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娟
“作中指導”在小學語文中年段習作教學中的運用
梁娟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二十一小學,廣東珠海519000)
針對現今習作教學普遍“兩頭熱,中間空”的現狀,筆者就小學語文中年段習作教學進行了新的嘗試——參與學生習作的全過程并進行指導。本文以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教學為例,闡述了筆者在學生寫作的預寫、起草、修改、校訂、發布五個階段的“作中指導”教學策略。
作中指導;習作;過程;策略
人們通常將習作教學分為作前、作中和作后三個過程。如今實際的習作教學中,較多教師仍比較熱衷的模式是:習作前明確要求、指導方法、觀摩范文;習作后寫評語、打等級。作中,即學生習作實踐過程,是習作教學最關鍵的核心環節,反而成了教師缺席、指導空缺、學生“自由創作”的過程。“作中指導”的缺失,寫作知識的缺乏,讓寫作在剛剛起步階段就成了學生一大難題,使得學生課業負擔重,習作效果差,寫作信心不足。
鑒于當前習作教學的現實困境,筆者進行了“作中指導”的習作教學實踐,教師參與學生寫作的全過程并給予有效指導,學生當堂完成習作,不把寫作文作為家庭作業讓學生自行完成。
“作中”指學生寫作過程中,“作中指導”即教師在學生寫作過程中進行的指導。“作中指導”概念的提出受到了流行于美國的“過程寫作法”的啟發。“過程寫作法”認為寫作是一個過程,寫作課的教授應該是構成寫作過程的一步步操作方法。“過程指導”包括選擇話題、確定目的、形式及讀者、構思、列提綱、打草稿、合作、修改、校訂、發表等多個環節,并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倡導同伴合作的交流方式。
由于過程寫作法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近年來,國內也紛紛學習借鑒,其中以榮維東的“交際語境寫作”、周子房的“功能性寫作學習”最矚目。周子房老師將寫作過程概括為:預寫、起草、修改、校訂、發布五個主要階段,并列舉了每一個階段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如表1:

寫作過程預寫起草修改校訂發布 需要關注的問題寫作材料、組織結構和寫作口吻寫作材料、組織結構、寫作口吻和詞匯的選擇寫作材料、組織結構、寫作口吻、詞匯的選擇和句子的流暢性書寫、標點和語法設計、格式、排演、上交定稿
筆者在進行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習作教學時,嘗試以此過程引導學生習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以“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單元習作教學為例,談一談“作中指導”的實施策略。
在預寫階段,需要引導學生明確寫作要求、選擇恰當材料、確定寫作對象和口吻、構思文章框架。
1.確定“寫什么”。教師在引導學生明確寫作要求時要從單元教學的整體出發,突出單元寫作訓練重點。
明確了單元寫作訓練重點,再聚焦單元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世界如此之大,觀察什么好呢?學生各自觀察各自的,又不便于當堂指導,學生觀察一樣的事物,又可能出現習作千篇一律。此時,筆者注意到學生最愛的棒棒糖:包裝五顏六色,口味多種多樣,便于當堂觀察和指導寫作。于是,根據單元教學重點和單元習作要求,筆者確定觀察對象為棒棒糖,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
2.明確“對誰寫”。寫作對象決定了寫作的口吻、內容、表達形式等,寫作對象不同,寫作口吻、內容也會相應發生變化。例如,對爸爸媽媽寫棒棒糖側重寫自己在校的觀察、體驗、心情;對顧客寫棒棒糖側重宣傳、突出商品特性、吸引消費;對自己寫棒棒糖側重內心感受……鑒于此,筆者創設了一個寫作交際語境:“同學們,今天我們會在課堂上觀察大家最愛的棒棒糖,你觀察完還可以在課堂上盡情品嘗。請你跟隨老師一邊觀察一邊寫作,向你的父母介紹你今天的獨特體驗,你的父母肯定想知道你拿到的棒棒糖是什么口味?什么樣子?吃起來感覺怎樣?”
3.理清“大框架”。寫作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思維過程。在動筆寫作前,必須要對文章整體結構“胸有成竹”。筆者發現,對棒棒糖的觀察順序可以作為文章的寫作順序,于是引導學生思考:按照什么順序觀察棒棒糖呢?學生不難發現,先觀察外面的包裝,再觀察里面的棒棒糖,最后還要品嘗一下棒棒糖。于是,“開頭、寫包裝、寫棒棒糖、吃棒棒糖、結尾”本次習作的“大框架”便搭建好了。
起草,是整個寫作過程最復雜的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學生仔細觀察寫作材料,運用積累的詞匯,準確地組織語言,用恰當的口吻流暢地寫出一段或幾段話。對于作文剛剛起步的三年級學生來說,一口氣完成全篇文章的起草的確太難了。于是,筆者采取了“化整為零,分段練寫”的策略。
分段練寫就是將本次習作根據“大框架”分成五個部分進行指導練習,每個部分聚焦學生可能遇到的寫作困難,給予恰當的方法指導,當堂練習,完成一個部分的起草,再進行下一個部分的起草指導和練寫。本次習作分段練寫時,筆者根據“學生可能遇到的寫作困難”和“老師可給予的技法指導”制作如下如表2:

