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郝梓彤
電力系統的運行情況直接影響著民眾用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必須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在實際進行安全管理工作時,應全面地了解電力系統內部的作業形式,充分掌握相關機械設備的情況,對于經常出現的危險點,制定有效的預控措施,才能保障供電的穩定性,從而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這樣不僅能夠保障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也能夠為群眾生活質量的提升帶來保障。
現代社會,人們對電力能源的需求不斷提升,電力行業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要,不僅關系著群眾用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對工業領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在電力輸送的過程中以及電力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免電力系統出現故障。只有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才能為人們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滿足其用電需求。并且建設電力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群眾提供電力能源,因此必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要想提高社會經濟水平,就要保障社會的生產力,這就需要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才能保障社會生產力的提升[1]。因此,必須重視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確定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以促進社會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隨著電力行業的發展,電網運行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加,存在著潛在的危險點。由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電力安全事故不斷發生,相關管理人員必須重視這一現狀,增強自身的風險防控意識,深入分析潛在的危險點,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在電力安全管理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違規操作是導致危險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電力領域的特殊性,在電力行業生產運營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危險性。在電力的輸送和銷售過程中,必然會涉及諸多帶電設備,如電機組和變壓線等,相關操作人員稍不注意,不僅機械設備受到損壞,自身的安全也難以保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部分員工由于工作時間較長,經常憑借自身的經驗進行操作,未能按照規范流程進行,并且經常不佩戴相應安保措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2]。而一些新進員工,由于年輕氣盛盲目自信,但由于缺乏經驗,也會頻繁出現操作不當的問題,甚至個別員工在沒有斷電的情況下就進入危險區作業,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
一些電力設備嚴重老化也是導致危險的一項重要因素。隨著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往設備的設計比較滯后,無法滿足當前的電力需求。在早期建設過程中,由于資金有限投入的變頻器和線路等電力設備,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再加上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電力行業的發展。如機組的總裝機之前的容量為200W,當前已經提升為300W,但設備的規格沒有變化,這種滯后性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在電力系統安全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制度的不完善也很容易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安全制度的建立,對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的有效性產生直接的影響,但由于相關制度不夠完善,影響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進行。部分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對技術規范的認識,也沒有充分了解相關規章制度,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夠科學。同時,相關領導人員工作不到位,不能深入現場指揮工作的開展,在處理違章行為時,不能按照制度規定進行懲處,甚至直接忽視一些違章現象,不對相關人員進行懲罰,導致電力安全制度喪失了應有的作用[3]。另外,一些電力單位在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時,不夠規范,處罰措施不夠合理,與考核的目的相脫離。
員工安全意識淡薄也是導致危險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雖然電力企業對安全管理作出明確的規定,并將相應安全條例張貼到員工能夠直接看到的地方,且定期召開安全宣傳會議,但往往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主要由于人們思想會發生松懈,不能長期堅守相應條例的規定。久而久之,導致安全宣傳工作過于形式化,不能發揮自身的作用。在發生安全事故之后,也很少有人探究事故發生的根源。
電力企業不夠重視電力系統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引發危險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過程中,電力企業安全管理工作難以收到明顯的成效,再加上缺乏對相關工作的重視,導致安全管理逐漸喪失其作用,不能保障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主要由于電力企業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遇到突發問題,不能有效調配管理人員,不能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實,進而影響電力系統的穩定性[4]。
在電力企業相關項目施工過程中,現場管理不到位也是導致危險的一項因素。在實際施工現場,不能按照規定要求引進材料,使得材料質量缺少保障,并且相關驗收工作不夠嚴謹,存在形式化現象,很容易引發安全風險。同時,在儲存材料時,隨意對材料進行放置,缺少相應防護措施,使得材料遭到污染,導致材料變質。另外,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一般都是事后處理階段,缺少事前預防和事中管控,增加了安全隱患發生的概率。
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足也是導致生產隱患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相應工作人員,但在實際過程中,一些管理人員能力有限,專業水平較低,嚴重影響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并且影響了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由于安全器具管理混亂,也會引發危險。一些基層供電單位在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中,不能有效維護相應作業器具,使其出現質量問題,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時,對于相應安全器具,不能定期進行檢查,導致一些超期設備投入使用,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
