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鵬 貝翠琳 高小濤 劉艷麗
(1.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 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醫學院 河北·承德 067000)
醫院的技術水平、先進程度以及診斷治療能力,可以通過醫院的醫療設備的現代化程度及使用情況來反映。醫療設備已經是醫療工作者進行診療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醫療設備安全可靠運行與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直接的關系,并且影響到醫院的經濟收益及社會效益,為此確保醫院在用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是醫院面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工作[1]。隨著科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院的醫療設備品種多,精密度及復雜度不斷升高,也使得醫療設備的維護維修難度不斷增加。如何能夠充分發揮醫療設備的效能也就成了醫院發展的不可逾越的問題。
醫院普遍存在“重醫輕工”的現象,對醫療設備的管理部門重視程度缺乏,導致醫院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存在以下兩個現象:(1)部門殘缺不全,名稱各不相同。如醫療設備處(科)、維修組(科)、醫學工程部(科)、器械處(科)等。導致維修管理工作落實困難、工作被動,工作積極性差,績效分配不清楚,存在“大鍋飯”現象。(2)部門職責、設備調度權限各不相同。如有的醫院臨床科室較為強勢,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僅僅負責設備的中轉維修,不能履行其管理職責,而另外與其相反的醫院,往往會忽視了使用科室的意見和需求,導致醫療設備的使用效能不高。總之不論是哪種類型的醫院都存在醫療設備的運行效率低下,維修維護過程長,成本高的特點[2]。
醫療設備的使用期是醫療設備整個生命周期中時間最長并且最能體現其經濟效益的階段,然而現階段的管理制度大多都不夠完善,不能體現管理體系設計的整體性、可實施性、高效性等原則。由于沒有完善的維修維護的管理制度,大部分的醫院并未開展在用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與預防性維護等工作,導致部分醫療設備不能得到及時的維護維修,降低了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不僅科室之間矛盾頻現,還增加了維護維修的成本,從根本上減少了醫院總體收益[3]。
人員缺乏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臨床工程人員配備數量不足。按照國家三甲醫院評定標準中明確規定: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而在實際的調研中發現有一些醫院并不滿足此項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外國醫療設備部門配備人員通常是2.5人/100張床位,我國現階段還遠遠達不到這一標準。(2)專業知識及能力缺乏。很多醫院從事醫療設備維護維修及管理的工作人員并非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或相關專業人才,工作人員缺乏正規專業培訓,技能單一,沒有先進的理論指導,思維方式落后。另一方面,由于醫院缺乏“醫工結合”的理念,工程技術人員缺乏培訓或進行繼續教育的契機,使人員技術水平得不到更新,落后于醫療設備技術的發展速度。
醫院對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核算認識不到位,醫院往往重視臨床科室的經濟效益,往往忽視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的降低也會提高醫院的整體效益。醫療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會體現:使用—維護(維修)—使用的閉環,對于大型醫療設備存在長期高負荷的工作現象(如核磁、CT)這一類醫療設備要加大其預防性維護,減少設備故障,提高設備的應用質量,以減少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4]。
醫療設備部門負責利用工程理論和技術,采用“醫工結合”的方法去解決臨床中關于醫療器械、儀器設備及醫用耗材的管理及質量控制等問題。有報道指出,臨床工程已經與醫療、護理、藥學一起被認為是成為醫院的四大支柱產業。為了充分發揮醫療儀器設備的使用高效能,降低維修維護成本,應該明確醫療設備部門的管理地位及工作職責,即兼具管理及技術服務的雙重職責。下面就這兩種職責進行說明:(1)管理職責,醫院臨床、教學及科研的所有醫療設備、醫用耗材應由醫療設備部門統一進行維護維修及管理,并由院方共同制定醫療設備管理制度的職責。(2)技術服務職責,醫療設備部門是醫院工程技術服務的保障部門,應負責醫療設備的質量管控,風險評估,負責對醫院醫療設備的直接使用者提供技術培訓,醫療器械使用過程中的不良事件的收集上報及預防,對設備進行預防性維護等職責,并針對不同品類的醫療器械進行全面的跟蹤及社會及經濟效益的評價。
醫療設備的使用維修階段主要包括維護、儀器調配、維修、供應備用組件等,這一階段也是整個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最主要階段。建議建立以自主維護、專項維修、防護維修為主的醫療設備維護維修管理機制,并且配套相應配件供應管理辦法,以探索解決醫院出現的以上問題,先初步提出以下建議。(1)自主維修,是指醫院相應醫療設備使用部門的自主維護,要求制定每臺設備的日常使用保養規范。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對使用人員進行使用培訓、技術及保養培訓等,增強使用人員自主維護保養的意識提高檢查維護的基本能力。力求使用人員能做到會正確操作、會保養、會簡單的故障判斷并排除,以減少儀器設備的故障率,避免因為操作不當、暴力使用等原因造成的設備損壞。(2)專項維修,這一階段是由醫療設備部門負責的,主要包括醫療儀器的點檢、狀態的檢查、設備維修模式的選擇及制定,做到對設備的“了如指掌”。(3)防護維修,此階段需要借助信息化工程軟件進行所有醫療設備的監管維護,包括每日、周、月、季、年的點查情況、設備維修后運行情況、設備現在運行情況等信息的準確收集整理并制定防護維修的計劃,對設備進行跟蹤維護,做到及時維修維護,提高維護維修效率,增加設備的使用效率,減少維修維護成本。
醫療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人才儲備及建設是醫院發展當中應當重視的問題。而人才儲備絕非是單一的找招聘引進人才能解決,人才引進來也要留得住,就需要為臨床工程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5]。(1)建立終身學習機制。首先對新進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并且確保崗前培訓具有針對性、階段性和有效性,使其具有獨立工作的能力。其次要針對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進行定期培訓及考核,確保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的不斷更新,掌握新方法新技能。最后要給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外出進修學習及參加技能培訓機會。(2)提供晉升空間。建立健全非臨床科室的晉升制度,為非臨床人員提供晉升空間。(3)提高工資待遇。醫院應建立醫療設備維修工作的量化標準,加強工作的考核管理,并為醫療設備技術人員提供相應的量化工資,提升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滿足感。
醫院的發展促使醫療設備數量不斷增加,醫療設備的相關信息比如采購時間、采購金額、使用時間、維修次數、保養次數等等信息是非常巨大的,為了更方便的對醫療設備整個使用過程的管理及監控,需要醫療設備的信息化。醫療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醫療設備部門對設備管理的規范化、便于醫療設備信息的手機存檔,提升醫院的管理效率。在醫院內部的信息化,要尤其重視醫療設備的定期巡查、保養及維修的動態信息的管理,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及時了解設備的使用情況,提高使用效率,規避不良事件及風險管理。
醫療水平的進步越來越依賴于醫療設備的發展,而醫院醫療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直接影響著診療過程的安全可靠及醫院的經濟效益。為了使醫療設備充分發揮作用,醫院需要培養一個具有優良技術的臨床工程師團隊及制定科學合理的維修維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