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惠玲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討
戴惠玲
(福建省漳州臺商投資區實驗小學,福建漳州363107)
“核心素養”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詞。學生必須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才能形成語文核心素養。大量的閱讀就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以“快樂讀書吧”為抓手,推進整本書閱讀能引領學生閱讀更多好的課外書,并在閱讀中通過對比、整合、辨析、想象、品析等提高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教師作為重要教學指引者,在詮釋屬于學生個性化發展模式的情況下,從教學角度讓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深度整合,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的對接融通,讓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學習興趣得以提高。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整本書閱讀;興趣培養
統編版語文教材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讀書意識”,每冊設“快樂讀書吧”專欄,將課外閱讀推薦選入教材,實現了課外閱讀課程化,解決了課外閱讀邊緣化問題,促進了兒童閱讀進教材,體現了親子閱讀、全民閱讀、自主閱讀的思想。教師應當認識到“快樂讀書吧”專欄在整本書閱讀指導價值,從低年級開始,在理論與實踐中探尋助力于兒童成長的閱讀指導策略,使讀書真正地快樂起來。基于此,教師關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蘊含意義,結合實際教學指導策略進行了詳細論述,希望為學生整本書閱讀學習提供明確指導。
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得以全面提升,這符合語文課程教學改革需要,也更好地落實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發展。“快樂讀書吧”是小學語文統編版教材中的全新欄目,也是重要創新。從一年級上冊開始,每冊一個板塊,附在某一單元的最后,共12次。該欄目以“召喚讀書,導向閱讀,打造閱讀環境”為宗旨,著重指向整本書閱讀和獨立自主閱讀,給學生如何閱讀整本書以全方位指導,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是課內外閱讀銜接的重要橋梁。
1.要讓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構建和運用得以發展,需借助豐富的整本書資料,滿足學生閱讀的學習需求。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積累語言內容,把握文章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發展語言能力之下,從而達到提高表達水平和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2.通過整本書的閱讀,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因為學生在不同作品對比分析之下,在語言表達、思想內涵等方面形成獨到的見解,在提升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由此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和提升。
3.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能力得到了提升。閱讀是和作者心靈交談的過程,整本書的閱讀過程,就是學生走進作者情感世界的過程,閱讀讓學生的體驗更加豐富,語文思維更加活躍,開闊知識視野,體驗良好情感,接受良好品德教育的引導,最終展現出較強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4.整本書的閱讀也是一種文化的理解和傳承。每一本書都有作者所處時代、所處民族的文化印記在里面,通過閱讀,學生對古今中外的文化有了了解,進而傳承。
教師以“快樂讀書吧”整本書閱讀為根基,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單元要素等確定每冊閱讀方法和策略。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和寫作學習的意義,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習引領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教師以“快樂讀書吧”為抓手,組織學生進行整本書寫作特征和主旨內容的分析,幫助學生感受到整本書學習的力量和韻味。通過閱讀活動,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到整本書學習當中的甜蜜果實,學習閱讀形式和寫作方法,這對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推動。每一個學生在完成整本書閱讀和主題寫作之后說出自己的感想,能夠在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借鑒之下,提高整本書閱讀學習的質量。
借助整本書閱讀模式對于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體系當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拉近距離,活躍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習得閱讀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語文核心素養形成。教師結合學生具體學習情況,將整本書閱讀模式和體系全方位整合,加強閱讀教學工作的準確把握。教師與學生之間會形成密切溝通和探討的狀態,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研究。帶領學生學習進步的同時,讓學生獲得利于個人人格進步成長的良好空間。
