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亞
(安徽醫科大學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安徽 合肥 230032)
服務器是什么呢?服務器(server)又叫伺服器,是一種管理計算資源的計算機,具有高速的CPU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I/O外部數據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擴展性,比普通計算機運行更快、負載更高、價格更貴。服務器在網絡中為其他客戶機(如PC機、智能手機、ATM等終端甚至是火車系統等大型設備)提供計算或者應用服務。作為網絡的節點,存儲、處理網絡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絡的靈魂。雖然服務器的內部結構十分復雜,但它有著與普通計算機差不多的內部結構,如:CPU、芯片組、內存、磁盤系統等。具有可擴展、易使用、可用、易管理的特性。外形有機架式、刀片式、塔式、機柜式等。
從不同角度可以對服務器進行不同的分類[1]。根據服務器采用的處理器體系結構不同可分為IA架構服務器和RISC架構服務器。RISC采用的是精簡指令集的CPU處理器,IA采用的是開放體系結構的CPU處理器。根據服務器應用環境的規模不同可分成工作組服務器、部門服務器和企業服務器。根據服務器的功能不同可分為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和應用程序服務器。
服務器是否正常穩定安全運行會影響內網的 OA以及一些辦公系統的運行,從而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稍有閃失會使整個網絡陷入癱瘓,也會影響一個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因此,保證服務器正常穩定安全的運行十分必要且至關重要。
服務器出現的很多安全事件,大多數都是部分計算機用戶缺乏基本服務器安全防范意識導致的。訪問速度再快,防御再強的服務器,用戶都需要具備防范意識。有些安全防護方面的知識也要多進行了解。計算機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缺少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最終導致服務器出現一系列運行故障。
第一,態度上要認真,思想上要重視。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第二,建章立制。利用規章制度等文字性的材料規范、約束各種針對計算機網絡的行為。以防用戶的不當操作引發服務器異常。
第三,合理的密碼管理。這是服務器防御能力的最關鍵組成部分,應當形成一套管理和更換密碼的長效機制。服務器密碼應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更換。選用的密碼要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復雜性,要有限定密碼強度的策略。如:必須是由數字、符號、大小寫字母組成的14位以上的密碼。
第四,經常檢查服務器端口,關閉不使用的端口和服務,并做好記錄。
機房環境對服務器的正常運轉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服務器維護和保養的首要環節就是做好機房環境建設。機房建設包括機房裝修、配電系統、散熱系統、機柜系統、消防系統、綜合布線、環境監控。
第一,機房要有足夠容納服務器及其他配套設備的空間,要做好防靜電、防火、防盜、防雷措施。尤其是機房的隔斷,地板要做好防靜電處理,墻面和電纜要做好防火處理,要有自動報警和滅火系統,溫度和濕度也要做好監控。
第二,要設計一套完備的電力控制系統[2]。穩定的電力保障是服務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但又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關鍵。在建設機房之初,就應當為機房設計和配置一套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系統,保障服務器的電力供應,如:UPS供電。而且這套系統要有在不可預知的停電、雷電等情況下,處置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第三,機房布局和管理工作是關鍵。它們會直接影響到工作效率、通信效率以及安全等方面。機房要根據安全性、使用便利性、可維護性去布局。管理要精細化,如:細化監控顆粒度、提倡科學的運維管理模式、重視機房制冷和氣流組織優化、重點防控電氣火災、積極引入先進技術與設備、防止發生系統性故障等。各方面數據積累得越多,就越有利于總結規律和發現問題,也越有利于及時準確地對相關內容進行調整以到達最優效果。
