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暘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以胃黏膜損傷與黏膜肌層下穿透為表現,主要癥狀為腹部飽脹與疼痛。此病的發病因素十分復雜,多數研究認為是由于胃壁黏膜受損、幽門螺桿菌等導致的[1]。臨床通常采用質子泵抑制劑進行治療,不同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存在差異[2]。為了探究胃潰瘍治療中采用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的臨床價值,選擇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82 例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分別予以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82 例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通過胃鏡等檢查確診;沒有明顯出血表現且溝通能力正常;自愿簽署協議書。排除標準:妊娠期與哺乳期患者;伴隨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患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患者。將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 例,女16 例;年齡36~58 歲,平均年齡(47.53±11.65)歲;患病時間2~8 年,平均患病時間(5.42±3.63)年。觀察組患者中男26 例,女15 例;年齡37~59 歲,平均年齡(48.46±11.77)歲;患病時間3~9 年,平均患病時間(6.63±3.78)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奧美拉唑治療,口服,40 mg/次,1 次/d,4 周為1 個療程,持續治療2 個療程。觀察組采用泮托拉唑治療,口服,40 mg/次,1 次/d,4 周為1 個療程,持續治療2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3]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生活質量、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噯氣、腹脹、上腹部疼痛消失時間。①治療前后采用生活質量核心問卷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判定,包括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狀態、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說明質量水平越強;②不良反應包括瀉腹痛、頭暈頭痛、皮疹乏力。③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胃鏡檢查發現潰瘍愈合≥75%,反酸等癥狀顯著減輕;有效:胃鏡檢查發現潰瘍愈合50%~74%,反酸等癥狀有顯著緩解;無效:胃鏡檢查發現潰瘍愈合面積≤49%,臨床癥狀沒有緩解,或有加重的情況。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2.2 兩組噯氣、腹脹、上腹部疼痛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噯氣、腹脹、上腹部疼痛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噯氣、腹脹、上腹部疼痛消失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噯氣、腹脹、上腹部疼痛消失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狀態、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狀態、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n(%)]
胃潰瘍屬于常見且復發率較高的消化內科疾病,一般于胃、食管或十二指腸發病。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發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因素,遺傳、飲食等也是導致疾病出現的影響因素。此病很難根治,臨床一般采用抑酸與保護胃黏膜等手段治療,且通常選擇質子泵抑制劑治療,臨床價值顯著,且安全性較好[5]。
奧美拉唑是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不同因素導致的胃酸分泌,但此藥藥物穩定性不強[6]。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質子泵抑制劑,在苯并咪唑環與吡啶環上的取代基和奧美拉唑存在差異,可促使其具有較強的選擇性與差異性[7]。并且此藥于強酸環境下活化速度十分迅速,藥效顯著,對細胞壁H+-K+-ATP 具有較強的選擇性,能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此藥不會抑制肝細胞色素P450 活性,對于一些肝功能受損者,使用期間的安全性較強[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噯氣、腹脹、上腹部疼痛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狀態、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與奧美拉唑相比,胃潰瘍采用泮托拉唑治療的效果更明顯,可明顯縮短噯氣、腹脹、上腹部疼痛消失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