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娥
(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福建 莆田 351254)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專業化技能的同時,更為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因此對音樂、體育等有關的素質類課程也更為重視,課程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為了進一步提升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有效性,不僅需要教師加強教材知識講解,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還要注重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使學生在豐厚文化的滋養下提升核心素養,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競爭。但因為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當前我國很多中職學校在開展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過程中,普遍較為忽視文化教學,單純為學生講解教材知識,引導學生空洞地對音樂歌曲進行欣賞,很容易導致學生陷入機械性學習狀態中。因此如何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成了很多教師所關心的問題,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問題。
傳統音樂文化指的是在中國發展長河中積累下來的具有深厚指導意義的文化內容,是根植于傳統文化土壤之中的,獨特的民族音樂,包括各民族的民間傳統音樂、地方性音樂等,與繪畫、書法、詩詞等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文化。傳統音樂文化是音樂中的精髓,不僅能夠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培養人們良好的審美能力,使人們學會感受美和體驗美,并被美所包圍。具體來看,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如下:
中職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未來要從事相關行業工作,并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如果學生一味地學習專業知識,而忽視音樂學習,那么學生就失去了感知美的能力,難以及時體會到世間的美,無法從音樂中獲取靈感和知識,最終會影響其長遠發展。而通過對學生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并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進來,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音樂文化的內涵,使學生對音樂欣賞產生樂趣,并學會運用傳統音樂文化去分析和理解歌曲,從而體會到其內在美,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隨著學生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將這種審美力遷移到其他事物中,例如在其他行業的學習中善于發現隱藏于知識中的樂趣,善于以超高的審美能力串聯知識點,為學生創造力的提升帶來有利作用,最終指引學生的高質量發展。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這些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國家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指引著國家的持續向前。但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高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接受信息的途徑更為豐富,能夠從互聯網中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這些信息中蘊含著國外文化,一些腐朽文化、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等充斥著國人,導致很多人民開始忽視國家優秀傳統文化,并被這些不良文化所影響,文化自信不斷降低,國家發展受到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亟待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使國人將這種扭曲的觀念改正過來,更好地順應國家的發展趨勢。在中職音樂欣賞課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音樂歌曲、欣賞歌曲的同時對音樂文化進行感知,體會傳統音樂文化的美,并將其轉變為自身的文化自信,未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與此同時,隨著中職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感知度的不斷提升,還可以將這種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人,使更多的國人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提升文化自信。
當前雖然我國很多中職學校都認識到了傳統音樂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并主動將這些文化融入音樂欣賞教學中,但是實踐中其融入依然面臨一些問題,總體融入的效果不夠理想,還有待進一步改革和調整。
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是豐富多樣的,其內涵深厚、韻味十足,要想將其融入音樂欣賞教學中,需要教師加強分析,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當前我國中職學校音樂教師在欣賞教學中,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往往是采用單一說教方式,也就是單純為學生指出某一種傳統音樂文化,使學生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對這種文化進行感受,缺乏情景的營造,也不能對具體的傳統音樂文化進行感知,這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對傳統音樂文化進行挖掘,難以深入到內理對傳統音樂文化內容進行學習。還有一些音樂教師在開展傳統音樂文化教學的過程中,喜歡采用“羅列式”方式,為學生羅列有關的傳統音樂文化,使學生自主對其進行感受,雖然這樣能夠提升音樂文化教學的范圍,但是學生往往難以區分到重點,在多重文化知識的作用下,容易產生疲勞感,最終導致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包含的內容較多,中職教師要想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有效融入這些內容,就需要對傳統音樂文化進行全面性學習,能夠自如進行運用。但當前很多中職音樂教師都存在傳統音樂文化掌握有限的問題,對很多傳統音樂文化只是簡單了解,無法深挖,在對學生講解這些文化內容的過程中較為吃力,這影響了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并且,因為教師們文化技能有限,在開展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也無法及時根據具體的歌曲、所運用到的樂器等對音樂文化進行細化分析,使音樂欣賞課教學受到了影響。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主導者,他們是否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無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不僅影響著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而且還會對學生的音樂文化學習產生影響,因此中職音樂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內涵,多學習音樂文化有關的知識。
