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藝海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福建 漳州 363202)
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維持日常教學科研有序開展的基本保障,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制約了高校管理質量的高低[1]。行政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又是影響行政管理效率的關鍵因素。民辦高職院校中,行政管理人員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如何與學校長期規劃相結合,實現雙贏局面。目前,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在校生規模已達萬人,學校將進一步提升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為學校教學和科研服務,提出挑戰。行政管理隊伍的不穩定,人才流失,專業能力不足,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民辦高職院校需要正面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民辦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構成主要有,一部分由公辦院校退休的教授或行政主管,一部分由學校自己培養的人才,一部分同行或企業外聘人才。公辦返聘的老師具有豐富的行政管理經驗,但因年齡和體力方面的因素,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是起到把方向引資源的作用,具體行政管理事務實施主要由年輕的管理干部承擔。作為主力軍的年輕干部,平日里忙于應付各類事務性的工作,開各類會議,很難有機會參加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對高等教育管理的認識不夠深入,未建立全面系統化思維,管理水平不夠高。隨著辦公自動化的提升,行政管理人員對各類軟件和OA平臺操作不熟練,面對復雜龐雜的數據,處理效率低。作為各級單位的行政秘書工作,辦文是各類行政管理人員日常工作事務之一,辦文的水平決定了學校運營效率的水平。在實際工作中,民辦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未系統學習行政辦公知識,在基本行文中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不免貽笑大方。特別是作為學校信息樞紐的黨政辦公室,秘書工作的重要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何當好校領導的參謀助手,提高文件簽發流轉速度,提高各級部門的工作效率?取決于黨政辦公室的行政管理人員的辦事能力和水平。
民辦高職院校中行政管理人員因其工作性質決定,主要從事一些事務性工作,例如各類接待、訂房、訂餐、派車、導覽參觀、準備茶水、組織會議、上報材料、行文發文等。屬于輔助性工作,在年終總結工作,很難形成自己的成績,往往是在為他人作嫁衣,不容易在工作中收獲成就感和認同感。例如,在職業技能競賽中,作為接待組的行政管理人員,忙前忙后,貫穿整個競賽活動的始終,獲得主辦方和評委的肯定,為學校贏得無形的榮譽,卻未得到任何精神或物質獎勵。而專任教師帶隊獲得獎,為學校爭取可見榮譽,學校專門舉行各種表彰。在領導眼中,行政管理者經常扮演一份打雜者的角色,崗位可替換性強,自身職業能力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沉淀和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成績無法量化,更多時候像空氣一樣,領導熟視無睹,但又不可或缺。行政管理崗位往往成為走向專任教師的跳板,創造寬松,有尊嚴的行政管理工作氛圍,提高職業歸屬感和社會認同感,避免人才流失[2]。
在民辦高職院校中,為了解決用人成本,實現人力資源最大化,一人身兼數職[3]。一位中層管理干部擔任教務處副處長,兼任科研處副處長、教學與管理質量辦公室主任、鄉村振興研究院辦公室主任。每天忙于各類行政事務會議和各類材料上報整理工作,自身專業能力建立停滯不前,同時面臨教學,家庭,小孩教育等實現壓力。民辦高職院校中,干得多不一定是收入多,存在有些崗位人員很空閑,有些崗位人員忙得四腳朝天。關鍵是,年終評優評先不看工作業績,看跟上級主管的關系,容易打擊默默無聞,勤勤懇懇的老黃牛一般的管理人員,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工作績效評價體系。日常工作中,部門職責不明確,各部門之間不能有效協同。例如某個項目由某部門牽頭負責實施,往往變成大部分工作由牽頭部門獨立完成,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力度往往不足,導致牽頭部門主管工作壓力巨大,存在誰都不愿意當牽頭部門的現象。
行政管理工作與教學或科研工作不同,專任教師通過教學相長,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通過做科研項目,獲得上級和社會的肯定,容易出成績,取得事業滿足感。行政管理工作有其自然規律,一學年下來,每個時間段的工作內容相對固定,大量繁雜的事務工作,占據行政管理者的時間,很難抽出時間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和各類培訓,提升自己的能力價值。而行政管理人員的培訓,校級領導往往重視度不夠,基本未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從業能力進行系統培訓,導致有些崗位人員,工作幾年后,還是原地踏步,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民辦高職院校缺乏一套完整的針對行政管理人員職務晉升的通道,特別是跟個人利益有關的薪酬體系。在實際中,行政管理人員經常免費義務加班,無任何補貼,而專任教師參加學校組織活動的授課,都能夠獲得課酬,公平天平傾向教師一方。學校出現行政管理人員工作幾年后往往申請走專任教師系列的現象。
作為一名行政管理人員,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認真認真地干好每一件小事,人在事上磨,才能在工作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平時,要善于從日常工作中總結規律性的業務,通過歸納整理,分門別類,提高工作效率。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內功,通過各類學歷提升,提高自身的文化內涵,重視自己職業生涯規劃,堅持兩條腿走路,可以通過兼課,提高對教學規律的認識,同時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內涵。根據不同時間節點,設定自己職業目標。學校應重視行政管理人員的能力提升,建立健全培訓制度和激勵機制[4],系統化地培訓職員,使之的能力與相應的崗位相匹配。
校級領導應重視行政管理人員的內心感受,增加對本崗位的工作的認同感,肯定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針對管理人員的能力提升,制定政策,提供經費保障。行政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能夠獲得社會,領導,師生的認可和肯定,在精神和物質方面都能夠得到正面激勵,真正把心留下,用待遇、感情、事業多維度留住行政管理人員的心。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勵機制和薪酬評價體系,讓創業干事的人才留得住,讓踏實肯干的優秀管理人員不吃啞巴虧。學校實現行政管理人員在重復單調的行政管理崗位上面,特別能奮斗,特別能奉獻,把平凡的小事做成不平凡的大事,不斷獲得職業成就感,減低職業倦怠感。
行政管理人員由于經常性義務加班,勞動強度大,加上工資收入低,面對工作和家庭生活壓力,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壓力。學校領導應及時關注了解行政管理人員思想動態,適時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5],通過工作認同,精神的獎勵,讓其獲得工作成就感,釋放心中壓力。學校應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行政管理人員的職務晉升通道,同時構建合理的加薪機制,讓每一個崗位的執政管理人員都有目標,并為實現自己的小目標與學校大目標緊緊捆綁在一起。學校應重視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培訓,學歷提升,資金政策支持,讓其在工作幾年之后,成為一名業務精湛,能力超群的多面手,不會擔心面臨失業的危險,可以輕松切換跑道,打開職業生涯通路。
民辦高職院校在新職教改革大背景下,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學校在校生規模持續擴大,教學資源有限,學校應控制規模數量,重視內涵發展。行政管理人員作為學校運營承上啟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重視行政管理團隊的打造,破除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提高行政管理辦事效率,為民辦院校辦學水平再上一個臺階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