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懷軍 薛鳳梅
(甘肅省禮縣第二中學 742201)
薛鳳梅(1977.3-),女,甘肅省禮縣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農村高中學生由于受農村特定環境的影響,在對數學知識的接受方面,較之城市中學學生有著一定的困難.但是其優勢在于農村具有豐富的數學教學資源,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情境與素材來源.教師要充分發揮數學學科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優勢,重視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社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研究農村高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之數據分析能力培養,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及綜合素質的需要,是時代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呼喚.根據農村高中學生接受能力不高的特點,對其進行數據分析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農村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有的教師認為利用講解灌輸教學模式比較穩妥,認為傳統教學模式具有可控性,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時間都可以由教師精準控制,教師一味進行知識講解,然后讓學生做相應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機械單一,循環往復,使數學課堂缺乏生機活力,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口頭說教為主,進行抽象化理論的灌輸,由于農村學生大多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抽象的理論很難加深其學習體驗.并且教師注重于解題過程的展示,在教學中不注重通過具體教學過程,提煉蘊含于題目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致使學生面臨具體問題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得不到教師的及時反饋,學生的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揮.同時,新課標精神得不到有效落實.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學習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任務驅動、實踐探究等教學模式,而目前教師錯誤的認為,只要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能夠解決相關題目,在考試中能夠取得理想成績就算達成教學目標了,因而在應試觀念的支配下,學生機械的進行題目的運算,不能與同伴及教師進行互動交流與探究,其數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分析農村高中學生的學情,掌握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規律.只有教師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學情,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材施教,才能使數學教學貼近數學教學的實際,使數學教學更具針對性.如教學準備環節是保障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但是教師在備課環節,只注重備教材,對教材的知識點進行梳理與整合.但是教師在教學時,忽視了備學情,沒有根據農村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分析,沒有對農村環境下的數學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挖掘與整合,并且根據農村學生認知情況對教師內容進行整合與優選,對教學目標進行確立,使教學過程更符合農村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也忽視了根據農村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沒有注重以互動合作、自主探究、任務驅動、目標學習等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在學生遇到學習重點與難點時,不能很好地利用學生身處農村環境的特點,運用農村數學案例提高數學教學的形象性與生動性,一味的抽象理論的說教,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困難,并且教師灌輸式教學需要趕教學進度,對于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不能及時引導與反饋,影響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并且,教師在教學中脫離學生的農村生活,在教學素材的選擇,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都與農村生活出聯系不大,影響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鞏固掌握.
反思是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優秀品質.因為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與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農村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常常重視解題的速度,而忽視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是按考試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解題訓練,規定相應時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沒有反思的時間.在日常數學作業中,由于沒有養成反思習慣,在作業下發之后,學生只注重查找錯在哪里,而對于自身解決過程中的失誤原因不進行反思,更不能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正,因而同樣的錯誤會多次發生.尤其是課堂學習結束以后,學生沒有養成對自身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的習慣,如課堂不注重記學習筆記,因而對于學習過的內容不能做到全程回顧,不能抓住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反思,導致知識內化與鞏固效率不理想.
農村高中學生具有較高的數學思維能力,但是數學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的理論說教,就很難實現知識的鞏固與內化,也不會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農村環境中所有的豐富的教學資源,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農村環境,找出農村環境下的數學數量關系,引導學生從直觀到抽象,從現實到理論,從而找出數學知識邏輯關系,有效完成知識建構.同時,在數學實踐中,要注重讓學生帶著數學研究專題進行觀察探究,避免數學實踐的盲目性,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課前準備是保障課堂教學順利推進而提高學習實效性的重要環節.但是部分教師在備課時僅注重對課堂傳授知識的整合與梳理,對于學生認知水平及能力關注不多.在課堂練習題及例題中,也不注重選擇具有實際意義的題目.所以課前準備環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對學生統計認知水平的了解.在課前,教師要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做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過統計部分的內容,教學中要更好地促進學生由的已知過渡到新知.由于學生在初中對統計知識有了初步了解,進入高中階段,要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系統的學習,所以課前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情況是十分必要的.盡管統計部分內容對于難度的要求也比較低,初中也學習過相關內容,但是教師應該看到,對于部分高中學生而言,理解統計部分的基本知識與思想仍然是有難度的.所以,教師要精確定位學生的認知基礎,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因為對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了解,可以更好地有利于分層教學,使不同的學生在教學時都有所收獲.在課堂教學中要設計不同層次的思考題,讓有優秀生有探索的余地.二是要選擇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問題.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存在著豐富的統計知識的實例,教師設計的練習題與例題要具體細致,富有農村生活特點.統計部分的教學要重知識的應用,要富有趣味性,吸引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體驗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價值,選擇與學生實際相聯系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學習對統計內容重要性的認識,讓學生在分析過程中能夠考慮相關分析方法的優越性與局限性.與學生農村生活相聯系,就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的認知,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農村高中學生數學基礎較弱,農村環境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學生視野的開闊.因而,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緊緊圍繞農村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數學核心素養這個中心,設計教學環節.數據分析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掌握數學分析的基礎知識與方法,當然也離不開強化訓練.高中數學新課標也對統計教學的每個環節提出了詳盡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數據分析的方法,理解統計思想,讓學生通過數據的分析過程,培養學生學會總結與反思的習慣.
統計教學多是用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而實際問題也具有數據龐大并且造成計算及描述困難的問題,所以可以適當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展示數據材料,促進學生理解與把握.多媒體應用便捷,并且可以更全面與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這為學生更深入的掌握數據分析方法提供了優勢手段.四是要注重學生反思習慣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反思環節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師講解示范以后,教師要注重運用一些實例讓學生進行練習,并且要注重反思環節的設計,而目前教師忽略了這一環節,有的教師沒有注重引導學生反思,或者反思的頻率不高.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反思環節對于學生鞏固與內化知識的重要作用,要讓學生形成反思習慣,不斷完善與優化自身學習方法與過程.
課后反饋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的重要作用是幫助學生鞏固與內化所學知識,其具體方法有檢查學生作業及課后小測等方式,這樣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數據分析內容作業的興趣,改變學生數學作業不積極的狀態,讓學生認識到反饋環節的重要作用,提升作業質量.作業書面交流的形式,未免欠細致與周到.因而,教師要對于學生作業檢查反饋更加細致,采取不同的渠道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可以通過面批交流的方式來了解,在交流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水平了解.
總之,教師要結合農村高中學生的學習實際,以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為中心,促進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提高,并且要挖掘農村中的生活數據教學資源,讓學生理解蘊含于數據分析中的數學思想,提高數據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