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承載著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功能。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提出,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了“五育”新的內涵,勞動教育納入黨和國家的基本教育方略,與德智體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勞動教育則是“五育”并舉中不可或缺的一座橋梁,貫穿于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
作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肩負著各行各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技術技能傳承及勞動者就業創業等歷史使命,職業教育領域的勞動教育呈現出鮮明的職業技術特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職業技術是勞動者在社會分工中完成具有專門技能要求工作的核心表征,職業院校以展現職業技術技能為導向的勞動教育既體現勞動技能的培養,更體現工匠精神的培育。職業活動的主體是“人”,勞動教育則是“學以成人”的教育,有其獨特的專屬人的屬性,職業技術要靠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去獲得。人類是自身勞動和他人勞動共同創造的,勞動教育要注重促進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職業教育領域的勞動教育則更符合合作精神養成的特征。
“十四五”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步入新發展階段,面對新時代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科技的迅猛發展與新技術應用的深度融合,新經濟業態對新型勞動者素質提升提出更高要求。新時代職業教育領域的勞動教育如何融入職業教育類型發展,如何在勞動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職教特色,如何總結探索新時期職業院校勞動教育模式,如何制定具有職教特色的勞動教育清單,如何建立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如何提高勞動教育的質量等諸多問題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
現階段勞動教育已得到廣泛關注,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職業教育研究》將繼續刊載職業教育領域勞動教育實踐與理論研究成果,嘗試從史學角度總結我國勞動教育發展歷程與經驗,從人才培養需求的角度探索職業院校勞動教育教學規律,從教育學科的角度研究勞動教育的形式與內容,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總結“五育”并舉育人成效,從哲學的角度探索勞動教育核心要義等,以期引發更多有志之士關注勞動教育熱點話題,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職業教育領域勞動教育發展貢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