服務器的硬件維護包括存儲設備的擴充、設備的卸載、更換和除塵等。
第一,測試其容量。存儲容量一定要在能滿足任務需求的同時留有一定的冗余。當服務器安裝的應用程序越來越多,網絡資源豐富多彩,網絡應用趨向多元化時,服務器就需要更多的內存和硬盤容量來儲存這些資源,以適應不斷發展的需要。所以,內存和硬盤的擴充是很常見的。增加內存前需要確認與服務器原有內存的兼容性,選擇與原內存同廠商、同型號的內存條為宜,以防買來了設備卻無法使用。
第二,卸載和更換服務器設備時,必須在完全斷電、服務器接地良好的情況下進行[2],即便是更換最簡單的部件,即使是支持熱插拔的設備,這些環節也不能省略。以防止靜電對設備造成損壞。對于一些不熟悉的部件,要反復仔細閱讀說明書和參照文件,切忌強行拆卸。
第三,要定期對服務器進行除塵處理。灰塵對硬件的工作有著很強的影響,特別是服務器這種高溫高速運行的設備,灰塵堆積會引起絕緣性降低和接觸不良,大量的積塵會干擾服務器的散熱,而熱量不能及時排出機箱內部,容易造成服務器的不穩定,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電路短路,這些對設備造成的傷害往往是致命的。除塵工作要科學有序地進行,不能想當然,也不能蠻干。尤其要注意電源除塵,在除塵過程中特別注意對電源系統的保護。
軟件是服務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器的穩定高效運行離不開相應的軟件。我們要定期對服務器的軟件系統進行巡檢。
第一,及時更新軟件版本。操作系統是服務器運行的軟件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常打開事件查看器,在各類日志中查看是否存在異常現象。同時,經常關注自身網站所用系統的安全性,及時發現漏洞,及時安裝官方最新版補丁程序。及時更新應用軟件的安全補丁,尤其是防火墻軟件和殺毒軟件,要經常對其進行升級,最好配置成每天自動下載最新的病毒數據庫文件,并定期查殺病毒。
第二,數據庫經過長期的運行,存儲了大量重要的數據。這些數據庫如果丟失,損失是巨大的,因此投入精力確保數據庫良性維護,并根據需求進行更新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調整數據庫性能,使之進入最優化狀態。定期備份數據庫,以防萬一。
第三,隨著服務器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系統也容易混亂,此時可能需要重新設定各個服務的參數,使之正常運行。
經過頻繁使用,服務器可能存放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所以需要加以備份,以便服務器出現故障時使用。雙機熱備是把兩臺服務器通過網絡連接,隨時監測彼此的操作系統、數據庫和網絡狀況,互為備份,共同完成網絡服務(Active/Active模式,適用于訪問量不大的情況),或一臺運行,另一臺待機備用(Active/standby模式,適用于訪問量大的情況),一旦發現其中一臺服務器異常,另一臺服務器能通過軟件診測(一般是通過心跳診斷)迅速接管異常服務器的工作,不出現數據丟失[3],把損失減小到零。
定期觀察服務器的磁盤空間、內存和處理器等的使用情況。如果磁盤所用空間占比過高,就要及時追加存儲;如果CPU和內存使用率經常接近100%,則表明服務器負擔過重,需要通過升級或添加其他服務器來減輕硬件負擔;如果服務器產生的系統文件過多,可以卸載一些自啟動程序和不用的程序組件,釋放盡可能多的服務器空間,減少讀取時間,提升服務器的響應速度,優化內存。
服務器的日常安全檢測指檢查服務器啟動項、服務器狀態、服務器端口、系統服務應用是否正常工作。啟動項重點查看系統目錄和重要的應用程序權限是否有改動;服務器狀態主要查看服務器進程管理器里CPU的具體使用情況及任務進程是否有異常;查看是否有未使用的服務器端口,要及時關閉,以防黑客從端口入侵;系統服務應用主要看已啟動的服務是否有異常。另外,定期檢查相關日志,安全策略及系統文件。
服務器的正常運行對整個網絡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把安全意識、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安全維護思想切實貫穿到服務器運維的方方面面,才能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保障服務器更加高效、更加平安可靠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