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長濟
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初中化學教學改進措施
董長濟
(江蘇省寶應縣柳堡鎮中心初級中學,江蘇寶應225800)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不斷地發展,我國的教育制度創新也在逐步改革,在初中的教學理念中出現了新型教學模式,即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也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所以,這種新型的任務驅動教學在初中的教學中受到了普遍運用。而任務驅動法表現的運用效果最突出的是初中化學課程,不僅提高了初中化學課的教學質量,而且還高效地提升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有效學習與認知。可是在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一些化學教學中,也會出現一些缺陷。本文就是對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改善問題進行解析。
初中化學;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教學法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創新在逐步改善,在初中化學教學的不斷實踐中主動切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任課,能夠讓初中化學在學生的學習當中沒有那么困難。在初中化學課程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能夠提升教學質量,而且可以使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愉快,也能夠讓學生們對化學產生興趣。初中階段是為化學教育這一課程打下基礎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中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能力和對化學老師課堂上的投入程度,均影響到了整個化學教育知識架構的形成。所以,選用最有效的教學方式開展化學課程,便變得必不可少。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一個把學習任務轉變為學習動機的教學模式,重點在于調動學生投入課堂的積極性和對知識點的思辨力,有很大的教育價值。關于這一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的運用和改進可以展開研討。
在以往的教學理念中,都是以老師作為課堂教育中的主導位置,老師在課堂授課中會講解一些課堂內容以及對學生進行檢測,這就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生被動行為,欠缺對學習的主動性。而運用新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借助計算機將課堂學習內容呈現在學生的學習當中,在課堂中老師只是起到引導學習和課堂總結的作用,這樣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位置。在進行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授教中,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是老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在實際中對學生學習的狀況進行針對性改善,使其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進程。老師也要根據課堂的實際狀況進行改善與調節,以此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在初中化學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中,要以實際的課堂教學為基礎,利用分撥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老師的任務是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和建議,并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
在以往的教學任教中,學生都是以被動性的態度進行學習,在學習中欠缺主動性。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使課堂的學習氛圍產生壓抑,而且還致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不濃的興趣以及被動性,導致化學課的課堂質量低下。運用新型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授課,不僅調動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切身體驗到化學課程內容的化學反應過程。利用這種新型教學方式改變了以往教學模式,更加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致以及積極性,高效地提升了化學課程的質量。例如,在《燃燒與滅火》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幾張生活中出現的燃燒現象,將課題直接引導出來,學生們對此也會表現出很濃的興趣求知欲。緊接著老師可以進行化學演示實驗,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了解燃燒的必要條件。而在此時老師的實驗出現了意外,老師這個時候可以表現得不知所措。隨著實驗的失敗,同學的興趣也提高了,都在議論紛紛,老師這個時候就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分析與討論,怎樣解決實驗失敗的原因。同學們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使課堂的氣氛也高漲起來,通過實驗的失敗找到解決的方法,讓學生們在討論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學到了這節化學課的主要學習內容。通過這節“燃燒與滅火”實驗內容,從老師演示的實驗失敗,同時老師適時提出問題,學生們通過討論切身地解決問題,使學生們的興趣以及積極性調動起來,有效地提高了初中化學的學習質量。
在初中的課程中,化學作為在初中課程學習中的最后一項新學科,老師們在進行課程教學備案規劃中要進行科學合理地備案規劃,怎樣讓學生理解化學內容,是學習化學的主要基礎。在以往的化學授課中,老師只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沒有重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了解與記憶。運用了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授課時,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效地完成老師布置的課程任務,也能夠通過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提高學生本身的科學意識。在實際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學生對實驗授課中的實驗器皿與化學儀器以及化學過程中的實驗技巧都能夠熟悉地運用。同時在老師布置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課堂問題進行分析,學生通過切身思考進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對知識的掌握也大大提高了,提升了學生自身的綜合科學素養。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質與提取》教學過程中,經過老師的講解,學生對二氧化碳的有關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就可以通過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了解并分析其中的有關知識。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分配學生利用化學儀器進行分組實驗,利用不同的儀器或化學材料進行不同的化學實驗,使其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這時老師就可以讓同學進行討論“為什么出現不一樣的效果”,試著讓同學們解釋結果的產生,分析實驗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通過親身實踐,運用化學儀器與材料進行實驗,不僅能讓學生們掌握化學知識,還能通過切身實驗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科學素養。
在以往教育方式的影響下,老師對于新改善的教育模式認識度還不夠深入,在實際的教學任課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比如老師在針對任務驅動法的任教中,只對表面有了一定的認知,在實際的化學課程授課中并沒有將任務驅動法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去。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并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中的主要體,仍然像以往的教學模式一樣給學生進行傳統的授課,使學生不能主動地學習內容,以此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產生了不主動,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降低了化學課程效率。在初中化學的課堂授課中,不僅包含了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了實驗課程的任教,在課堂中學習的理論知識要在實驗課堂中進行實踐學習。并且在化學實驗課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也很少,對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不夠重視。這些問題的產生表現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實際的教學授課中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運用,老師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還要進一步提高了解。