不同的孩子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樣的,選定適合學生年齡的閱讀書目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想要全面激發學生參與整本書閱讀學習的興趣,用心解讀每一冊“快樂讀書吧”,選擇合適閱讀書目。從一年級入學開始,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依據“快樂閱讀吧”推薦的書目,打開孩子閱讀的視野,教授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如,一年級上冊以“讀書快樂”為主題,向學生介紹閱讀的方式有:親子、師生共讀,自己閱讀和同伴分享等;閱讀地點有:家里、學校、閱覽室、書店、圖書館等;特別強調的是“和大人一起讀”是一年級教材語文園地中一個重要欄目,到了二年級就是“我愛閱讀”孩子通過這兩個欄目實現了整本書閱讀的模仿和遷移。二年級上冊開始進入整本書閱讀,在快樂讀書吧中向學生推薦了五本童話故事書《“歪腦袋”木頭樁》《小鯉魚跳龍門》《一只想飛的貓》《孤獨的小螃蟹》《小狗的房子》。
學生在教師精挑細選地閱讀書目帶領之下,能夠探尋符合自身閱讀學習進步的良好方法,沉浸在屬于自我個性化成長的整本書閱讀中,提升閱讀的理解和認知。因此,教師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入手,以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將整本書閱讀的魅力和價值全面彰顯出來,引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度思考和研究。學生做好閱讀工作,也會將自身的閱讀興趣積極保持,提升閱讀素養和能力。
到了中高年級,學生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有的學生喜歡大自然,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推薦《大自然里的故事》書籍,其中有《草尖上的老鼠》《月光下的刺猬》等內容,這些故事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學習的時候,也會充滿樂趣和喜悅。
清晰明確的整本書閱讀學習目標,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作為學生知識學習的重要指引者,教師要帶領學生沉浸于整本書閱讀學習活動中,為學生帶來清晰、明確的閱讀方向,詮釋符合自身發展的整本書閱讀方案。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快樂讀書當中找到自我、凈化心靈。
“快樂讀書吧”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目標的制定不僅指向課堂,更指向整個閱讀的過程,是延續整個閱讀階段的,甚至延續整個學段。教師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之后,還要引導學生制定好閱讀計劃,目的是避免學生進行盲目閱讀。
教師以任務分解形式為主,從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閱讀興趣等角度入手,和學生共同研制合理的整本書閱讀目標,提高閱讀學習質量。比如,一年級下冊《讀讀童謠和兒歌》的閱讀目標:a.鼓勵學生閱讀童謠和兒歌,感受童謠的韻律和節奏;b.學會與人分享閱讀的樂趣;c.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發散思維。針對這三個目標,教師課堂上拋磚引玉,學生需要不斷進行閱讀實踐才能掌握技能,有所收獲。
生動有趣的整本書閱讀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整本書閱讀學習的質量,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搭建豐富多樣的閱讀學習活動,制定充滿趣味性和生動的閱讀體系,保證學生在認真探尋整本書閱讀學習精髓和內涵的情況下,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整本書閱讀學習的興趣和希望。結合整本書閱讀學習過程中的關鍵點和優勢,將帶領學生走進良好的閱讀學習體驗,不斷地加強整本書閱讀學習認知,從綜合性方面入手,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1.整本書閱讀活動中,注意穿插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比如,針對《四季》整本書閱讀學習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做好網絡閱讀學習交流。學生利用QQ、微信、手抄報、留言板等方式進行閱讀交流,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整本書閱讀學習交流,保證學生獲得良好學習體驗和認識。這一環節之下,不斷整合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學習,也從根本上更好地帶動學生學習發展和成長。
2.開展小組閱讀交流,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完成網絡整本書閱讀小組劃分,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線下交流,這是保證學生閱讀學習質量得以全面提升的關鍵載體和支持。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指引者,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打造為根基,讓學生擁有真實的整本書閱讀學習體驗,讓自身語文綜合素養得以發展。
