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
(定西市臨洮縣西關幼兒園,甘肅 定西 743000)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發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基礎學習能力都正處于初期萌芽時期,幼兒教師要重視幼兒的成長和學習需要,并且結合幼兒的身心情況設計科學的戶外游戲活動方案,重點培養幼兒的認識以及學習能力。因為幼兒本身具有活潑性、好動性,開展戶外游戲可以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便于保證游戲活動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幼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全面成長。
首先,便于建設良好的戶外教學環境,提升幼兒教學水平。戶外游戲可改善枯燥的傳統教學方法,為教學活動增光添彩,將游戲和教學充分結合起來,為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熱情,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進而提升幼兒教學水平。戶外游戲活動在完成幼兒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例如,教師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積極交流、互動,重點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從而激發幼兒對知識的渴望。其次,有利于提升幼兒的感性認知能力和身體素質。幼兒的成長不僅表現在知識方面,還表現在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等方面,合適的戶外游戲可以改善幼兒的身體素質,并使其心智健康成長。戶外游戲活動可以使幼兒感受到快樂,此時進行體育鍛煉有利于幼兒的快速、健康成長,并且在合適戶外游戲的教育環境下,有利于幼兒情商的提高,逐漸了解人際交往技巧,學會與他人相處。
戶外游戲對于幼兒的成長和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從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和條件出發,結合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需求、對知識的需求等因素,將教育內容以合理的方式融入戶外游戲中,進而利用游戲使學生掌握知識和生存技能,為幼兒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構建戶外游戲環境的教學中,既要保證物理環境的豐富性,又要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氛圍。(1)在構建物理環境時,需要注意戶外游戲場地、材料以及時間的要求。關于戶外游戲場地的設計,按照場地大小設計具有多元化功能的場地,以便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對于戶外游戲材料,需要教師指導幼兒使用現有的材料搭建自己想要的形狀、物體,促使幼兒積極動腦思考,并進行實踐。同時,結合戶外游戲的類型劃分為喧鬧和安靜區域,幼兒在對應的區域參與活動,使用的材料還需要保證新穎性以及連續性。一般需要規定出具體的時間,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以及游戲形式及時調整游戲時間。對于需要自制的玩具,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完成,并且設置一個戶外區域專門展示幼兒自制的玩具,并帶領幼兒參觀這個區域,激發幼兒對游戲和自制玩具的積極性。此外,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合作,使用半成品以及廢舊材料展開想象和創作,鼓勵幼兒自由發揮,設計并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改善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提高幼兒想象力和制造力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幼兒的交流能力。(2)積極構建良好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產生輕松、愉悅的感受。這是因為心理環境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情感等產生直接影響,還會影響幼兒參與游戲和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幼兒學習效果和認知能力的提升。幼兒情感上的穩定、情緒上的安全,需要擁有同伴的支持和鼓勵、教師的指導和安慰,使幼兒在充滿自信的情況下探索世界。例如,教師在戶外游戲的過程中積極觀察幼兒的狀態,關心幼兒,盡量給予幼兒自由選擇權,給予幼兒信任,減少對幼兒的強制性干預,使幼兒在自己感興趣的戶外游戲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在戶外游戲中,教師的期待會對幼兒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潛在能力。如果教師對幼兒有期望,那么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出現傾向性調整,對幼兒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這樣就可以為幼兒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使其在充滿自信的心理狀態下參與游戲、學習,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受到年齡和認知能力的影響,幼兒對戶外游戲的認知不足,因此加強幼兒戶外游戲指導具有必要性。