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安
(長沙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長沙 410008)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它的主要形式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政理論知識、價值觀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門課程中去,以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行為思想產生影響,培養新時代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課程思政的本質是立德樹人;課程思政的理念是協同育人;課程思政的結構是立體多元;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是顯隱結合;課程思政的思維是科學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海市政府歷經幾輪教學課程改革和試點后,于2014年逐步形成的《課程思政》理念。2017年7月教育部召開的上海調研片區暨高校《課程思政》現場推進會,正式把《課程思政》作為新的政治教育改革思路。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各類專業課程雖然在知識層面上有差別,但是在培養目標和育人準則上是有高度一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結合具體專業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才能真正實現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所以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能同向同行,構建起學校、課堂、課程三位一體的思政格局,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教育內涵和育人功能,注重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在知識轉播中強調價值引領。
書法作為美術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技能水平以適應崗位需求,并不斷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品德修養以及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提升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在教育專業下針對師范生培養的書法課程,具備良好且規范的書寫能力是師范生的必備專業技能,包括硬筆書法、粉筆書法和軟筆書法等“三筆字”的主要教學內容,能滿足崗位需求;在美術專業背景下針對美術專業生培養的書法課程,具備一定的書法史知識,有一定的書寫能力和欣賞不同書體的能力,有一定的作品意識能通過章法布局完成書法作品;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的意識。
學校層面的頂層設計,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書法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從校院系等多方面制定相關的方針政策,給予書法教學的重要地位,確保書法課程能扎實有效地開展;其次要加強書法人才隊伍的建設,整合學校資源引進優秀人才,組建教學團隊教師隊伍老中青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建立相應的教師評價和考核晉升機制,鼓勵書法教師隊伍的教學科研積極性;然后要完善書法實訓室的建設,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突出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特點,并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要積極開展教學研究,進行教學質量的自我診斷,舉辦教學比武賽課活動,利用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評價反饋,探索符合學生學情的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升學生書法學習的自我認同感。以書法課程建設,來帶動美術教育學科專業建設,進而打造學校辦學品牌。
首先要明確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課程設置上“三筆字”的學習分三學期,以硬筆書法為首再是粉筆書法最后是軟筆書法,分層次分科目有針對性的學習提高,教學環節中以理解并掌握各類書體的“筆法”為核心教學內容,并能有一定的教學板書設計和作品意識;其次,要創新教學方法,從臨摹入手,學習名家的書寫并以創作作品為最終的落腳點,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書法競賽,以賽帶練,提升學生書法學習的積極性;再次通過積極策劃校內書法展覽等形式豐富校園書法活動,營造出校園良好的書法學習氛圍;還需要豐富書法課程的考評形式,從能力的角度全方位的評價和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是祖先智慧和情感的創造,凝結了中華文化的歷史精髓,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秦篆漢隸唐楷等文字的形體演變都有著時代的烙印和不同時期的美感追求。我們學習書法是感知歷史文化的過程和時代氣度,欣賞漢字筆畫變化所帶來的獨特美感,這是我們進入傳統文化承續民族之魂的一扇門;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我們學習書法還是在臨寫字帖中感受漢字點畫撇捺所構成的獨特韻律和意境,學寫漢字感受力含其中,字正腔圓,結構嚴謹秩序感和力量感;我們學習書法從賞到習,進而要升華到美好品格的追求,我們常說“字如其人”,我們要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文字所蘊含的美的品格,重視人格的修養和價值的追求。
首先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助力書法人才的培養,書法課程的育人目標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化認同和價值引領上保持一致。要進一步完善課程標準,優化教學目標,增加思政課標,在課程中把握思政大目標,在分課時分項目中體現思政教育,在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的基礎之上,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全面提升書法課程的育人實效。書法學習臨摹創作相結合,共性和個性同發展,共性于對美的追求和人格的修養,個性于因材施教,把握學生的學習成長規律,突出個人的風貌和審美追求,在教學過程中兼顧思想性和科學性,增強育人的針對性和親和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獲得感。
書法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審美、價值觀的育人資源,這是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我們在教學時要整合育人資源,并能進行加工和拓展,使其更好地貼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還需要與時俱進,積極的探索和挖掘深度的育人資源,擴展教學的緯度,最終能凝結成豐富生動的教學范例,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實效。第一,在書法理論課程中,思政育人資源包括提升人文素養,重視人格的修養和對美好品格的追求,弘揚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厚植愛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第二,在書法實踐課程中的思政育人目標包括,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磨煉意志品質,遵守規范秩序,提升綜合素質,精益求精追求工匠精神,學會欣賞美和追求美;第三,在書法創作課程中的思政育人目標包括,鼓勵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博采眾長展現個性,突出個人風貌等。
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講究“溶鹽于水”的契合,把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的兩張皮的巧妙融合,在教學中體現思政育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在這個基礎上就要做到顯性和隱性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立體多元的設計好每一堂書法專業課內容。例如在書法實踐課中,講授書法筆畫線條這一知識點,顯性的思政元素是“橫平豎直”,點畫具有結實“骨架”結構和飽滿的“血肉”,起筆收筆提捺點按的動勢,把握筆畫線條的稟賦、精神和情感,還應該從中國傳統哲學觀念和文藝思想中體悟書法線條的外延和內涵;隱形的思政育人元素則可以提煉為“字如其人”,筆畫線條所凝結著書者的修養,精神與情感,富有力量感、節奏感、韻律感和生命感,我們在學習時需要投入時間,情感,用心去感悟體會,最終所呈現出來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就的,是在常年累月的堅持下,蘊含著個人修養和品格,體現個人審美追求的獨具特色個性鮮明的書法作品。
書法課程建設是任重而道遠的,課程建設也是我們專任教師力所能及伸手就能夠到的領域,我們要多積累多思考,促成書法課程的建設,為申報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精品課程做準備,從課程出發促進學科專業的發展,形成強有力的教學團隊,提升學科競爭力,從而打造學校的辦學品牌,促進學校的發展。這也是從根本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教學保障,全方位的落實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