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宏亮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299
目前,各個高校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使專業課與思政課實現同向同行,達到協同育人的要求,是每門專業課應當思考的問題[1]。
本文以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為例,探討機電類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方式與途徑,以期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電氣控制系統設計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是校企合作開發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做”一體化項目化課程。本課程主要講解以PLC 為主要控制方式的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最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激發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認同感,樹立為中華民族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以及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與人交往、溝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態度和能力;養成理論聯系實踐、知識用于技術創新的學習風氣及安全規范的操作習慣等,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受長期的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任課教師更注重專業知識的講解和專業技能的傳授,忽略了課程育人功能的實現。由于知識結構的限制,任課教師雖然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但思政專業的相關知識儲備有限,導致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能力不足;大多數情況下,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已經在實施課程思政,但是缺少設計,只是將思政元素生硬地穿插在專業知識的講授中。針對以上情況,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積極與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合作,邀請思政專業教師對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想政治理論專項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政知識儲備;同時通過“校外+校內”“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開展課程思政政策解讀和教學能力培訓,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使教師意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激發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內生動力,提高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能力[2]。
依據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內容,按照“項目—任務—知識點”的結構,一對一、一對多挖掘思政元素,設置思政教學目標。專業課教師攜手思政課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集體備課,共同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行業發展、職業素養融入課程內容,由思政課教師把握課程思政的準確性和先進性,由行業企業專家選取企業典型生產案例,使其貼近企業生產實際,由專業課教師實施整個教學過程。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從行業發展、“7S”管理制度、1+X 證書制度三個方面優化課程內容,挖掘思政元素[3]。
第一,結合行業發展。PLC 的應用范圍主要針對工業領域,因此,PLC 技術的發展水平是工業技術發展的重要體現。以PLC 技術的發展歷程為縮影,介紹我國及全球工控領域的發展現狀,以此來凸顯我國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對國家的認同感,同時也要看清差距,激發學生對國家、對民族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課程內容中融入我國工控行業領軍人物的成功事跡,以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導入課程,引導學生向優秀的技能工人學習,以匠心筑夢,砥礪前行。
第二,結合“7S”管理[4]。電氣控制系統設計是理實一體化課程,實訓課程占總課時的50%左右,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主要手段。“7S”管理是企業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將“7S”管理制度引入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的實訓教學和日常管理中,落實到各個細節,循序漸進,使學生進入實訓區即進入企業工作環境,提前了解企業管理制度,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工作習慣。
從整理和整頓入手,結合清掃和清潔要求,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要負責實訓區的衛生及桌椅設備的擺放,保證實訓區的環境和秩序。每次實訓課結束后要求學生收拾好自己的實訓工位,將實訓用到的工具及設備放回原處。
安全意識是重要的職業素養之一。電氣專業和機電專業的學生每天和電打交道,尤其要注意用電安全問題。這里的用電安全不僅包括自身的安全,也包括設備的用電安全。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開學第一課主要講解用電安全問題,介紹常見的觸電事件、用電安全事故,在課程初始,以真實案例警示學生注意安全用電,以免造成人身、財產及設備損失。本門課程常見的用電安全問題主要有兩種:觸電和因接線不當導致設備燒損。因此要求學生在實訓課程期間穿絕緣鞋,在線路安裝過程中佩戴絕緣手套,保證人身安全;在線路安裝完成后,要進行安全檢查,以防因接線問題造成設備損壞。在每次課后,要求每組學生對所在的實訓臺斷電并安排專人檢查實訓區電源是否關閉。安全無小事,每個學生都應牢記安全用電及安全生產常識,并轉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樹立安全意識。
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實訓任務中線路安裝部分需要用到大量的導線,從線路安裝的用線量入手,幫助學生樹立節約意識。規定每個任務的用線量,并在實訓任務開始前,下發一定長度的導線,鼓勵學生在保證實訓任務完成的情況下,用上一任務結束后回收的廢舊導線。實訓任務結束后,檢查用線情況,對于用線少的小組在任務評價中適當加分,對于用線量超標的予以減分處理。同時組織學生修理實訓過程中產生的損壞器件,減少器件報廢。從各個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
第三,結合1+X 證書制度[5]。1+X 證書制度是職業教育特征的重要體現,是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主渠道。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將課程思政與1+X 證書制度相結合,將思政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課程思政的內涵中包含了對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也就是說,通過1+X證書制度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也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體現。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積極對接可編程控制器證書,以X 證書考核內容為導向,將X 證書考核內容融入課程教學,將“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落到實處,同時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課程的吸引力,最終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采取項目化教學,并積極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學生采用“集中+自學”的方式進行課程學習。整個項目實施過程由發布任務、方案設計、程序設計、線路安裝、系統調試、總結匯報和考核評價七部分構成。在線上教學階段,教師通過教學資源平臺發布工作任務,學生自主完成線上課程資源的學習任務和作業,部分內容需要學生自己查找資料,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查找資料的能力。在線下教學階段,學生分組完成實訓任務,并且每個組的成員通過抽簽的方式進行隨意分配,打破以往都是相互熟悉的同學自動結組的現象,通過這種方式,讓相互之間不熟悉的同學組成小組,共同合作完成任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方案設計過程中,注重學生環保意識、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感和知識產權意識的培養。所設計的方案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到節約成本、避免設備及導線的浪費。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直接關系到設備運行及工業生產的安全,在方案設計及程序設計時,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充分考慮到安全生產的需要;對于抄襲現象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其在本次任務中的平時成績,培養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并且對于能夠用多種方法進行編程完成一項工作任務的學生,予以格外加分獎勵,以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在線路安裝過程中,嚴格按照電工操作規程和電氣線路安裝規范要求學生,逐步培養學生的安全操作意識和職業習慣。在實訓任務結束之后,各組學生對自己的設計思路、遇到的問題和最終調試情況等進行匯報,學生通過此過程重新梳理知識點,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各組之間互相交流,拓寬思路,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提高表達能力。具有針對性的考核是提高和檢測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師和學生從設計方案的合理性、線路安裝的規范性、系統運行的準確性等多個維度開展互評與自評;同時電氣控制系統設計課程將細化之后的課程思政目標融入課程的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中,并根據思政目標的不同進行定量和定性考核,提高過程性考核在最終考核中所占的比重。通過多維度、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對日常知識積累和職業素養養成的重視程度[6]。
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從課程定位入手,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從教學團隊建設、思政元素挖掘、教學實施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對課程思政在理實一體化項目化課程中的實施進行討論。教學團隊全面提高對于課程思政的理解和認識,強化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教學能力和課程思政實施能力;以行業發展、“7S”管理制度、“1+X”證書制度政策為導向,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項目化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