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治
核心素養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淺談
陳德治
(永靖縣劉家峽中學,甘肅永靖731600)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發展,核心素養這一理念成為當前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使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促進學生今后的全面成長與發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核心素養之內涵,并將其滲透在學科教學之中,創設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打造一個高效優質的數學課堂。初中階段數學知識更抽象化,對學生的邏輯推理、數學思想、思維創新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教師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入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發現、分析、判斷、推理,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思想認知度,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核心素養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研究進行了分析,以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核心素養;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研究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已全面推進,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活動中,引來各種不同風格的教學模式,雖然在教學中會積極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但是對教學目標并沒有得到明確,依然會存在一些教學中的問題。初中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當以“個性化”手段打開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和感受全新的教學理念,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完善教學,更新教學理念和思想觀念,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帶動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注重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真實感受和體驗,對數學知識積極探索發現,學會獨立思考、認真分析,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因此,教師一定要利用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教學模式,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各方面的水平以及核心素養,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理念的提出,使教育教學走向了一個新的知識領域。核心素養通常指的是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維能力,獲取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適應于個人能力、未來發展、社會發展的一種素養和能力。可以說核心素養包含了三大方面,其中包括文化知識、學習能力、社會責任,然而數學學科素養是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基礎上融入了學科的特點,關于數學方面的性質更明顯。數學是培養思維能力較強的一門學科,數學核心素養包含了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直觀想象、數學建模、數據分析、數學運算。
在開展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思維方面的內容進一步培養,可以說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學生單方面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目標的,而是需要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思考力。首先,歸納思維。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和觀察,通過了解生活中的現象捕捉生活中的規律性,進一步總結和歸納,提高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幫助解決一些問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其次,邏輯思維。在進行課堂講授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間的邏輯關系,運用數學邏輯進行自主探究問題,進而完成結果的論證。最后,建模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建模方式,不斷摸索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再結合這種規律獲得全新的認知,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可以說數學這門學科是眾多學科中基礎性較強且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以外,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數學知識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說到思維能力,在數學中體現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邏輯思維、創造思維、應變思維、求異思維等。想要學好數學這門學科,邏輯思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這關聯著其他學科的學習水平,關系到日后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的融入能夠讓學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還能在日后生活中避免走彎路,為今后的成長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教學方向,一個是代數、一個是幾何。首先代數,主要是圍繞數字學習,需要學生有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要具有思維縝密和頑強的意志力,這對學生的發展埋下了種子。其次幾何模塊,幾何知識更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獨到之處,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洞察力,梳理自己的學習思路,并有理有據地表達出來,擺事實講道理,說出來的東西具有說服力,也是提升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應當多思維進行引導,在教學中不斷滲透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及時糾正問題,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現代化教學手段逐漸進入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之中,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轉變,以往傳統式“一言堂”“大滿貫”等教學手段,逐漸被新型教學模式取代,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向為主動學習的新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有部分教師運用的教學模式存在應試教學的影子。當然大部分教師采用新型教學模式也是只停留于表面現象,通常情況下只是運用現代化的先進設備以及互聯網技術幾種功能,展現方式還是比較單一,課堂上缺少趣味和生機,嚴重忽視教學內容的創新,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對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新技術的運用不合理,導致學生學習效果難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并沒有所突破。
不得不說應試教育理念在部分教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應試教育在以往教學中確實有著獨特的優勢,但是放在當今現代化教學中,已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現在的學生早已不是過去的學生,思想前衛、更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在這多元時代中,應試教育已經落后。以往數學教學模式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沉浸在無限刷題中,成為刷題的機器,只是做到見多識廣,并沒有深入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含義,看似刷了很多題,過于盲目,沒有目標,根本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數學知識涉及的面比較廣泛,初中階段數學知識難度提升,不斷涌現出數學定理、概念、公式等內容。“死記硬背”確實能夠讓學生記住,但是只停留在最淺層,并不能對公式、定理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導致學生學習效果難以提升,看似學會,實則基礎不牢固。
