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國
(甘肅省永登縣通遠鎮團莊小學,甘肅蘭州 730300)
對低段小學語文來說,識字讀寫是語文的關鍵,這一基礎部分只需扎實基礎加強練習就可以達成通關。而對高年級的小學語文來說,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掌握更多的語文素材來進行寫作,為小升初打下良好基礎。此時,想要讓學生提升語文成績,要做的已經不只有傳統教學意義上對學生閱讀及寫作的練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做好讀寫聯動。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想要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就要從課堂構建方面尋找更加良好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做好讀寫聯動。
閱讀分為,精讀、細讀、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不同的閱讀方式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閱讀效果。無論是哪種閱讀方式,其目的都是讓學生記住知識點,鞏固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從而讓學生掌握知識,學會運用知識來進行創作。作為教育工作者,不難發現,讓學生學會運用所讀知識,學會如何創作才是閱讀的目的。而傳統意義上的寫作也只是單一地給予學生素材加以引導,并不能讓學生將以往所讀的知識融入寫作過程中。
因此,小學語文讀寫聯動課堂構建非常重要。想要讓學生的閱讀跟寫作做好融會貫通,老師必須著手于小學語文讀寫聯動課堂的構建探究。小學語文讀寫聯動課堂的構建對老師來說,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率,節省時間來講解更多知識點,而且可以利用學生的讀寫聯動帶動學生學習語文,幫助學生尋找到學習語文的良好方法。對學生來說,老師以恰當的教學方式,在班級中做好讀寫聯動,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自信。讀寫聯動的好處在于可以讓學生找到語文閱讀以及寫作的技巧,讓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教師注重學生的讀寫聯動,可以讓學生及時記錄下閱讀中的好文章并運用到寫作中,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漸鞏固自己的閱讀成果,為日后的知識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不難看出,用閱讀文章來接收語言材料是學生獲取更多文學素材的關鍵途徑。而寫作,是對閱讀中個人體驗的梳理,是個人情感的表達及學生綜合語文水平的體現。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想要做好小學語文讀寫聯動課堂構建,不僅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運用素材。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及優秀文章句子的積累都有所不同,因為不同的學生閱讀的資料也不盡相同。
因此,老師在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素材的過程中,采取分組教學法,讓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通過組內探討以及優秀文章分享,更容易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取得顯著成效。而想要做好讀寫結合,可以采取小組學生分享的方式,有學生分享,有學生記錄。這樣充分地將語文的讀與寫進行結合,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積累能力、閱讀能力、朗讀能力,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找到創作的靈感。在小組的學習中,學生逐漸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和閱讀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而且小組內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同一個問題思考的方式就不同,學生可以在小組學習中掌握多種的閱讀方法。遇到不會的知識點還可以救助小組內的同學,通過互幫互助的方法來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進一步拉近了通學之間的關系。學生在進行小組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在旁邊觀察學生,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幫助學生。
例如,在六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中,由于考試要求以及文學教育的要求,學生必不可少地要學習一些名著的節選。在《魯濱孫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想要依靠課上時間讓學生讀完名著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師除了要做好名著導讀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去閱讀名著。面對多本名著,很難有學生同時閱讀完,即使有學生同時閱讀完這些名著,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老師要在同讀一本書的口語交際中以分組教學來完成本次名著導讀的讀寫結合。
首先,老師可以依照學生的平均語文成績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分組過程中教師參照學生成績以及閱讀水平高低水平,平均分布,保證每個小組中閱讀能力較差以及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平均分布。
其次,老師要將以上幾種名著平均分給學生,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時間充分的情況下,保證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讀完一本名著。然后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各自談及對名著閱讀的感受,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記錄精彩片段,以便在小組中進行分享。
最后,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讀書時做筆記,在他人分享時也同樣做好優秀文章部分的積累。在這一章節的末尾,寫作品梗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平時閱讀中所積累下來的閱讀素材,以及口語交際中不同學生對名著的簡單探討為靈感,來完成本次習作任務。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感受文章,更進一步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教師根據學生的感受能夠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傳統教學中的寫作問題一直是困擾學生的一大難題,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在小學中無法用清晰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要說明的問題。在小學作文中,以命題作文為主,主要也是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有限。此種類型的寫作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中尋找寫作技巧,而且能夠讓學生通過寫作不斷積累素材,積累寫作經驗。而學生之所以寫不出文章,是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更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充分的素材積累,所以導致了多數學生寫作能力差這一問題出現。
