均穗位高107.0cm,無倒伏,無病蟲害發生,抗性強,產量高,適宜在宣漢地區擴大示范。
“達902”產量731.1kg/667m2,比CK增產10.59%,居本試驗第4位。生育期114d,較CK短1d,平均株高292.0cm,平均穗高121.0cm,無倒伏,無病蟲害發生,抗性強,產量高,適宜在宣漢地區擴大范示。
“雅玉6488”“雅玉158”“廣玉1807”產量分別是728.9kg/667m2、713.9kg/667m2、698.9kg/667m2,分別比CK增產10.26%、7.99%、5.72%,居本試驗5~7位。生育期介于113~117d之間,平均株高303.0~328.0cm,平均穗位高118.0~125.0cm,無倒伏,無病蟲害發生,抗性強,產量較高,適宜在宣漢地區因制地宜加以利用。
“內玉8652”產量652.2kg/667m2,對CK減產1.35%,居本試驗第9位。生育期116d,較CK長1d,平均株高327.0cm,平均穗位高126.0cm,抗強性,產量較低。
由于病蟲害防治和中耕管理及時,整個試驗順利完成。9個參試品種(含對照) 的生育期均在115d左右(113~118d),植株生長期間總體長勢良好。除“內玉8652”表現最差外,余下的7個參試品種“雅玉3482”“內玉5514”“廣玉1702”“達902”“雅玉6488”“雅玉158”“廣玉1807”產量高,綜合性狀好,建議進入生產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