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洋 劉文利
【關鍵詞】全面性教育;幼兒園;認識身體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簡介】1.李佳洋,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博士研究生在讀;2.劉文利,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自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保法》)正式施行。《未保法》明確指出,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北京師范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自2013年起開始研發幼兒園全面性教育(以下簡稱“性教育”)課程,迄今已有9年的幼兒園性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幫助幼兒學習與身體有關的性教育內容,是課題組研發的性教育課程中的第一個教學內容。本文將通過知識學習、技能學習和態度學習這三部分與讀者分享課題組是如何通過性教育課程幫助幼兒學習與身體知識有關的知識、態度和技能。
知識學習:認識我們的身體
課題組在研發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過程中,以我國教育部2001年發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和2012年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發展指南》)為指導依據。在《指導綱要》和《發展指南》中,“(身心)健康”均為其首要內容,提出要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身體。課題組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研發了“我們的身體”幼兒園性教育課程。該課程包含認識人體各部位及其功能、知道自己和他人在身體和性別上的差異、知道身體隱私部位的名稱等教學內容。
在“我們的身體”課程中,課題組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設置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其目標會根據幼兒的年齡以及學習情況不斷豐富和拓展。例如,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認識身體”一般從認識自己的五官、四肢的名稱及功能開始,再對生殖器官和身體的隱私部位進行認識。而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兒來說,認識身體的名稱及功能的重點則放在了身體生殖器官和身體隱私部位。
二、技能學習:說出我們身體部位的名稱
游戲是最適合幼兒的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習得技能。以小班“我們的身體”課程中的“說出我的五官和四肢”游戲活動為例,課題組為幼兒設計了一套《兒童五官和四肢教學大掛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展示了《兒童五官和四肢教學大掛圖》,在學生了解五官和四肢的相關知識后,教師使用教棒分別指向掛圖中的五官和四肢部位,并請幼兒集體念出所指部位的名稱。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回答的時候特別積極,在回答過程中甚至開始有些“鬧騰”,此時,教師放低聲音輕輕地引導幼兒:“我們現在小聲再說一遍這些身體部位的名稱吧!”聽到教師用說悄悄話的語氣進行提問,幼兒們覺得非常有趣,紛紛放低自己的聲音,又小聲地回答了一遍五官和四肢部位的名稱。當幼兒們回答完畢后,教師又恢復了洪亮的聲音:“現在我們大聲地來說一遍這些身體部位的名稱吧!”幼兒興奮起來,又用洪亮的聲音回答了一遍五官和四肢部位的名稱。這個游戲活動的操作非常簡單,卻能夠很好地把握了幼兒的心理,幫助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對身體部位名稱的認識,強化技能學習的效果。
三、態度學習:關于身體的價值觀很重要
課題組研發的幼兒園性教育課程均包括知識、技能和態度三個領域的學習目標。幫助幼兒獲得知識是基礎,技能則幫助幼兒采取行動,而態度能夠幫助幼兒逐漸形成對自身、對他人、對性和性教育的準確理解。在“我們的身體”課程中,以下3個與身體有關的價值觀特別重要。
1.對身體的性別差異以及自己與他人身體差異的態度。
在對身體的性別差異以及自己與他人身體差異的認識中,教師通過由課題組研發的配套教學繪本《我們的身體》,以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男孩和女孩身體的不同——生殖器官的不同。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自己的身體、悅納自己的身體,尊重性別平等、尊重差異,使其逐步建立積極的身體意象和自我意象。
2.對身體發育變化的積極態度。
大多數幼兒都有過跟爸爸或媽媽一起洗澡、換衣服的經歷,他們會對爸爸或媽媽的身體感到好奇,好奇爸爸或媽媽的身體為什么不一樣、爸爸或媽媽的身體為什么跟自己不一樣。在“我們的身體”課程中,課題組研發了與課程內容配套的教學視頻,通過觀察動畫視頻的形式,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個體從嬰幼兒到成人的身體發育變化,進而幫助幼兒建立對自己身體發育變化的積極態度。
3.對身體隱私部位的保護意識。
在課題組研發的整套幼兒園性教育課程中,不同的教學主題會根據教學目標重復出現,其復雜程度也會逐漸增加。預防兒童性侵害并不是“我們的身體”課程的主要內容,但是因為在該課程中涉及了身體隱私部位的內容,因此在講到關于身體隱私部位知識的時候,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意識的引導必不可少。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在小班、中班還是大班,相較于身體的其他部位名稱,幼兒對生殖器官名稱的學習更為困難。在進行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的學習后,當教師問及生殖器官名稱時,很多幼兒仍習慣以代稱稱呼生殖器官,如“陰莖”被幼兒稱為“小雞雞”。與此同時,與男孩的生殖器官名稱相比,幼兒更難記住女孩的生殖器官名稱,這應該與平時女孩的生殖器官名稱更少被提及甚至不被提及的現實情況有關。這些現象也給予我們有關性教育應該從孩子出生起就開始進行的啟示,當幼兒對某個知識形成長期記憶后,再幫助其糾正就更為困難。上述情況業提醒我們,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更有助于幼兒掌握和鞏固知識及技能。因此,性教育不能僅依靠幼兒園,也不能完全交托給教師,它更需要父母在家庭中對幼兒的日常生活進行言傳身教。
345550190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