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軍醫大學衛勤系軍隊衛生統計學教研室(200433)
趙艷芳 王 睿 吳 騁 許金芳 郭曉晶 何 倩 賀 佳△
【提 要】 目的 評價我校研究生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效果。方法 我校2019級碩士研究生159人,醫學統計學教學采用網絡教學聯合三次面授課的方式,教學考核中增加課前測,作為形成性評價內容。學期末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學生對課程的評價,內容包括對教學資源的評價、學習情況自評、對課前測的評價及對教學模式和效果的評價。結果 多數(59.75%)學生能夠完成所有教學視頻的學習,但是學習過程中能高效投入的僅占1/3,約2/3的學生認為該模式學習效率高、喜歡該教學模式。大多數學生(78.62%)認為課前測對學習有督促作用,大多數學生(83.65%)認為有必要安排課前測。結論 網絡教學聯合面授課教學模式有其優勢,教學中進行形成性評價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可為后續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醫學統計學是高層次醫學科研人員培養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研究生科研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能力的訓練起決定性作用。我校在上世紀50年代本科生中開設了醫學統計學,在碩士研究生中已開設數十年,目前該課程已經發展成為該校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課。順應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我校衛生統計學教研室先后建設了醫學統計學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錄制了覆蓋基本統計方法所有知識點的教學視頻[1-2]。隨著網絡教學的發展和研究生教學改革的需要,很多高校都在探索網絡教學[3-5]。近幾年我校在碩士研究生中采用網絡視頻教學與面授課結合的教學模式。2019年我校還在原有教學模式基礎上,對教學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如在面授課前進行課前測,以督促學生進行視頻教學的自學。為評價目前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本研究對2019級碩士研究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1.調查對象
以我校2019級碩士研究生為調查對象。醫學統計學公共必修課主要完成基本統計方法的學習,高級統計方法采用選修課的方式學習。醫學院校學生一般在本科階段已經學習了基本統計分析方法,因此對于課程中的網絡學習具有較好的學習基礎和自學能力。
2.教學實施
(1)教學模式
采用網絡視頻教學及面授課結合的教學模式,網絡視頻教學主要是學生通過“愛課程”網站的《醫學統計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進行自學,中間穿插3次面授輔導課,由老師帶領學生梳理教學內容和各章節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并進行現場答疑。所用資源共享課是首批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涵蓋所有基本統計方法的知識點,包括全套授課視頻、幻燈、習題、學習指導、重點與難點等,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考核方式
采用形成性評價結合期末考核方式,其中形成性評價即要求學生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面授輔導課前通過教學視頻學習相關內容,面授課先測試學生學習情況,即課前測,然后進行重點難點講解,以此來督促學生進行網絡學習。課前測試成績占總成績的20%。
3.教學效果評價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問卷星組卷,于期末考試前發放給學生,學生當堂完成問卷。告知學生匿名填寫,以保證結果的客觀性。調查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共15個問題,內容包括對教學資源的評價、學習情況自評、對課前測的評價及對教學模式和效果的評價。
1.問卷回收情況
2019年該高校碩士研究生共159人,問卷應答率100%。
2.對教學資源的評價
關于資源共享課中提供的各類教學資源(視頻、PPT、習題、學習指導等)是否足夠,116名學生(72.96%)認為合適,38人(23.9%)認為不夠多,僅5人認為教學資源偏多。關于對共享課所持態度,大多數學生(81.13%)認為滿意,覺得非常有用,而29名學生(18.24%)認為一般,可有可無。僅1名學生認為不需要共享課資源。
3.學習情況自評
問卷中關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共設有5個問題,請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填寫。有超過1/3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很好地調整學習狀態,高效投入視頻學習之中,但是超過一半的學生(57.86%)表示看情況,有時能,有時不能。有71人(44.65%)能集中時間不間斷地學習,但是多數學生不能保持不間斷學習,甚至有些學生經常將一章節學習內容分幾天完成。絕大多數學生完成或大部分完成了教學視頻的學習,少部分自學過程中完成視頻學習不到一半或未看視頻。大多數學生認為視頻學習的難度合適。在視頻學習中,對于不懂的部分,大多數學生會反復看或者與其他同學交流或者查閱其他相關文獻,少部分會記下來課堂問老師,但也有個別學生對于不懂的內容不理會。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2019級碩士研究生對醫學統計學學習情況的自評
4.對課前測的評價
有關課前測設置了3個問題,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前測對學習醫學統計學有督促作用、測試題難度適中,并且認為在面授課前有必要安排課前測。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2019級碩士研究生對醫學統計學教學中課前測的評價
5.對教學模式及其教學效果的評價
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僅通過共享課學習,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一般,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面授輔導課。與傳統課堂授課相比,大多數學生認為目前的授課模式學習時間更自由,能夠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超過40%的學生認為目前的授課模式有利于知識掌握得更加長久、學習內容不局限,少于10%的學生認為二者沒有差別,尚不適應目前的教學模式,很難做到自主學習教學視頻或花費更長時間自主學習。近2/3的學生認為目前的教學模式學習效率更高、喜歡目前的教學方式。具體見表3。

表3 2019級碩士研究生對醫學統計學教學模式及其效果的評價
我校開展醫學統計學教學已數十年,過去課程教學采用全程課堂講授的方式,課程學時長。醫學統計學為目前各醫學院校普遍公認的難教、難學的課程,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和教師的任務都比較重,尤其是學生,除了學習公共必修課,很多學生還有臨床、實驗等任務,學習時間不自由。由于課程學時多,教師的授課任務繁重。此外,以往教學考核采用終結式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試成績為最后考核成績,考核方式單一。學生整個課程的學習時間比較長,最后的考核往往給他們帶來較大的負擔,學生認為該課程學習難度大,對該課程往往產生畏學心理。隨著信息化教學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太適應現代教學。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對研究生醫學統計學的教學進行深入改革,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教學資源是推進網絡教學的重要動力,近幾年國內很多高校都在積極建設醫學統計學數字化教學資源及開展網絡教學[6-7]。我教研室先后建立了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課程內容豐富,教學視頻覆蓋基本統計方法所有知識點。所有視頻授課由從事多年教學的教師承擔,授課水平高,教學資源質量高,為進行網絡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條件基礎。
網絡教學有其弊端,部分學生可能沒有學習的自覺性,例如調查中部分同學并不能很好地調整學習狀態,高效投入視頻學習,有的學生很難集中時間不間斷學習教學視頻,甚至一部分人完成不了視頻學習。如何督促他們完成網絡學習,是進行網絡教學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課前進行測試,測試前階段自學情況,并把課前測成績作為形成性評價的成績,與期末成績結合作為最終考核成績,可促使學生不得不進行自學。從調查結果看,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前測對學習醫學統計學有督促作用,并且認為有必要在面授課前安排課前測。本研究中課前測難度適中,起到了督促和檢測作用。近幾年,教研室嘗試進行形成性評價的考核模式,改變單一的期末考試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8],在碩士生教學中增加課前測,是一種很好的形成性評價方式。
網絡教學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單一的被動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特別是對于碩士研究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時間更為自由,不會影響他們進行臨床或實驗等工作。而面授課能夠彌補網絡教學的不足,解決他們網絡學習中的困惑,幫助他們梳理重點、解釋難點。二者結合更適合碩士生教學。而且,醫學統計學雖然難學,但是碩士研究生在本科階段都學過了基本統計方法,完全可以自學。網絡教學聯合面授課教學模式,是碩士研究生醫學統計學教學的創新,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和教學評價分析,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可為后續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