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廣角”教學策略探討
王宏偉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原泉小學,甘肅天水741400)
隨著課本教材的一次次修訂,“數學廣角”作為一個獨立的綜合實踐板塊出現在數學課本當中,給學生的探索創造了很大的空間。且相關的數學思想及方法等也都滲透其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加強探究能力,從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加強學生解答習題的能力,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的長足發展提供強大助力。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廣角”教學進行了分析與探究,旨在對廣大數學教師提供可以參考的教學方案及策略研究。
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數學廣角;教學
近幾年,“數學廣角”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一大亮點,創造了將相關數學思維方法集中滲透的條件,奠定了堅實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對此,數學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好“數學廣角”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等,并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確保“數學廣角”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加注重該板塊教學。
“數學廣角”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改版修訂以后,從二年級開始新增加的一個獨立的單元,主要內容是通過簡單的事例和有趣的數學問題,系統地、有步驟地將主要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給學生。
數學課堂教學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運用載體,核心素養亦是數學學科的知識技能體現可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數學特征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10個核心詞,即數感、空間觀念、符號意識、幾何直觀、運算能力、數據分析觀念、模型思想、推理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可以概括為以下六個基本數學素養,分別是數學抽象、數學建模、邏輯推理、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
對于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過程中,“數學廣角”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從每一單元主題來看,小學“數學廣角”中的一些問題基本上在生活中都是比較常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指導學生以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積極發現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引導他們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發現的這些生活問題。這樣,既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將學習與生活進行有效結合,有益于核心素養的發展。而從其選擇的內容來看,“數學廣角”的核心內容是解決問題,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其養成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意識,培養問題解決能力。除此之外,“數學廣角”中還有很多以數學活動為中心的內容,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想、推理及驗證等一系列的操作,不斷地探究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鍛煉學生理性思維的同時,還能確保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隨著數學教材的一次次改編,很多教師都對“數學廣角”進行了研究,大多數人認為該部分的教學內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只有少數的教師對該部分教學內容進行了更加深入、系統地研究。部分教師往往只是在教學之前進行了大概的了解,甚至還有教師認為“數學廣角”并未納入考試重點,沒有研究的必要。上述這些充分說明了需要加強教師對數學管理的重視程度。
“數學廣角”的教學重點在于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對于這一點教師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但依然有部分教師認為,“數學廣角”主要就是對知識方法的教學而已,對于“數學廣角”的編寫意圖并未明確,且大多數教師認為“數學廣角”部分的教學內容難度較大,對于教師與學生也有著更高的要求。
在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廣角”時,大部分教師都能夠選擇一種較合適的教學方法,也能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解題策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與思維能力。但是,教學無法、注重知識講授、忽略對思想方法的滲透等現象依然存在。這就說明,對于“數學廣角”的教學方法,還有待教師積極探索。
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認為非常有必要制定教學目標,但卻很難定位教學目標。很多教師都以數學教材作為參考,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在教學目標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大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數學廣角”部分的教學目標不能只注重知識技能,對于其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更要及時關注。
對于核心素養的概念、在“數學廣角”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等,很多教師都是較模糊的。對于“數學廣角”的育人價值缺乏深入探究與開發,在教學中更是沒有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未深入研究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數學廣角”教學,甚至可以說對于這些都是比較陌生的。
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預先學習課堂需要學習的內容,即為預習。通過預習,學生可以提前了解要學習的內容和學習重難點。同時,學生在預習中可以先嘗試著練習自己能看懂的內容,標記好看不懂的內容,這樣在正式上課時,就能明確聽課的目的所在,學習也更具針對性。另外,長期堅持預習,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促進自學能力的提升。
“數學廣角”中的內容大多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相近,如果在預習中遇到困難或認知沖突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理解新知。例如,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的“課后練習二十四”中的第三題是一道服裝搭配問題。學生在預習該題時,可以利用自己的衣服進行搭配,切身體驗搭配衣服的過程,體會數學思想方法中的排列和組合。同時,學生通過預習,還會對“數學廣角”與生活實際之間的緊密聯系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并形成數學意識及情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各個角落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不再局限于課堂。
教師為了順利展開教學,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氛圍,即是教學情境,這也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體現。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后續更深一層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有相關研究顯示,教學情境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就越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創設與“數學廣角”相關的教學情境,對其教學的影響至關重要。在小學數學課本中不難發現“數學廣角”中的內容,本身就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例,讓他們通過合作、交流及探討等方式發現并解決這一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探究和解決過程,而不是最終的數學結論與規律總結。因此,教師在教學“數學廣角”時,要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基于“數學廣角”的內容,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不自覺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在生活實際當中利用數學解決問題時的便利性,并收獲更多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意識,感悟數學思想方法,促進數學文化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植樹問題”的時候,可以先利用學生熟悉的排隊情境作為導入內容。首先,讓學生走出教室,去操場排隊,然后,指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觀察,探索“點與間隔數量之間的關系”。當學生對這些關系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再引入“植樹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按照課本中說的植樹的方式進行隊伍排列,以此幫助他們理清植樹方式的變化,以及點與間隔數之間的變化,并在這一真實、清晰的情境基礎上,構建解答“植樹問題”的模型。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透徹理解“植樹問題”,還能鍛煉他們的數形結合能力、建模等綜合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