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成績,做好讀寫聯動,增加學生閱讀量,讓學生逐漸產生表達率,知道如何去表達,如何去寫作已經成為老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根據豐富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很多學生閱讀量和素材積累其實也很豐富,但是學生很難寫出好的作文。學生不懂得如何在作文中應用自己積累的語句,導致寫作的水平低。這樣的現象在每個班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教師想要打破這一現象,就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學會積累,學會應用。
因此,作為教師,想要在小學語文的讀寫聯動課堂構建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應該懂得如何去引導學生通過引導式探究來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表達,并在表達寫作的過程中運用好平常通過閱讀積累下的文章,做好學生的讀寫聯動。教師在學生閱讀的時候在旁邊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步地掌握閱讀的技巧,并且把文章中的優秀語句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例如,縱觀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北京的春節》《臘八粥》《十五夜望月》還是《迢迢牽牛星》都是與家鄉風俗有關的文章。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要對家鄉的習俗這一寫作題目進行引導,首先可以借鑒本單元描寫風俗的方法,抓住一個主要特點進行風俗介紹。當學生在讀以往學過的文章過程中,以《北京的春節》為例,老師可以以北京春天的寫作順序以及環境描寫,氛圍烘托的方法單拿出來讓學生進行文章的賞析。在學生賞析完文章之后,老師要讓學生在其他的文章中尋找與之相似的寫作手法。
當學生通過讀課文來了解并掌握環境寫作以及氛圍烘托等寫作手法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在班級中談論自己家鄉的風俗,根據自己家鄉的風俗來描寫一段家鄉春節時熱鬧的場景。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大白話來描述自己家鄉的春節片段,讓學生暢所欲言之后,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寫作方式來描寫家鄉春節的一個片段。老師要著重注意,每次學一個寫作手法,都要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節日以此種手法來描寫一種與最后作文題目相關的片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仿寫習慣。學生在不斷的積累中能夠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以及不同事物的描寫方法。最后,在學完本單元之后,學生不僅掌握了各種寫作手法,而且積累了種種與最后寫作題目有關的寫作素材。雖然一開始是學生對教師要求進行的仿寫,但最后這種素材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表達欲,把文章中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組成一篇好的作文。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腦能力,而且在無形中加強寫作手法聯系,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對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來說,想要通過閱讀來掌握文章大意很容易,但想要通過閱讀來理清文章中的寫作順序、文章脈絡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此老師在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閱讀引導的過程中,想要做好讀寫結合,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將思維導圖運用在學生課內文章的閱讀,就可以讓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在初次閱讀中就可以做到精讀細讀。
教師使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閱讀時,也要教導學生如何使用思維導圖,讓學生也能熟練地應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在面對課外文章時,讓學生學會用思維導圖法進行邊閱讀邊記錄的閱讀方式,不僅能夠做好讀寫結合,而且能夠快速訓練出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閱讀速度,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方法。同時,無論是課外閱讀還是課內閱讀,當學生做好思維導圖之后,在復習的過程中一目了然,可以很大程度地節省學生的復習時間。這樣做也可以避免傳統教學復習過程中,對于閱讀類文章的復習一頭霧水的情況出現。所以對于學生小學語文讀寫聯動課堂構建的方法探究中思維導圖教學法可謂一勞永逸,接下來,我們將具體分析思維導圖法在課堂中的應用,來幫助教師尋找思維導圖,在學生讀寫結合中的運用方法。
例如,教學六年級下冊“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時,一開始,老師必然要讓學生進行初次預習。首先,在預習之前,老師要對思維導圖記錄文章中的重點以及文章中的脈絡、細節進行介紹。
在預習之前,老師要在黑板上進行簡單的思維導圖構建,如“金色的魚鉤”是以魚鉤作為導向的,那魚鉤可以作為思維導圖中的主干部分。其中會有以下幾個分支:其一是本文章中魚鉤的樣貌在文中的體現,其二就是本文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其三理清作者本文寫作的順序。由于學生初次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閱讀,老師可以簡單地在黑板上將思維導圖的分支向學生呈現出來。教師在課堂上詳細地給學生列舉了思維導圖的模式以及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掌握了思導圖的方法。
其次,在學生課上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時,學生是帶著問題預習的,老師要求學生完成思維導圖并利用,所以導圖細節以及分支細分老師在一開始幫助學生建立思維導圖時提出的問題。
最后,老師要帶著學生進行文章的細讀,由老師在黑板上畫出思維導圖,并通過每次閱讀鍛煉學生尋找課本中可以用來構建思維導圖的線索。老師要注意在幫助學生尋找線索時,要告訴學生如何抓住文中線索,掌握作者思想感情,體會文章核心內涵。在本次思維導圖搭建完畢之后,老師要讓學生在自己的筆記上記錄好老師帶領學生做的較為全面的思維導圖,以便日后學生復習時用來回顧課文中的難點。
語文老師想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成績,就要利用好閱讀這一重要基礎工具,打好學生寫作的基礎。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水平的關鍵所在,教師在平時教學以及生活中要緊抓這一關鍵環節,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量,積累總結寫作技巧,讓學生愛上寫作。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知識引路人,為學生提供一套寫作方法也尤為重要。教師想要在小學語文讀寫聯動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讀寫聯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