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琳
(甘肅省康縣城關一小,甘肅 隴南 746500)
閱讀可以增長人的知識,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人的全面發展。在我國素質教育中,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既要求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同時也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在網絡環境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借助課內拓展閱讀的方式實現。課內的文章是需要學生重點學習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課內的閱讀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各項學習需求,因此語文教師應從課內閱讀出發進行擴展和延伸,使學生學習到更豐富的知識,閱讀更加廣泛的內容,以開拓自身的視野。
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能夠接觸到豐富的媒體形式,從文字閱讀開始更多地轉移到視頻、圖片的閱讀,閱讀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同時學生的知識量也在不斷增加,甚至有的學生掌握的知識,可能教師還沒有掌握。語文教師在授課時主要圍繞課本出發,但課本中的內容比較少,想要豐富學生的知識含量,就應讓學生不斷閱讀,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增大閱讀量,這樣可以使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在今后寫作文時也更加得心應手。
第一,課內擴展閱讀缺乏針對性。如一些教師在授課時沒有從課本內容出發引導學生擴展閱讀,教師按部就班地教學,依舊采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豐富自身的閱讀量可以為今后的初中語文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良好的閱讀經驗,他們在閱讀難度較大的文章時也能夠逐漸熟悉。學生想要豐富自己的視野,僅僅按照課本內容的文章進行閱讀是不夠的,并且如果盲目地閱讀,沒有圍繞課內設計的主題出發閱讀,也無法達到鞏固課內知識的效果,因此課內擴展閱讀應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第二,小學語文教師對高年級小學生課內的擴展閱讀不重視,在授課時,教師主要講課文中的內容,例如識字教學、句型教學等,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跟著教師學習課文中的內容,因此學習的知識具備較大的局限性。事實上,小學課文中的閱讀內容較少,已經不能夠滿足小學高年級學生豐富的閱讀需求。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知識有著較大渴望,此時是閱讀教育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沒有把握好這個教育時機,容易使學生失去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當前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知識可以實現共享,資源的共享可以為課內拓展閱讀帶來豐富的教學資源。語文教師只有提高對課內擴展閱讀的重視度,并激發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幫助其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使其能夠通過閱讀獲取更豐富的知識。
第三,小學語文高年級的學生在進行課內擴展閱讀時也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主要是針對課文中的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講解,會講透徹每一個細節,而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比較細致,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因為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愿意主動思考,而是遇到問題就找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容易喪失。在網絡環境背景下,學生可以獲得的資料豐富多樣,但是現階段,教師教學的內容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有關的素材比較寬泛,語文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感覺只要與課本中的內容有關聯就可以成為課內擴展的閱讀素材,這種選材方法存在較大的不合理性,因為沒有真正聯系到課文內容的核心,容易出現選材不合理的問題。選材不合理容易使學生在閱讀語文知識時忽略重點,并且選材過于寬泛,也會影響課內擴展閱讀的效果,反而會使學生覺得沒有閱讀樂趣,而認為語文學習起來比較有壓力。
第四,語文教師利用網絡技術教學時存在不合理的情況。現階段,很多小學教室內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設備的優勢在于將圖片、視頻、文字等聯系起來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會對教學的目標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降低學生學習的效率。在網絡環境下,教師進行課內擴展閱讀教學,可以采用幻燈片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但很多時候閱讀教學的幻燈片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因此也容易出現不符合實際教學情況的問題?;脽羝シ诺姆绞綍p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看得眼花繚亂,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變得比較生硬和冷漠,不利于優化教學的效果。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注意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感受到閱讀教學的快樂,并愿意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課內擴展閱讀教學任務,以達到提高閱讀效率的目標。
針對當前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的現狀,語文教師應創新語文教學的方法,利用好網絡技術這個工具,從小學生實際的閱讀需求出發,設計好語文教學的內容和方案,提升語文課程教學的質量。筆者結合教學經驗,談一談該如何在網絡環境下拓展小學語文高年級的課內閱讀方案。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育教學工作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創新教育模式應充分利用好網絡技術,教師首先要具備信息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閱讀教學中融入信息化教育的內容。傳統的語文教學主要是反復講解語文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在學習時也主要是機械記憶,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適合考試,但是自身的語文學科綜合素質沒有得到相應提升,違背了素質教育的理念。新時期,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教師在教學時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將學生當成考試的工具。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樹立信息化的教學理念,應主動認識到信息化教育的優勢,信息化教育可以為閱讀教學帶來更多的便捷性,例如信息化教育能夠使教學過程更加高效,并且信息化教育可以改善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將視頻、圖片、文字等結合起來展開教學,可以進一步提升素質教育的水平。