葉圣陶先生曾說:“在閱讀一事本身,教師沒給一點幫助,就等于沒有指導。”整本書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幫助尤為重要。教師是學生整本書閱讀學習的幫手,必須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學生在整本書閱讀學習中一定會存在相應的困惑和難點,倘若缺乏教師的幫助和引導,那么學生會喪失整本書閱讀學習的信心。所以教師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主,做好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引,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三種重要的課型,即,指導課、體驗課、分享課。三種課型為發展學生的閱讀經驗、能力、素養服務。閱讀課型的選擇可以從教師教學設計、學生閱讀實踐、自由閱讀的角度考慮選擇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不同的書籍,閱讀進度不同,應該采用不同的閱讀指導課型。
2.指導課。此類課型是為了讓學生深入閱讀或者是閱讀有挑戰性的書籍設計的。閱讀開始,教師推薦書目,進行指導課,主要是通過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感受語言的特色激發閱讀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閱讀,閱讀后交流收獲和困惑。
3.體驗課。該課型適合在圖書館或者閱覽室進行。不同的人對書籍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體驗閱讀材料的不同可以讓學生閱讀策略和經驗,發展閱讀能力,得到樂趣。體驗課必須讓學生在圖書館有自由選擇書籍的權利。上課前,學生自由選擇書籍,同桌之間,或者男女生之間互相交換書籍,讀別人喜歡的書,體驗別人閱讀的興趣。當然,閱讀體驗課也可以在班級里進行,教師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圖書交換,也是閱讀體驗的很好實施方式。
4.分享課。讓學生見證不同的見解,提高思維活動。低年級以閱讀交流和閱讀實踐為主,通常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故事,或者看圖講故事,培養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仿寫或者續寫進行語言實踐,為書面語表達奠定基礎;中年級開始,以閱讀策略、閱讀欣賞為主,教會學生習得某種閱讀策略,學會欣賞書中的精彩之處;高年級主要以分享閱讀收獲(含閱讀感受和方法)和多角度思考問題閱讀。
這三種課型是不分先后的,教師提供閱讀示范引導,從整本書的背景介紹、人物信息和具體意義等方面入手,向學生詳細地詮釋和展現之下,保證學生參與整本書閱讀學習的時候充滿力量和指引。然后,在這一環節下學生可以進行問題探討,把自己在整本書閱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闡釋,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及學生的幫助下,更好地解決整本書閱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閱讀過程是美的欣賞與創造的過程。教師在創設符合學生學習進步的整本書閱讀體系之下,向學生傳授合理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處于良好的閱讀狀態。學生把握針對性的閱讀方法,沉浸到整本書閱讀學習情境中,這對于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提高來說是極其有利的。教師作為學生整本書閱讀學習的指引者,必須全方位貫徹落實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整本書閱讀教學體系,在思想方法有效構建之下讓學生感受到整本書閱讀學習當中蘊含的精髓和實際魅力。在此,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精讀。讓學生分析這本書講述了什么故事?人物和事件有哪些?涵蓋的情感是什么?對文章的內容、語言、結構、寫作方法等進行細琢細磨地研讀。在精讀環節當中,學生能夠對文章內容有一個詳細地了解和準確地把握。在閱讀、寫作等環節中詳細地進行探討,而且與其他小伙伴交流分析之下,更好地詮釋整本書閱讀學習的精髓,從而保障自身語文閱讀學習能力的發展。
第二,分析故事的具體寫作內容,巧用思維導圖學會概括線索理清脈絡。借助思維導圖,將整本書閱讀脈絡十分清晰地展現出來,然后學生可以嘗試著自主制作思維導圖,結合自身對整本書閱讀的理解,將主旨和關鍵內容呈現出來。思維導圖制作,讓學生的閱讀思路更加清晰,活躍學習思維,由此提高整本書閱讀質量。
第三,教師設計形式新穎有趣的閱讀單助力學生深入閱讀。閱讀單是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重要指引,學生可以按照教師制定的學習計劃結合閱讀答案,逐一地完成任務。然后學生之間也可以根據閱讀答案進行交流,將自己整本書閱讀學習當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心得感受有效溝通和交流,最終以嶄新的視角更好地參與整本書閱讀學習。在教師與小伙伴的幫助之下,把握整本書閱讀學習的精髓,由此扎實地掌握其中的主旨內涵。
當然,瀏覽、略讀、跳讀、有目的地讀、快讀等閱讀方式也很重要。讓學生認真閱讀書籍的時候,也會在掌握不同學習方法的情況下,養成良好的整本書閱讀習慣。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共同探討,實行略讀和精讀相互結合的模式,學生也會扎實掌握其中存在的關鍵語句,更好地理解整本書閱讀學習內容。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學習探究,讓學生做好閱讀學習內容的探析,加強學生想象能力提升和閱讀能力提高的情況下,讓整本書閱讀教學充滿力量。
[1] 柳國偉.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N].語言文字報,2020-03-06(003).
R363.2+5,D045
A
1002-7661(2022)15-0144-03
本論文系2021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以“快樂讀書吧”為抓手,推進低中年級整本書閱讀的策略研究》立項批準號:ZJKTY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