傳統音樂文化融入中職音樂欣賞教學,離不開硬性約束,只有學校和教師構建科學的傳統音樂文化教學制度體系,從制度上規范這一教學內容,才能夠確保其得到落實。由于當前我國中職學校所安排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時間有限,且教師面臨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所以很多教師為了趕時間,會忽視對傳統音樂文化教學的滲透。而從學生層面來看,雖然教師們在欣賞課教學中滲透了傳統音樂文化,但是在考核的過程中不注重對學生的考核,也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能對這一內容提升重視度。很多學生為了提升考核成績,會將時間花費在顯性知識學習上,忽視文化、欣賞力等這些隱性知識技能的學習,導致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的效果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因為學校缺乏硬性約束,導致傳統音樂文化教學面臨著被落空的可能,如何對硬性制度進行構建顯得十分關鍵。
在過去中職音樂教師所青睞于運用的單一說教式、羅列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會導致傳統音樂文化教學受到局限,因此中職音樂教師要進行創新,多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傳統音樂文化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具體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
第一,體驗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指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參與學習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親自體驗音樂文化、感悟音樂知識,并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更為深入地感知傳統音樂文化,提升文化學習的深度。例如,在欣賞《十里風雪》片段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用慢速的旋律描述出被常年剝削而且貧困潦倒的楊白勞農民形象,以管弦樂作和聲襯托描述出躲賬低沉壓抑的情緒,使學生靜靜傾聽教師的演奏,主動對樂器進行探究,并深入思考故事情節。為了提升學生對歌曲欣賞的深度,加深對樂器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發放樂器,使學生自主進行體驗、試驗等,并配合為學生講解本首歌曲的文化內涵等,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詞曲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如此學生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當前和平年代的美好,會更愛惜生活,加強努力,爭取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第二,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增加聽覺和視覺的享受,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音樂中蘊含的思想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品質,還能夠以直觀的方式為學生宣傳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肩負著傳播和弘揚音樂文化的使命。中職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運用多媒體,比如在對上述《十里風雪》片段進行播放的過程中,就可以以多媒體附帶上場景,將歌曲的意境展現出來,配上畫面,使學生在聽歌曲、欣賞歌詞的過程中對具體的畫面進行觀看、體驗,這樣學生更能夠進入到那種意境中,深入到歌曲的內理去感受其內涵。并且還可以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對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知識進行體會,這要比單純地聽歌曲,更能夠取得理想的欣賞效果。
中職音樂教師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引導者和管理者,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傳統音樂文化,教師們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以超高的素養去感染和引導學生,真正使學生在傳統音樂文化學習上取得較高成效。第一,中職音樂教師自身要認識到傳統音樂文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這些內容,包括閱讀音樂文化有關的書籍、參與音樂文化有關的培訓等,以多種途徑提升音樂文化素養。第二,中職學校要多組織和開展以人文素養為主題的活動,包括音樂演唱會、演唱比賽活動等,以各種活動引起音樂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的思考,激發其參與人文素養學習的積極性,在持續的學習中積累更多音樂傳統文化知識。第三,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面對當前中職音樂教師傳統音樂文化素養不高的問題,學校要定期對音樂教師開展培訓,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音樂資深專家到校為教師們開展培訓,主要培訓內容為傳統音樂文化知識、音樂素養等,使音樂教師在接受系統培訓和學習的基礎上持續提升自身的音樂文化素養,更好地對學生開展傳統音樂文化教育。第四,學校還要構建激勵措施,定期對中職音樂教師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傳統文化教學的情況進行考核與評定,根據考核結果對教師們實施獎懲。例如,可以每周安排一次旁聽課,對音樂教師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并選擇出來傳統音樂文化滲透最為全面、有效的老師,并對其進行獎勵,在學校形成一種濃厚的傳統音樂文化學習氛圍。
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對其進行傳承是每一位中國人應盡的職責,也是音樂教師應當做的事情。為了促進中職音樂教師更好地傳承音樂傳統文化,學校要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對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如何融入傳統音樂文化、遵循何種規則等進行規定,使音樂教師有明確的制度依據,更好地開展音樂欣賞課教學活動。同時,也能夠對音樂教師形成一種鼓勵和引導,使之更規范地開展傳統音樂文化教學。例如,學校可以在全校范圍內構建傳統音樂文化教學的細化制度,包括傳統音樂資源挖掘制度、傳統音樂與音樂欣賞課教學融合制度、獎懲制度等。其中傳統音樂資源挖掘制度是對傳統音樂資源進行挖掘所提供的參考,包括組織教師開展研討活動、座談會等,利用多種途徑對傳統音樂資源進行搜集;傳統音樂與音樂欣賞課教學融合制度是從制度上對教師如何對兩者進行融合提供參考,如滲透式融合、啟發式融合等;獎懲制度是指對音樂教師實施獎懲的制度體系,如定期對音樂教師傳統音樂文化融合的效果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對音樂教師進行獎懲,使之不斷提升融合的決定和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融合態度。
此外,教師們也要對學生做好約束,例如在對學生考核音樂知識的過程中,適當加入傳統音樂文化有關的內容,使學生將學習的重心適當向傳統音樂文化學習上靠攏。還要鼓勵學生多利用課余時間自主探索傳統音樂文化,如利用互聯網技術對音樂樂器的發展歷史進行挖掘,對音樂文化進行透徹理解,或者加強與同學們的交流等。通過多種途徑的引導和鼓勵,幫助學生們建立起良好的傳統音樂文化學習信心。
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是一項系統的工作,不僅需要音樂教師加強努力,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還需要學生加強努力,多在音樂文化學習上投入精力和時間,善于運用多種途徑對傳統音樂文化進行學習。雖然當前我國很多中職學校音樂欣賞教學中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還存在問題,但是相信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教師和學生的不斷努力,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音樂欣賞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會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