在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們的學習意識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這一現象在初中階段顯現更突出。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們對考試成績比較重視,致使忽視了對課堂學習的意義。學生針對課堂學習與布置的作用也過多關注,以致于使學生對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嚴重不足,對分析問題的能力也不夠重視,對于課堂活動也缺少積極性。
相較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方式是一種嶄新的教育方式。任務驅動教學方式在展開教學中,老師要依據實際的教學課程擬定出有效的課堂任務,能夠有效地激勵學生對于化學課程的學習主動性,對課堂任務能夠充分了解。老師在擬定課堂學習任務的時候也要重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以切身實際狀況完成學習任務。在這種學習的環境下,學生也能夠提高積極性,而且也能夠較輕松地被老師認可。經過擬定有效的課堂任務,不僅能夠充分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們對學習產生興趣,還能提升化學教學質量。以《制取氧氣》這一章節為例,老師可先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情景,然后以文字講述或情景描述的形式給學生介紹。例如,在魚缸中的一些魚類,由于不明原因產生了缺氧現象,在沒有及時補充氧氣的情況下很可能面臨著死亡。假如你是魚類的新主人,會采取怎樣的方式給魚類多生產一點氧氣呢?然后,老師指導學生各抒己見回答在這一情景中可以使用的方式,如去除水體污染物、換水、使用充氧過濾器等。
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會將學生作為在學習課堂中的主體,老師的作用是輔佐以及指引學生,所以怎么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是比較重要的問題。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教學中,老師要合理地給出指引,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進而完成課堂任務。另外老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進展及時了解,在教學當中要細致地觀察學生,找到學生自身的學習優點,進而對學生鼓勵支持。這樣可以讓學生增加自信心,激發出更好的思維模式,以致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進行,要求學生必須完成老師在教學中提出的教育任務。當課堂任務完成以后,老師也應當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任務的交流,通過交流意見,更好地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有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師可以通過讓每個學生進行積極的總結活動,讓每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做出總評價,進而讓每個學生為自己評分。那么每個學生就可以對自己的任務完成狀況做出總體的描述,從而找出在各項任務進行的整個過程中出現的缺點及其糾正的辦法。另外,化學老師還需要給學生課堂上共同完成的各項任務做出總體的評價,并根據每個學生在共同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不足做出仔細的批改,之后才能有效地讓學生意識到錯誤并進行糾正,從而有效地讓每個學生進行自主調整,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化學實驗課在整個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化學部分,化學理論課程與化學實驗課程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化學實驗課也是非常緊要的。老師在每一節課的實驗課程結束后,都要對學生在實驗課中的狀況進行合理地評價。老師可以依據學生在實驗課的表現進行成績劃分,可以通過這一模式促進學生在化學實驗課中學習的主動性。
要讓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價值得以真正實現,僅依賴單純的教學方法往往難以實現。所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是可以有效調動學生興趣的外在技術手段,也是提升質量和效益的關鍵舉措之一。因此,指導老師可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功用,把需要羅列、總結的知識點以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示,在增強課堂直觀性的同時也可以更加接近學生的實踐需要。在化學課程中,無法用語言表達出的化學基本原理等都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手段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理解應用。
根據分析化學這一專業領域在教學實踐方面的偏向特性,老師如果僅僅通過講授、觀看化學錄像的形式進行教學,就難免有“紙上談兵”之嫌,所以為了切實培養學生在化學課程中的參與度,還需要結合學生具體的化工實踐實現教學任務或驅動課程中的活動任務。化學實驗的設置,最好貫連日常生活情景和章節知識點,使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知識開始,并盡量地降低掌握知識點的困難。
任務驅動教學法能讓農村老師為教而學。陶行知曾指出:“‘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格外明白了。”把任務驅動教學法融入農村初中化學教學,對農村學生是陌生的,農村初中化學老師也是不熟悉的。為能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順利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勢必對農村化學老師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這要求包括對初中化學課程改革理念有深入的理解;對初中化學教材中的專業知識有系統的掌握;對除了初中化學教材外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科技等知識有廣泛的涉獵;對農村教學環境和資源能充分地利用和挖掘;對任務驅動教學的方法有一定的把握。總之,老師要以自己的專業發展需求和專業發展完善為導向,不斷加強學習,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才能更好地勝任任務驅動教學,實現以學促教,進而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水平。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化學課程也是一項主要課程,化學課程的學習最主要體現在要求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致,通過老師在教學課程中的指導,在任務驅動教學方式的開展教學中,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高效地提升了化學課程的學習效率。總體來看,在初中化學的教學課程中運用完善的任務驅動教學方式,能夠更加提升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隨著中國教育體制的進一步變革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上經過了長時間的教育實驗,最后確定了在初中生的化學課堂中必須要讓學生成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由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力,可以很好地使學生實現了自主學習,從而讓學生以課堂主體的地位開展化學課程的學習,使初中生學生在初次開展化學課程學習時不會感到特別吃力。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化學課堂中采用,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生化課堂教學效果,使化學課堂的氣氛更活潑,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對化學的濃厚興趣。
[1] 陳洪亮.任務驅動教學法融入初中化學教學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18):146.
[2] 周先輝.初中化學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39):180.
[3] 金曉琴.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05):80-81.
G622
A
1002-7661(2022)12-0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