另外,通過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發展特點可以看出,只有親自參與觀察、操作及探究等過程,學生才更能感受到“數學廣角”中的核心素養。“我聽見就忘了,我看見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來自美國華盛頓博物館的一句格言,這也是對實踐探索重要性的說明。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設計具體的教學環節,一定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親自探索中學習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中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意識,促進自身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于教學效果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有相關調查顯示,很少有教師在教學“數學廣角”時,能夠靈活選擇多種教學方法。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該以學生的實際認知發展特點,結合當前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尤其是在教學“數學廣角”部分的內容時,應該選擇較直觀的教學方法。首先,“數學廣角”對于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而言,是非常良好的素材,而數學思想方法又是數學核心素養中的重中之重。從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中可以得出,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處于具體的運算階段,他們的思維在這一階段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逆轉思維,但卻沒有抽象邏輯思維,依然需要具體直觀事物的支持,因而在理解數學思想方法時仍然存在難度,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運用直觀化的教學手段,如通過直觀的教學語言或教具等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其次,“數學廣角”教學內容的呈現大多以圖文或圖表等較直觀的方式為主,因此教師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實物操作、多媒體動態演示等直觀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深入理解教材,提高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通過掌握其中內涵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可見教材的編排對于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認真鉆研教材,且學校還要有針對性地給教師布置相應的任務,科學編制教材內容,使其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逐步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滲透,并結合重難點內容設置更具針對性的內容,建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從而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另外,教師還要積極整合相關教學資源,使“數學廣角”部分的教學內容更加完善,避免教學效果受到教師自身知識儲備問題的影響。同時,學生對于“數學廣角”的認知也要增強,“數學廣角”的學習,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為其以后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而教師通過“數學廣角”的教學,有益于學生自身數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首先,在日常教學中,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就是學生進行練習鞏固的環節。因此,不論是設置練習還是選擇練習,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直接影響,更是能夠直接反映出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以及是否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相較于其他章節的教學內容,“數學廣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貼近,因此在選擇練習題時,不僅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也要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感受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選擇趣味性練習題時,練習題目的基礎性也要有所保證,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同時,還能讓他們體會到數學思想方法,讓他們把數學核心素養根植于自己的腦海當中。
其次,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形成的一種素質。教師通過對“數學廣角”教學內容的深入分析與探究,采用多種方法凸顯出“數學廣角”中的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及數學史等,并在課下選擇趣味豐富的習題,及時幫助學生進行鞏固。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練習鞏固過程中的引導,及時歸納總結,有意識地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仍以“植樹問題”為例,教師可以設置如下習題內容:學校要組織趣味運動會,要求在操場兩側每5米站一名學生維持會場秩序,操場兩側的長度各為50米,問總共需要多少名學生?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畫線段圖,通過這一方式將抽象的問題以具體的形象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養成畫線段圖的意識。
“數學廣角”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的目標定位與價值取向,并不是對學生“數學廣角”學習結果的評價,而是要對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效果進行評價,以此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進行判斷。首先,以核心素養依據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是對學生的嚴謹思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素養進行評價,通過自評、互評等多種方式進行等級評價。其次,根據核心素養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不是主要的評價內容,而是對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相關問題的靈活程度和核心素養的落實情況進行著重的評價。
總之,作為整個小學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數學,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另一個方面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幫助,從而讓學生能在各方面均衡發展,促進現代化教育的目標早日實現。而現階段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特色模塊——“數學廣角”,既能豐富教學方法,改善教學質量,又能對教師的專業素養起到督導作用,提高執教能力,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長足發展。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正確認識到“數學廣角”教學的重要性,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的指導理念,結合學生發展與認知特點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實現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1] 楊潤潤.小學數學廣角教學策略的研究[C].2019年教育現代化教學管理座談會論文匯編(二).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430-432.
[2] 付瑤.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廣角”教學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3] 朱景伍,王金榮.探究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華夏教師,2018(05):85.
C41
A
1002-7661(2022)15-0097-03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數學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廣角”中的滲透與應用研究》,課題立項號為:GS【2020】GHB33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