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秀
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人們不良生活習慣養成以及高血壓病、糖尿病的增多,導致腦梗死疾病明顯多發趨勢[1]。腦梗死又稱卒中,是諸多因素所致的腦血管堵塞、周圍腦組織缺血缺氧損傷,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2]。治療方面,以藥物治療為主,通過調脂、降血糖、降血壓等控制病情,促進癥狀體征改善[3]。關于腦梗死疾病的治療藥物種類較多,本文就曲克蘆丁+疏血通治療的價值進行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92 例腦梗死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21 例;年齡52~75 歲,平均年齡(63.30±6.80)歲;病程2~15 d,平均病程(5.50±3.50)d。觀察組,男28 例、女18 例;年齡50~75 歲,平均年齡(62.50±7.50)歲;病程2~13 d,平均病程(5.30±3.30)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經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確診,納入標準:治療方案患者家屬知情同意;病歷資料完整;患者身體耐受配合[4]。排除標準:研究藥物過敏患者;嚴重臟器疾病患者;全身感染患者[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除給予降糖、降壓、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等基礎對癥治療外,進行疏血通(牡丹江友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治療,疏血通6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充分混勻稀釋靜脈滴注,1 次/d,連續用藥2 周。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曲克蘆丁注射液(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284)治療。曲克蘆丁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充分混勻稀釋靜脈滴注,1 次/d,連續用藥2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統計兩組腦梗死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寒戰、發熱、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生活質量狀況。以NIHSS 量表評估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越低、神經功能恢復越好[6]。以SF-36 量表評估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7]。以NIHSS 評分降低程度評估患者的臨床療效,NIHSS 評分降低>90%即基本痊愈;NIHSS 評分降低46%~90%即顯效;NIHSS 評分降低18%~45%即有效;NIHSS 評分降低<18%即無效[8]。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n(%)]
2.2 兩組治療前后SF-36 評分及NIHSS 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SF-36 評分及NI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F-36 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F-36 評分及NIHS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F-36 評分及NIHSS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腦梗死是中老年多發疾病,尤其是老年患者居多[9]。疾病具有起病急、后遺癥多、預后差等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10]。疾病以藥物治療為主,通過藥物促進患者腦部血液循環、擴張腦血管,達到控制和改善病情的目的[11]。疏血通是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物,成分中的地龍具有行痹通絡、保護腦神經細胞的效果,水蛭具有化瘀破血的效果,用藥后可以有效保護患者的細胞,并調節血液循環、調脂、抗血小板凝聚、抗凝,抑制病情惡性進展[12]。曲克蘆丁藥物可有效修復微循環,改善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管新生,并在神經遞質等作用的基礎上激活腦內神經遞質、酶活性,保護神經細胞[13-15]。聯合用藥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療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本文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F-36評分(88.50±6.50)分高于對照組的(75.50±5.50)分,NIHSS 評 分(10.50±1.30) 分低于 對照組 的(16.50±1.5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梗死行曲克蘆丁+疏血通治療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價值,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生活質量改善,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