這樣可以避免游戲期間出現混亂,還可以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規則意識以及整體觀念,便于戶外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發揮作用,可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在組織戶外游戲時,需要重視對幼兒進行有效、合理的指導,使其掌握游戲規則,并形成正確的競爭觀念與合作意識,促使戶外游戲活動順利進行。例如,組織“小小守門員”的游戲,其目的在于培養幼兒控球以及踢球的能力。活動中,教師要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以及具體的做法,即游戲需要兩個人數相同的隊伍參與、每個隊伍的人數、射門時需要站在哪條線外、不能用手碰球、守門員不可以離開球門等。同時,說明違反規則需要退出游戲,這樣幼兒就會遵守規則,有利于幼兒規則意識的逐漸形成,并且通過體育游戲活動有利于幼兒體育運動精神和能力的發展。規則意識是幼兒后期的成長和發展中不可缺少的意識,是幼兒進行自我控制的必背素養,因此需要教師重視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幼兒年齡上的差異性會造成認知水平、身心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因此在設計戶外游戲活動時需要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性,重視幼兒的個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幼兒園主要通過對幼兒的觀察、個性的記錄、分析以及小組討論等方式,了解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進而有針對性、有目的、科學地設計戶外游戲。如果幼兒的協調性不強,可以設計相對簡單的游戲活動;對于動作協調性較好、肌肉發展較好、下肢發展相對較快的幼兒,可以設計技能性較突出的游戲活動;骨骼和肌肉發展都比較好的幼兒,可以設計對動作要求相對較高的游戲。例如,設計的跨越游戲活動,教師選擇的障礙物可以在寬窄、高低上有所區別,幼兒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行跨越,隨著跨越能力的提升逐漸增加難度。這樣的戶外游戲不僅有較高的靈活性,滿足不同運動能力幼兒對戶外游戲的需求,還可以消除運動能力較差幼兒對運動的恐懼、膽怯等不良心理,促使戶外游戲順利實施,并保證游戲活動效果。
此外,在尊重幼兒個性差異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進而科學設計戶外游戲。例如,有的幼兒喜歡管理,可以讓其負責游戲的組織、規劃以及材料發放等管理類工作;有的幼兒喜歡收集各類物品,可以在確定游戲主題的前提下指導并鼓勵幼兒收集相關材料等。性格不同的幼兒喜歡的內容也不同,教師可以借助于這一點有針對性地利用戶外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其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技能和知識。
幼兒園開展戶外游戲時,教師需要重視材料的選擇和投放,保證材料的豐富性以及層次性,避免戶外游戲材料單一,而是利用豐富的材料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教師還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適當減少或者增加投放的材料類型和數量,重視利用多元化的材料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例如,具有開放性的幼兒戶外游戲中,可以以“新年”為主題開展活動,即教師從幼兒的年齡和性別出發,了解幼兒的興趣點,準備多元化的素材。教師可以量生活中常見的土豆、地瓜、玉米、西紅柿、茄子、黃瓜等農作物作為材料,一部分幼兒復雜扮演商戶售賣這些產品,一部分幼兒扮演消費者,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這樣可以使幼兒了解農民的艱辛、了解家長每天的辛勞,從而學會感恩。教師也可以讓幼兒使用農作物進行手工制作,有的幼兒喜歡在農作物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創作,有的幼兒喜歡將這些農作重新分類、組合等。教師為戶外游戲選擇并投放多元化的材料,引導并鼓勵幼兒圍繞游戲主題展開活動,共同為實現幼兒教育目標和戶外游戲目標努力。可見,在戶外游戲正式開展之前,教師需要充分備課,確定游戲主題,進而圍繞主題準備材料,確保幼兒可以根據材料進行創作。在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經常與多元化材料接觸,并借助于多元化材料發展自身的想象力,進而提高幼兒想象力的層次性。因此,幼兒園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保證材料的豐富性與層次性,進而在這些材料的基礎上提高幼兒的積極性,提高戶外游戲的有效性。
幼兒園在優化游戲材料、豐富游戲活動形式的過程中,還可以重視自然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強化戶外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教師可以借助于豐富的自然材料激發幼兒興趣,但需要教師考慮幼兒園周圍的環境特點、家鄉的四時風物等,合理設計游戲活動,逐漸形成系統化且科學合理的戶外游戲模式。戶外擁有的柔軟的沙土、綠色的草坪等材料都與幼兒園室內的環境有很大的差異性,教師利用這些自然的材料設計游戲活動,可增加幼兒與自然的接觸,使幼兒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例如,在幼兒園劃分一個區域制作成沙池,幼兒可以利用這些沙子進行個性化游戲。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水”這一自然材料。因為幼兒天生喜歡水,利用水設計戶外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改善幼兒的身體素質,并使幼兒獲得良好的感官體驗。