為了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電力行業在施工操作過程中必須加強安全技術措施,確保相關人員能夠規范進行操作。一旦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設施,并加強對相關防護用品的檢查,確保其狀態良好,對現場進行清理時,應設置相應的安全標志。如需進行高處作業,如搭建和拆除相關平臺和腳手架時,應做好臨邊作業和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如圖1所示。在使用相應機械設備時,應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確保操作的規范性,并配有專人進行指揮[5]。在使用電動工具之前,必須詳細進行檢查,以免其出現漏電現象,引發安全事故。在作業過程中,若臨近帶電設備,必須做好防觸電措施。在使用新的施工技術和新型材料時,應提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并詳細介紹材料特性,預防施工事故的發生。在實際施工操作過程中,對于老員工,要加強安全教育,要求其必須按照規范標準要求進行操作,對于新員工,應安排專人指導其開展相應工作,直到其熟悉所有工作流程。做好人員的安全工作,才能有效預防危險事故的發生。另外,如果遇到洪水和臺風等自然災害,要做好防寒防凍等安全措施,確保人員安全(如圖1)。

圖1 安全工作
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應對相應電力設備進行更新,尤其是部分嚴重老化的設備。在購置設備時,應綜合考慮其性能情況,合理進行選擇,而不能盲目購置一些進口設備。對于選購的電力設備,除了要考慮到性能之外,還要考慮到出現問題時,要怎樣解決問題,確保在處理相應問題時,不會受到電網安全的限制,能夠在不影響電力系統運行的情況下,有效解決問題。對于經常出現故障的區域,要加強對設備的監管,定期進行維護,以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在電力系統中存在諸多類型的電力設備,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所以維護難度比較大。在實際進行維護操作的過程中,應根據硬件的具體特點,采取相應的維護措施,這樣才能保障維護工作的有效開展[6]。同時,要加強技術創新,開發紅外線監測技術,保障維護工作的精準性和高效性。
安全管理制度直接決定著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順利實施,所以在實際開展安全管理工作之前,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革新電力系統管理體系,加強制度建設,有效對相關人員進行管理,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同時,確保相應制度能夠有效落實,增強管理的規范性,對于相關違章事件,要嚴格進行處理,工作人員之間互相監督,一旦發展存在不良行為,要及時制止,防止事故的發生。此外,應加強安全監督管理力度,對于現場的相應操作,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一旦發現某些部位存在安全隱患,立即進行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檢查。另外,還需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并全面貫徹落實該項制度,有效劃分安全管理的職責,將其落實到每個人,確保每個工作人員都能明確自身的職責,自覺履行自己的工作任務,這樣才能保障安全管理的實效性。同時,還應加強所有工作人員對安全管理的認識,確保其充分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保障這些人員能夠真正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因此,電力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責任劃分到各個部門的人員上,這樣才能保障人員和整體電力行業工作的安全[7]。此外,要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將考核指標與個人利益相聯系,合理進行獎罰。對于因違章作業引起的安全事故,要將相應責任落實到個人,找出事故的根源,嚴厲追究責任人。對于影響比較嚴重的事件,造成較大損失或人員傷亡的情況,應追究其法律責任,這樣才能有效規避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要想保障電力行業從業人員的安全,就要不斷增強其安全意識。在電力企業當中,各個階層都要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從最高領導層到最基層的員工都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有效落實相應工作,保障安全管理真正發揮其作用。由于電力行業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利用這些人才提升整體管理團隊的水平,并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完全發揮專業人才的引領作用。同時,定期組織安全培訓工作,幫助從業人員認識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著重加強對新上崗員工進行培訓,提升培訓工作的實效。為了保障培訓工作的有效性,應將其和考核相聯系,從制度上約束員工,確保其能夠具備安全責任意識,這樣才能杜絕安全隱患問題的出現。同時,也要深化安全培訓的內容,對之前發生過的安全事故進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另外,制定緊急應對措施,確保在發生緊急事件的情況下,員工能夠冷靜應對,并開展實戰演習,不斷強化安全理論知識,提升工作人員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電力行業逐漸成為基礎性企業,對社會的整體發展起著重要影響作用。但由于缺少相應的安全管理工作,導致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缺少保障,很容易出現問題。對此,電力企業應加強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在內部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讓工作人員能夠按照制度規范操作電力系統設備,保障操作的規范性,以免影響設備的運行情況[8]。同時,電力企業應充分了解市場對電力的需求,結合社會電力實際使用情況,對電力系統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另外,由于電力系統對社會整體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相關社會組織應加強對電力企業的支持,幫助其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在電力項目施工過程中,現場管理是其中關鍵的一部分。在實際進行現場管理時,要加強對相應材料的管理,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引進材料,確保其符合安全質量標準。同時,要加強對材料的檢測,一旦發現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及時進行更換,以免發生質量問題。在儲存材料時,要加強保護措施,以免其質量受到影響。嚴格貫徹質量驗收制度,降低相應安全風險發生的概率。對于可能存在隱藏風險的材料,要深入分析,以免影響整體質量。另外,為了從根本上杜絕安全隱患,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時,要加強事前預防和事中防控,提升整體管理效果。
為了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在進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確保其能有效落實相應工作。通過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增強其責任意識,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進行。首先,可以組織相應的培訓工作,讓安全管理人員參與培訓,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培養其職業道德素養,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其次,要加強實踐,讓安全管理人員在實踐中檢驗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提高技術水平,這樣在實際進行管理工作時,也能夠具有更多經驗,提高管理效果。最后,應對管理人員進行測試,確保其專業能力符合要求,進而提升管理水平。
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強對相關施工器具的檢查,尤其是到期器具,一旦發現損壞不能使用的器具,或者超期器具,要立即報廢。
對于經過修理還能正常使用的設備,要將其放置到相應的修理區,以免人員誤用,直到完成修理后,才能放入器具庫。另外,對于外包的施工隊伍,要嚴格審查其施工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特別是監理單位,要有效落實安全器具檢修制度,保障器具能夠正常使用。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所以應根據電力系統安全管理中常見的危險點,加強相應的預控措施,有效控制其中存在的問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促進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