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多囊卵巢綜合征在生活中極為常見,屬于生殖內分泌紊亂疾病,多發生于育齡期女性,患者常伴有不孕、痤瘡、多毛、不規律的月經表現等[1,2]。由于患者糖代謝異常情況明顯,且主要內分泌代謝改變表現為胰島素抵抗,據統計約70%的多囊卵巢綜合征具有胰島素抵抗,甚至有人建議將多囊卵巢綜合征直接更名為卵巢胰島素抵抗綜合征[3,4]。本研究結合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近1 年來收治的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患者,分別實施常規治療方案及常規治療方案輔以二甲雙胍治療,著重對其激素水平以及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婦科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患者作為研究樣本。納入標準:已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疾病;患者在研究前均已掌握相關信息,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雄激素腫瘤、庫欣綜合征、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等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疾病患者;合并高泌乳素血癥等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存在惡性腫瘤、高血壓、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等重要性器官組織病變患者;以往發生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甲狀腺疾病患者;近期內使用過降糖降脂、激素類藥物的患者。本研究已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參照組及研討組,每組50 例。研討組:年齡20~38 歲,平均年齡(30.50±4.42)歲;體質量41~64 kg,平均體質量(53.18±5.76)kg。參照組:年齡21~39 歲,平均年齡(30.01±4.23)歲;體質量40~65 kg,平均體質量(53.39±5.82)kg。兩組患者的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運用常規治療方案,在患者月經周期第5 天開始口服炔雌醇環丙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479),1 片/次,1 次/d,連續用藥3 周,停藥1 周后再繼續用藥,1 個月經周期為1 個療程,共治療3 個療程。
研討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輔以二甲雙胍藥物治療,二甲雙胍(白云山東泰商丘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3292),3 次/d,500 mg/次,連續用藥3 個月經周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療程結束后激素水平,指標包括促卵泡激素、促黃體生成素、空腹胰島素及睪酮等,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治療后患者月經紊亂、肥胖、多毛、痤瘡等臨床表現完全消失,經檢查各項生理機能均恢復正常,可判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月經紊亂、肥胖、多毛痤瘡等臨床表現明顯改善,經檢查各項生理機能均有所好轉,可判定為有效;治療后患者月經紊亂、肥胖、多毛痤瘡等臨床表現未改變或存在惡化態勢,可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研討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促黃體生成素、空腹胰島素及睪酮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激素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激素水平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討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多囊卵巢綜合征主要是以高雄激素血癥及竇卵泡增多為典型表現的一種婦科疾病,發病后患者的排卵功能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存在較高的不孕、不育風險[5]。其作為一種危害廣大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之一,不僅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損害,同時不利于家庭乃至社會的安定[6]。與正常人比較,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這與患者炎性因子表達、血脂紊亂、肥胖等一系列代謝異常關系密切,特別是胰島素抵抗的作用更加顯著。從另一方面來看,胰島素抵抗也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又一重要特征,它可增加卵巢合成雄激素,繼而導致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癥,最為常見的癥狀即排卵障礙或無排卵[7]。胰島素是人體用于糖代謝的一個重要激素,它是通過胰島素B 細胞分泌而來,可對肌肉、脂肪等組織進行調節代謝,并且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治療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是導致原發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療時應當關注胰島素抵抗并予以調節。
目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一般采用雌孕激素進行治療(如炔雌醇環丙孕酮片等),此類藥物能夠為患者進行雌激素、孕激素補充,同時大大增強促性腺激素受體活性,進一步增加機體內雌孕激素分泌,臨床療效良好。然而有研究報道提出,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具有胰島素抵抗表現,如僅僅采用雌孕激素進行治療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8]。二甲雙胍屬于降血糖藥物,同時也是胰島素增敏劑之一,它可促使機體對胰島素產生敏感性,從而減輕患者的胰島素抵抗表現,達到完善控制患者病情、促進排卵的作用[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討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促黃體生成素、空腹胰島素及睪酮水平均低于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芬等[10]結果表明,伴有胰島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經過常規藥物與二甲雙胍共同治療后,各項激素水平均得到明顯改善,且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無胰島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文結果相符,進一步佐證,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如存在胰島素抵抗,則極易促使其機體內的激素紊亂及血脂紊亂,因此應當首先區分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是否伴有胰島素抵抗,再實施綜合治療方案是為關鍵性舉措。在常規促排卵治療方案上增加二甲雙胍,可降低葡萄糖合成,從而有效抑制小腸對于葡萄糖的吸收與利用,并對胰島素抵抗進行改善、調節,最終獲得理想的療效。
總而言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生、發展與胰島素抵抗關系密切,因此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患者給予炔雌醇環丙孕酮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能取得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