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星
【摘 要】學校要有更好的發展,關鍵在于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本文從當下學校教育管理現狀出發,分析創新教育管理的原則以及創新教育管理的意義,并提出創新教育管理的措施,一是家校合作,二是尊重他人,三是加強溝通,四是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教育管理 創新管理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學校管理體系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很多學校的教育管理依然沿襲傳統的管理模式,雖然有一些學校借鑒了其他優秀學校的教育管理經驗,但并沒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狀況進行相應的融合和創新。這樣的管理不僅不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幫助,也難以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學校的領導層應該對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創新,探索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出路,提升學校辦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
一、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
1. 過于關注學習結果,忽略過程管理
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不少教育管理工作者仍將教育管理的關注重點放在學生的成績上,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僅能夠代表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代表教師的能力。這導致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水平,只是想方設法地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也有不少學校在進行教研活動管理時,缺乏有效的監督制度,學期末或者年終考核時,許多教師“臨時抱佛腳”,由此導致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逐步滯后,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 對學生的管理過于強調約束,忽視自主性的調動
學校通常有明確的作息時間、作業制度以及其他相關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大都是為了約束學生的行為習慣,而對于學生的學習、課堂參與度、學習態度等,沒有過多的關注。長此以往,學生只會變成知識的復制者,而沒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的思考。
二、創新教育管理的原則
1. 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
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教學的兩大主體。如果在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上忽略了這兩大主體,改革和創新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從重要性來看,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高于教師的地位,所以教育教學改革不僅要學校得到有效發展,學生的素質也必須得到有效提升。
2. 以學生發展為目標
創新教育管理,主要是利用更好的管理模式培養學生,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這是教育管理的最終目標,因此無論如何創新管理方式,都不能夠脫離這個目標。
三、創新教育管理的意義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縱使素質教育在我國推行時間已久,但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學校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指標,學校的工作也基本圍繞應試開展。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業水平確實從某一維度上需要用一種較為統一的標準檢驗與評價,但是,分數至上的情況只會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愈發功利,學校的教育管理也會失去原有的價值。創新教育管理,可以從學校管理的角度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1. 推進新課改的重要手段
新課改的持續推進是當下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發展的一大重要動力。新課標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從原來教師單純傳授課本知識、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轉變為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而陳舊的管理模式不能適應這樣的變化。學校不能繼續以應對考試為最主要的目的,而是要適應社會的發展,緊扣新課標要求,對教育管理進行改革,讓學校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2. 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采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是不行的,學生會感到厭倦。同樣,如果學校對教師的管理采用單一的方式,教師也會出現積極性下降的情況,在教學的創新上會有所懈怠。這也是許多教師選擇沿用傳統教學方式的主要原因。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會讓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越來越低,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校的長久建設。學校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鼓勵教師將更多的心思放在教學方式的創新上,以此提高教學的效率。
3. 完善教育管理的方法
現行的各種教育管理模式經過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的檢驗,是成熟可行的。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總會出現新情況、新發現,面對這些情況,學校需要在管理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漏洞排查,及時查漏補缺,不斷創新和完善現有的管理模式。這樣才能讓現行的管理模式更加有效,發揮作用。
四、創新教育管理的措施
1. 家校合作
在以往的教育管理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時常會將請家長到學校面談視為“終極武器”。其實,家長和學校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所以,家長和學校并非相互對抗的關系,而應該是相互配合的關系。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應該耐心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尋找根源,與家長積極配合,采取多元的方式方法,從根源解決問題。此外,在教育管理中,切勿以競爭的模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教師和家長之間不能存在攀比心理,否則只會逐漸消磨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學校的教育管理策略應當是多元化的,也應該是人性化的,教師要通過家長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才能夠將學生朝著正確的道路引導,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提升自己。
2. 尊重他人
對于教育管理工作者來說,明確自身的職責,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態度和師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尊重師生的想法,教育管理才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要做到這一步,要求教育管理人員學會傾聽學生和教師的聲音,虛心接受學生和教師的批評和建議,并且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每一位學生、教師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教育管理者要對所有師生一視同仁,了解師生內心真實的想法,真正做到因材施“管”。此外,教育管理者要多創造和師生溝通的機會,了解師生的想法,然后采取不同的措施創新教育管理。對于一些學習上困難較多或者叛逆心理比較嚴重的學生,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關愛,讓他們找到自己的發光點,并且相信自己,這對于學生和學校的長遠發展而言非常重要。
3. 加強溝通
教育管理工作不是單向的,教育管理者要與師生進行合理的溝通和交流,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對于有困難的人群要給予幫助,幫助這部分師生找回信心,這對于師生的發展來說極為重要,對于學校的教育管理來說也極為重要。教育管理者還可以設置專門與師生進行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和教師通過平臺傳達心聲,拉近師生與管理者之間的距離,為后續的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建設平臺的過程中,要注意實名制與否的問題,既要對意見的提出者進行恰當的監管,又要對意見的提出者進行恰當的保護。如此,教師和學生才會感到安全,愿意提出自己的意見,有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4. 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隊伍水平的提高也是學校管理工作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學校教育管理的任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奠定學生發展的基礎。而在這個過程中,關鍵因素在于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師資隊伍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會影響學校未來的發展。因此,在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創新上,管理者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以教師的發展作為管理的中心,從創新教師管理方式出發,定期組織教師的培訓,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此外,還可以定期組織本校教師與外校教師進行交流,豐富教學方法,開拓視野。學校也要實施恰當的鼓勵政策,鼓勵教師繼續深造,或者定期舉辦經驗交流會以及專家講座,或者聘請學科帶頭人來管理教師隊伍,讓教師有機會不斷提升自己。
學校教育管理工作對于學生和教師的發展來說極為重要。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直接受到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響。因此,學校的教育管理人員應當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創新教育管理方式,以此促進學校的快速發展,并為師生未來的發展提供足夠的助力。
參考文獻
[1] 陳立蔚.信息網絡下高中教育管理的創新與應用[J].新課程(下),2018(12):216-217.
[2] 白云.談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措施[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2):22.
[3] 許世紅,耿丹青.新時代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監測研究與實踐探索—以廣東省為例[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1,41(5):25-33.
[4] 劉一石.“互聯網+”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學的管理與改革措施探究[J].考試周刊,2021(74):160-162.
[5] 張立銀.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思路分析[J].天津教育,2021(3):48-49.
[6] 白曉明.大數據背景下智慧管理理念的高中教育管理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0,38(11):221-223.
[7] 張昊.普通高中教學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7):184-185.
[8] 鄭健.對高質量教育管理四個要素的解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1):5-6.
[9] 陸雅彬.新時代高中教育管理理念探討[J].高考,2020(18):150.
[10] 張正中.基于智慧管理理念的高中教育管理路徑思考[J].學周刊,2020(15):153-154.
(作者單位:山東省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胡玉敏
375850190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