在初中數學教學期間,教學目標的設定決定著整堂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有部分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不夠清晰,只是單方面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計算能力提高就是達到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不確定,容易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偏離軌跡,尤其中學生的思維敏感度較高,如果忽視他們思維創新力的培養是教學中莫大的遺憾。數學教學期間,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善于模仿的學生按照教師講授的例子,按部就班地照搬過來,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懶散、不愛思考,忽視對學生思維創新、思考分析等方面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數學是有魔力的,雖然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放在生活之中有很多數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問題也自然而然迎刃而解。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添加一些生活化色彩,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與生活間的聯系,將所學知識能夠有效運用在實際生活之中,并解決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世界萬物皆數學”。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果在數學課堂上引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在極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同時還能由課本上的知識點聯系到實際生活之中,將所學知識能夠得以運用,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背景的角度出發,打造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帶入學生走進熟悉的模擬空間,沉浸在特定環境下用心學習,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情境創設,還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所思考,加強學生探究意識,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化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和神秘感,讓學生有對知識學習的欲望,自發性地在生活情境中思考,從中也能對數學學科有一個全新的改觀,對學生潤物細無聲地培養,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對于一些有難度的知識,放在課中講授是最合適的,在課上進行有效的學習,同時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啟發和指導,不僅培養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技巧和方法,還要鍛煉學生在學習中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這部分知識點時,主要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科的科學性以及生活中具有豐富趣味的數學現象,了解隨機事件的特點、概念,對生活中的隨機事件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教師先進行問題設置,引入一些生活化常識問題,帶有趣味以及思考意義,讓學生進行思考哪些是必然發生的事件?哪些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如(1)某個學生的體溫達到100℃;(2)在一個城市中的路口遇到綠燈;(3)太陽從西邊下山;(4)人沒有了水可以正常生存100天等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問題中進行思考。隨后,教師拿出生活中大家熟悉的撲克牌,選出十名學生上臺進行演示,抽取紅桃和黑桃兩種花色的紙牌,這樣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樂趣,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一些常識性問題,拓展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及學習效率。
數學學科邏輯性、抽象性較突出,學生學習起來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對數學學習失去很多耐心。我國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科技振興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便利,作為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嘗試現代化教學工具,需要不斷采集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更新理念推陳出新服務于學生。想要構建信息化課堂,需要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使課堂靈活性變強,不再以傳統生硬的教學方式為主,而是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及教學內容進行制作、編排,具有針對性、層次性地進行教學,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多媒體技術強化數學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不僅在課堂上突出信息技術的優勢,在課下信息技術仍然可以幫助學生補充知識,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線上線下教學,抓住知識重難點內容,結合學生自身的短板彌補不足。在線上可以進行有效交流,利用信息技術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的教學思路全面打開,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
例如,在學習《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講解關于三角形知識中涉及各種輔助線,通過動畫形式進行展示,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也能清晰地將知識重點難點提取,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能夠將數學課堂由靜態變為動態,使課堂成為流動的狀態,告別以往課堂教學的風平浪靜,讓課堂效果呈現波動狀態。信息技術一般情況下會以圖片、視頻、動畫的形式體現,將書面中靜止的圖片轉換為動態畫面,圖片可以由小變大、由快變慢、分解旋轉等多項功能,還可以變為立體或透視,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直觀地看到。將這些投入到教學情境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目不轉睛地觀察圖片的變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從而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現代化教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同時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給予很大的幫助。通過這一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彰顯個性、突出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交流探究,對問題認真鉆研,從發現到思考,最后再到問題的解決這樣一過程,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升。在這樣學習過程中,會經常讓學生感到一種新鮮感,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課堂上保持積極高漲的學習態度,在主動、踴躍的學習狀態下會有顯著的學習效果,以此促進初中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主動權和話語權,給予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彰顯自己的能力和優勢,實現由被動到主動的學習方式上的轉變。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已經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獨立的思考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引導、激發,而不是照本宣科傳授知識,應該給予學生學習思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尋線索或答案,帶著問題去學習,使學生有很大的施展空間,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并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除法》這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按照合作分組的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每個小組的劃分都有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組內選一名小組長,當然小組長的擔任不一定是優等生,要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小組長主要帶領組員完成學習任務,具有一定的組織力、執行力及責任感。接著教師出一道有理數加法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計算,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6)×2,(-6)×3,(-6)×(-2),2×(-3)的值。每個小組學生進行討論,一個數與0相乘,結果是什么?正數與正數、正數與負數、負數與負數之間相乘是怎樣的?各個小組進入激烈討論之中,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大環境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教師需要具備創新精神,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目標等多方面出發,大膽嘗試引入全新素材,通過多維度、多視角提升數學課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整體規劃。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興趣等方面因勢利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1] 王才軍.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92-93.
G622.0
A
1002-7661(2022)16-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