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珍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孔村中學 250403)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在習題課上除了要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物理知識和實踐技能以外,更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而物理習題教學主要為了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了解知識的發生及轉化,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題能力,使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習題課上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典型性原則,即為學生選擇更加典型、更加有價值的物理習題;主體性原則,即將學生當做物理習題課堂的主體;實際性原則,即聯系實際的生產生活;趣味性原則,即讓物理習題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更加愉快.
絕大多數教師為了可以應付物理中考,他們往往更加習慣于對學生采用傳統的習題課教學,一節物理習題課從開始講到結束,忽視了學生需要理解的課堂時間,甚至還會認為自己的習題講解已經到位了,學生難以理解是他們本身的物理能力太差,跟自己的教學理念沒有關系.再加上有的教師在選擇物理習題的時候比較隨意,沒有什么代表性,學生也只是不停的重復相同類型的物理習題.教學方法較單一,就題論題,與生產、生活、社會的聯系不夠.教師不注意教學反思,一成不變的低效的教學方法,不按學情選擇、探索適合學生的有效學習的習題課教學方法.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答案,不注意引導找出問題的關鍵,缺少針對性的問題解決方法指導、思路點撥;或是采取忽視態度,甚至還會因學生的錯誤回答而指責學生.長此以往,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始終得不到明顯的提升.
之所以很多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是因為他們本身對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基本技能不夠成熟,他們在分析物理習題的時候,往往找不到與習題相對應的物理知識,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理不清物理習題所給出的已知條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同時學生對習題課有效學習的認識不到位,認為習題課就是教師在課上講講題目,對答案;學生的習題課課堂學習效率低和學習收獲少.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弱,沒有自我解題思維訓練的意識,遇到問題只想著自己思考和同學交流,不善于主動向老師請教.學生歸納和應用解題的方法、能力較弱,不會歸納、總結解題方法,不會將解題方法應用到同類型的習題中,更不會拓展應用.此外,學生本身遷移物理知識的能力和意識較差,他們不知道如何將所學過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物理習題中.久而久之,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除了教材上的練習題和例題,大部分學生手中都有至少有一本學習資料,甚至更多.平時教師還會印發各種練習題、章節練習題、模擬試題.這就使學生深陷于題海中,不停的做題.老師們都希望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見識盡可能多的題型,熟練掌握各種所謂的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以便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而事實上適得其反,大量的習題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力,并且與近段時間教育部頒發的雙減政策背道而馳.老師選擇例題有一定的難度,認為這樣綜合性、高難度題目能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這樣導致學生忽視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題目,花大量的時間去做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的.對大部分學生來說,不僅不能幫助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相反還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
一方面,初中物理習題課可以幫助學生深度理解物理概念和熟練應用物理定律.學生在學習過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之后,他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是在表面上的,而且他們本身并沒有很好的知識遷移能力,所以,他們在相應的物理習題就會產生出無從下手的感覺.而物理習題課則可以很好的改變這一點.通過具體且有代表性的物理習題,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和學習其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而且還可以很好的完善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因此,初中物理習題課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初中物理習題課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到更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出每一個學生的物理學習潛能,而充分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初中物理的習題中常常會涉及到很多物理研究方法,像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等等.而學生通過解決這種類型的物理習題,他們也就會對其中的物理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因此,初中物理習題課可以積極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到更多的物理研究方法.
每個學生之間的物理能力和物理基礎都是有所不同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變式教學策略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選擇.教師可以通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與討論及學生自己練習,使學生加深了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總結歸納出運用物理概念和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從而達到開闊學生眼界、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物理習題:有一排質地完全相同的瓶子整齊的擺放在桌面上,它們中所盛的水體積不相等,而敲擊不同的瓶子所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也是不同的,這是為什么呢?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產生出這種現象的原因.而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旁邊引導:“我們可以結合學過的聲音的傳播條件以及影響音調的因素這兩個方面進行思考.”以此幫助學生可以得到最終答案.然后,教師就可以開始對這道習題進行改編:“若是將敲打瓶子改變成用嘴吹瓶口的話,還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嗎?”以此來培養學生可以形成靈活的物理思維.
初中物理新課程中提倡的是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習題課也應該充分利用到教學媒體的優勢,使學生在物理習題課上的效率得以穩步提升.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初中物理教學中常見的教學媒體有多媒體設施、實驗儀器、黑板和粉筆等等.每一種教學媒體都有自身的優勢所在,而教師就可以將它們進行有機的組合,接著再合理的利用.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大腦思維可以得到更好的培養,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物理習題課上更加積極地分析、主動地思考.
比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施為學生展示籃球比賽中投籃的視頻,并且根據該視頻設計習題:找到該視頻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以及物理知識.而這時候細心的學生就會舉手回答:“球的狀態發生了變化,從靜止變成了運動的狀態.”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接著學生的回答繼續說:“沒錯,那么你們知道這其中涉及到了什么物理知識嗎?”有的學生可能就會很快的回答:“我認為這個現象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是: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見到過其他與投籃有關的物理現象,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換物理學習經驗,以此促使他們可以得到不同程度上的物理成長.
初中物理新課程中鼓勵的是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教師應該想方設法的實施各種教學方式來調動出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而在物理習題課上,反思則是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必不可缺的重要環節.
比如,教師可以選擇一道出錯率較高的物理習題:小紅以一個恒定的速度走向一個平面鏡,她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會發生改變嗎?變大還是變???還是不變呢?而有的學生就會下意識的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判斷:“我認為會逐漸變大.”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接著學生的回答開始講解平面鏡的成像特點,以此來改正學生的錯誤觀念.然后,教師可以再次讓學生根據剛剛所講解的平面鏡成像特點來分析這道習題,使學生可以得到最終的正確答案.接著,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反思:“為什么剛剛會出現錯誤的判斷呢?”以此促使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反思而改掉自身的觀念.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習題教學過程中通過這樣適當的反思,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化他們的正確物理認知,使他們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解題依據,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徹底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使他們在以后避免犯下相同的觀念錯誤.
物理習題課教學中,知識的獲取與解題能力的培養是齊頭并進,學生所追求的.教學策略上來說,要注意習題練習和講解中鍛煉理解、分析、推理和數理結合的能力.
如某同學在做俯臥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支點在A點,重力為500N.他將身體撐起時,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至少多大?這是一堂《杠桿》習題課上的一個例題,簡單但是聯系生活,能很好地訓練學生對杠桿平衡條件的掌握以及對杠桿的幾個要素的理解.訓練中,精心設計問題的思考方向,引導學生進入思維狀態.
習題課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筆或動口解答物理問題.當學生物理知識理解不透時,老師抓住時機,找準癥結,予以指點.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教師應采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突出解題思路,把學生引向正軌.學生在教師搭橋和引路下,順利實現認識的飛躍.
綜上所述,物理是一門需要進行反復練習才能夠得到提升的課程,而物理習題課是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學的重要補充,也是一個值得物理老師探討和研究的永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