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璇
(甘肅省慶陽市第一中學 745000)
新課改下,數學教師需立足于整體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并促使為學生自身綜合素養提升奠定夯實的基礎.基于此,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將新高考當做探究方向,依據數學課堂的多元化教學特征,引導學生全面、深入的學習相關數學知識,并引導學生對其學習經驗進行總結,以實現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視野與范圍的開闊,從而使數學課堂的評價客觀性與整體效果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增強.
想要使評價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數學教師在評價的時候,就不能只是通過對錯實施評價,還需明確指出對或者錯的具體原因,及錯誤改正的方法,以達到評價的價值,并實現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學生經過評價,能及時明白自身的進步以及不足.數學教師在接收到學生的錯誤答案時,不能著急打斷,需耐心的等學生回答完成,因為錯誤回答亦能反映出學生的具體思考狀況.
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自身可以獲得教師的關注與喜歡,學生更擅長從教師的表情、眼神、動作當中獲取到教師對其的喜歡與否的信息,并依據相關信息實現自我認識,從而產生積極或者消極反應.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的時候,需注重非語言性的評價開展,對其深刻含義進行了解,并通過非語言性評價的有效運用,表達出自己對于學生行為所呈現的態度,以此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數學教師需注意,非語言的評價是無法與語言性評價的結果與效果相比的,數學教師需注重自身語言素養與文化素養的提高,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條件,開展科學合理的評價.
數學教師自身的情感與情緒通常是影響課堂氣氛是否和諧的關鍵因素,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的評價時,通常缺乏情感,這就會影響到師生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因此,數學教師需注重和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加強師生彼此的和諧友好交流,并在課堂的教學中,適當增加鼓勵性、親切性的評價,以縮短師生心理距離的同時,促使學生獲取到心理滿足及相應的自我評價.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與贊揚,尤其是成長當中的學生.基于此,數學教師需充分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優缺點,甚至一個肯定的微笑,并給予學生相應的贊美.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增強,而且還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得到有效提高.
高中數學的教學評價主要目的并非要區分出學生的優劣,對于評價主體而言,其需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有關教育活動,并給予被評價對象充分的尊重,確保主體間能夠實現有效溝通與交流.在定性評價的開展中,數學教師需通過激勵的語言對真實狀況進行全面且客觀的概述,并通過被評價對象容易接受的方法,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通過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促使定性評價在高中數學評價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開展定量評價的時候,需對概念理解、思考深度、思想方法、建模能力等進行綜合考慮,并從多層次、全方位的角度促進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從而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后,實現全面發展.
高中數學的教學評價中,需對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師、學生進行綜合考慮,這通常會對課堂的教學效果造成直接影響.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評價中,需注重將實際作為出發點,對其中的主次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在評價活動當中,需充分考慮各方面反饋的意見,以確保評價的客觀公正.
合理且有效的教學評價是推動教學質量提升的法寶,高中階段學生具有爭強好勝、勇于探索的心理,結合學生這一學習動機,開展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可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同時讓教學活動有根據有目標.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評價實施管理工作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教師需要遵照學生個性化發展規律,客觀公正的實施評價指導工作,從而通過教學評價,讓課堂教學更大程度的發揮良好的教學作用.
評價方法多元化是推動素質教育與新課堂改革的動力,現代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不但要重視學生的成績,同時還要關心學生在課堂的需求及看法.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任務是巧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在高中階段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利用教學評價來檢驗教學參與性.教學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兩點:第一,通過問題探究評價教學質量,教師運用問題引導,讓學生的思維緊隨問題而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給予評價,這種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同時檢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第二,在同學之間形成相互評價機制,通過多元評價讓學生從中感受主動學習帶來的樂趣,帶給學生自我滿足感,從學生主動性出發,將這種熱情滲透到教學環節中,運用學生之間互評的教學評價模式,激發學生的課堂主動性.