在信息化教學方面,教師要利用好多媒體設備,學習制作精美的PPT?;脽羝M可能地言簡意賅,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在拓展閱讀內容時可以給學生介紹較多豐富的閱讀內容,可以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但是一定要有文字。閱讀不能僅靠讀圖、視頻完成,而應突出文字閱讀的重要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字閱讀習慣,并提高文字的理解能力。
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內擴展閱讀時,應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網絡資源中有大量的教學資源可以幫助教師節省整理的時間,并且還可以提升閱讀資源整理的效率。目前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微課大多為3~5 分鐘的課程,主要對一二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因此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利用微課教學,這樣教學的質量也會得到相應地提升。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課教學可以讓學生快速地掌握課內閱讀內容的核心,還能夠使學生獲取其他閱讀資料。教師可以用微課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介紹其他的課外擴展讀物,引導學生在課下閱讀和思考。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以后,就會更加愿意主動地在課下閱讀。而無目的的閱讀方式,其閱讀效率通常不高,因此教師應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性地閱讀,這樣可以增強閱讀的效率。在信息化時代,閱讀能力越強,信息獲取的能力也越強,教師引導學生線下閱讀,可以結合電子閱讀的方式,使學生獲得更多豐富的閱讀內容,很多閱讀資料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實現,還能節約圖書經費。另外,教師配合設計一些微課或者課后訓練讓學生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以后,根據課后任務進行思考,這樣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深入地思考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意圖。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自然也會相應提升,閱讀的效率會增加,并且通過閱讀也能夠有更多的收獲。
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小學生自身的辨別能力比較差,在讀書時經常不加選擇地閱讀,在閱讀時存在盲從和附和的情況。比如有的家長喜歡帶孩子去圖書館,但是孩子在閱讀時總是漫無目的,不知道看什么書,或者直接選擇一本書外借回家,這樣的閱讀方式容易對孩子的閱讀產生不利的影響,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有的孩子會覺得讀書沒有樂趣,閱讀起來比較無聊,因此會對閱讀失去興趣。選擇好的讀物、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都至關重要。小學高年級課內擴展閱讀關鍵是要選擇適合的閱讀素材,閱讀內容應有益于學生的成長,并且還要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應結合課內文章的特點選擇。目前教師在對課內文章進行擴展閱讀時,應減少盲目性,要從教學目標出發,選擇與課文內容相結合的閱讀內容,并且閱讀內容應精準、有特點,不能過于寬泛。在選材時要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選擇,選擇的文章內容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最近發展區,難度不宜過大。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環境的優勢讓課堂擁有更加豐富的探索空間。如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思維活躍的平臺,使學生的情感認知得到充分的調動,這樣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為此,語文教師應注意利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手段,在課件設置上應豐富多彩,并且畫面應具有動感的元素,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在文章的講解中還應融入豐富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可以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思考和探索。比如在講述《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時,教師應引領小學生進入到作者季羨林的思想中,感受作者對母親深沉的懷念,同時教師還應注意設置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關注?!稇涯钅赣H》中,作者表達了對母親深刻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師可以從這種情感出發,聯系以前小學生學過的課文、古詩等進行復述和講解,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以往學過課文中的內容,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季羨林所處的時代,推薦相關的讀物,讓學生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以及這種情感的由來,使學生感同身受。
一個好的閱讀習慣不是天生就能形成的,關鍵需要學生的堅持和教師引導。通過長期的堅持,學生會從閱讀中收獲知識,并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得到相應地提升,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閱讀的方式,從而增進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教師應鼓勵學生成為課內擴展閱讀學習的主體,要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主性。
教師在閱讀擴展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地收集資料,結合課文內容收集網絡資源,將學生收集到的內容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上展示,并提問題讓學生回答。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聊一聊自己的看法等。學生自主地收集閱讀材料,既能夠掌握閱讀材料的收集方法,也能加深對課文中內容的理解。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關鍵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選題,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推薦閱讀書目,并檢查和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給學生提建議,使學生提升閱讀的水平。
在網絡環境下,教育者應認識到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內擴展閱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案改善教學過程。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可以選擇同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素材閱讀教學,這樣不僅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還使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在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創新閱讀教學的方法,改變過去過度重視知識講解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