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普遍是體育游戲,適當穿插音樂游戲、智力拓展游戲、娛樂游戲以及民間游戲等。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其中中班和大班幼兒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均明顯高于小班,因此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要采取具有差異化的戶外游戲活動,以便滿足各個年齡段幼兒的需求。例如,對于小班幼兒可以設計音樂類型的戶外游戲,使用較輕松的音樂調動幼兒內心的愉悅感,使其跟著輕輕松松地蹦跳;或者播放《義勇軍進行曲》,鼓勵幼兒在音樂的帶領下模仿解放軍的神態等。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兒,可以設計民間體育游戲,培養幼兒的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有利于幼兒得到很好的鍛煉,并且有利于提高幼兒對體育活動的喜愛。例如,跳房子、彈彈珠、跳繩等,都是比較好的戶外游戲類型,可以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性;“紙箱傳送”游戲是鍛煉幼兒平衡性的有效游戲;相同的玩具設計多樣化的玩法,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等。豐富的戶外游戲可以充分發揮出多種材料的作用,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并且改善幼兒的身體素質。因此,幼兒戶外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積極設計多元化的活動形式,根據教學需要和幼兒的需要交替進行各類型戶外游戲的教學。
幼兒突出幼兒園的特點以及內涵,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收集各類型具有探索性、可操作性的材料,這樣方便在戶外游戲中充分利用各類型的資源,并提升這些資源的價值。由于幼兒年齡的原因,戶外游戲中可使用的民間游戲類型有限,為了在這個基礎上保證戶外游戲的趣味性、豐富性以及有效性,教師可以將戶外游戲與其他活動形式、內容和元素進行結合。例如,將戶外游戲與音樂結合,可增強幼兒游戲過程中的愉悅感、興奮感,可在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同時提升其心理健康,并且對運動強產濃烈的好奇心。此外,教師可以將跳躍、奔跑融入到游戲中,重點培養幼兒的協調性,并且有利于幼兒反應能力和表演能力的發展。在戶外游戲中,教師需要注意創設多元化的游戲玩法,保證游戲類型和內容的多樣性,提高游戲的使用效果、提升玩具的應用價值,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及其能力。
創設真實的情境也是戶外游戲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激活幼兒思維的重要措施,可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戶外游戲,從游戲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得到快樂。環境對幼兒的成長和學習有重要影響,這是因為幼兒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量、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學習能力相對較差,他們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需要在開展戶外游戲時創設真實的情境。同時,幼兒的思想以及行為都有很強的可塑性,主要通過學習和模仿逐漸形成正確的思想以及行為。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戶外游戲環境的營造,將幼兒教育與戶外游戲進行科學融合,使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游戲時可以獲取知識。例如,進行“拔河比賽”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和道具營造真實的環境,促使幼兒積極參與。在比賽過程中,幼兒的團隊意識和能力逐漸增強,逐漸形成集體榮譽感,并對公平競爭有正確的認識。同時,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會在游戲中逐漸增強,逐漸改變以自我為中心、隨心所欲的思想和行為習慣。
在幼兒園的教育中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可以從幼兒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出發,保證游戲活動主題的合理性,進而圍繞主題制定規則、選擇合適的材料,為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奠定基礎。在戶外游戲中,教師可以從開放性的角度設計活動,并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性,保證游戲活動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并且利用多元化的游戲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從而使幼兒在戶外游戲中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