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傳統化評價理念的轉變,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形成正確評價觀.評價理念的轉化,其不僅是單純的口述評價,而且還注重多元化的評價形式,通過積極語言以及書面形式,科學分析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況,找出學生出錯的原因,對學生自身的數學思維進行鍛煉,從而實現多元化課堂的教學評價.例如,對“雙曲線”開展教學時,數學教師需扭轉自身主宰課堂的不良思想,通過不同形式的組織,引導學生針對性驗證雙曲線具備的性質,并通過學生互評的形式,分析數學問題,以實現學習成果分享的同時,總結出相應的學習經驗,強化學生的互幫互助與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充分了解與掌握和雙曲線相關的解題法,并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同時,數學教師還需充分了解到教學評價屬于雙向活動,數學教師可從不同方面評價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學生也需對數學教師的教學內容、方式、效果等進行積極評價,并提出相應的參考和改進的方向,從而實現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教學效果.
新課改下,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也應是課堂主人,高效的教學需將教師對于學情的認真分析作為基礎,立足于教師視野、學生角度出發,講解相關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合理評定.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想要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就需對學情進行認真分析,且評價需充分滿足學生自身的年齡特征以及心理特征,禁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在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時,禁忌實施成人化評價,數學教師需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對其答案的質量實施分析與考量.評價標準上,數學問題的答案評價需注重學習積極性、學習過程、學習進步各個方面,不能通過數學成績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除此之外,在評價的時候,需注重表揚與鼓勵,只要是獨立思考且具有自身獨到見解的數學答案,都值得贊許與褒獎,禁忌漠視冷淡、嚴重批評.
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學評價通常有著重要作用,其都是將學生作為主體,對教師自身的教學狀況實施客觀評價.注重教學評價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就是把學生的思想當做基礎,以促進高中數學的教學評價有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數學教師需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有無認真思考數學教師的提問、學生能否經過課堂學習形成好的數學思維等進行評價,這通常是教學評價實現有效的關鍵.例如,對《圓錐曲線定義的運用》開展教學時,已知A(-2,0),B(2,0),且動點M符合|MA|+|MB|=2.在該條件下,M形成的軌跡是什么?A橢圓;B雙曲線;C線段;D不存在.通過對問題實施分析與解答,學生對圓錐曲線的相關概念就有了相應的認識與了解,并選擇出正確答案.經過該方法開展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找出其他答案的成立條件,而且還能充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高中數學的課堂評價通常對相關教學任務的達成及教學活動開展進行合理引導,并對教學信息實施及時反饋,這通常對教學過程的調控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新課改下,數學教師需通過合理的課堂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例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開展教學時,數學教師可在黑板上寫出例題,如運用計算器,求取方程x2-2x-1=0的近似解,結果精確至0.1.然后讓兩個學生將解題過程寫到黑板上.
學生1的解題過程為:先畫出f(x)=x2-2x-1的圖像,由于f(2)=-1<0,f(3)=2>0,因此,在區間(2,3)內,x2-2x-1=0存有一個解,將其記作x1,選取2與3的平均數值2.5,由于f(2.5)=0.25>0,因此,2 學生2的解題過程為:依據x2-2x-1=0,可得f(2)=-1<0,f(3)=-2<0,此時,該方程無解. 這個時候,教師提出問題:請問哪個學生的解答過程是正確的?學生都回答是學生1,此時,教師需對學生1的解答正確進行表揚,板書的答案已經與標準答案十分接近,而學生2通過觀看學生1的板書答案,就能充分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而學生2在該過程中則一直低著頭不說話.由該案例可知,教師一直都位于主導地位,這就會影響到學生在課堂評價當中的地位,再加上通過判斷提問的方法,對答案對錯進行直接評價,這就會影響到學生的獨立思考.同時,教師對學生2 的評價缺乏科學性與情感性,對其自信心與自尊心造成嚴重傷害,其屬于教師通過非語言性的評價對學生造成了刺激.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有效性評價通常是極其重要的,想要確保教學評價的價值與作用,就需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并對評價內容實施不斷優化與完善,從而確保高中數學教學評價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