分段練寫學生可能遇到的寫作困難老師可給予的技法指導 開頭“萬事開頭難”無從下筆;思考開頭花費過多時間……介紹提問法、開門見山法、3W法等開頭方法,并給出直觀可借鑒的例子。 寫外包裝觀察沒有順序和重點;只會看,不懂得運用嗅覺、觸覺等多角度觀察;寫作時語言貧乏,不善用比喻、擬人手法使句子生動……1.引導學生從上到下有序觀察。2.從讀者視角確定觀察和描寫的重點,例如,包裝袋上的配料表要寫嗎?為什么?3.讓學生隔著包裝聞一聞,猜一猜是什么味道;動手捏一捏,感受棒棒糖的上下有什么不同,用耳聽一聽,全班一起捏包裝袋的沙沙聲。4.用兩段例文進行對比閱讀,一段寫得簡單,一段寫得生動,引導學生發現寫得生動的秘密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寫棒棒糖觀察不夠細致,忽略了大小、形狀、花紋等細節;描寫“甜”的語句貧乏……1.引導學生從棒棒糖的形狀、大小、顏色、花紋、味道等方面進行有序觀察,并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說一說。例如,描述棒棒糖的大小,有的學生說“我手中的棒棒糖圓圓的,直徑大約兩厘米,就像一個縮小版的籃球。”2.運用“語句超市”出示一些描寫“甜”的詞語和典型句子,例如“甜絲絲”“甜到蜜蜂蝴蝶都快被吸引來了”等。學生在寫作時可以直接借鑒運用,降低寫作難度。 吃棒棒糖觀察了同學們千奇百怪的吃法,但是不會有序地描寫出來。給學生提供段落描寫的支架:“同學們的吃法千奇百怪: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是太有趣了!” 結尾不知該怎樣結尾。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觀察、體驗的感受,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
一般的習作教學中,會將修改放在整篇文章起草完以后。與起草階段一樣,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修改一整篇文章太難了,把整篇修改劃分成片段修改,起草完片段,根據片段寫作要求,立即修改片段,即寫即改,降低修改的難度,讓修改更具有針對性,更能解決寫作問題,以改促寫。
例如,寫完棒棒糖外包裝這個部分,筆者引導學生根據評價量表自評、互評,再根據量表修改第二自然段。如表3:

“寫外包裝”評價量表 評價項目自評互評 觀察、描寫有一定順序。☆☆☆☆☆☆☆☆☆☆☆☆ 觀察、描寫有重點,符合向父母介紹的語境。☆☆☆☆☆☆☆☆☆☆☆☆ 充分運用看、聞、捏、聽等多角度觀察。☆☆☆☆☆☆☆☆☆☆☆☆ 文段至少有兩處用到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該評價量表的評價項目,緊扣該段寫作訓練要點,通過量表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寫作,在自評中自我反思,在互評中互相學習,進一步鞏固剛剛學習到的寫作知識,最后融會貫通,修改自己的習作。這樣的修改有方向、有標準、有效果。
校訂,是在整篇文章起草并修改完之后對文章的整體回顧,對書寫、標點和語法等細節進一步修改、提升。校訂可以分兩步實施:第一步,可自己校訂或同學互相校訂,主要針對標點、語法等進行修改;第二步,將草稿工整地謄抄一遍,既是對此次寫作的鞏固,也是對習作書寫的更高追求。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考慮到在校完成草稿和修改已經花費了大量課時,校訂中的謄抄環節可以布置為家庭作業。這樣安排不會增加學生習作困難,也不會影響習作效果。
發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寫好作文,朗讀給父母聽,是一種發布;把習作交給教師評價是一種書面發布;教師在班級朗讀學生的習作是一種口頭發布;把學生的習作刊登在班級的報紙或者作文集中是一種更隆重的發布。
除了這些常見的發布方式,根據所寫文章體裁、內容的不同,還有廣告、演講、朗誦、戲劇、辯論、通知等各種形式的發布。多種形式的發布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其建立寫作自信心。
總之,通過筆者在中年段單元習作的多次教學實踐證明,作中指導,教師參與學生習作的全過程并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當堂完成習作,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習作的難度,提升學生習作的效果,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1] 歐陽芬;張蕾.基于"過程寫作法"的中美寫作教學比較[J].語文建設,2019(15):77-80.
B023.2,D045
A
1002-7661(2022)16-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