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難點與策略分析
王小娟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計子川小學,甘肅隴南748500)
漢語與英語在詞匯釋義、語法結構、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既為初學者的學習帶來了困難,也為英語教學的有效進行帶來了挑戰。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英語教學階段的重難點,可以幫助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小學生邏輯思維、創新思維的養成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上能夠做到推陳出新,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為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羅列了閱讀教學中的常見教學方法,并結合現階段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教學現狀,對于克服英語閱讀教學重難點、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了簡單探討。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通過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培養聽、說、讀、寫能力,了解閱讀策略,具備一定的梳理能力與推理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英語閱讀自信心,激發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導入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幫助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培育,拓寬學生視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游戲教學法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常用的教學方法,其教學實質為將課本內容與游戲進行有機結合,通過簡單的游戲設,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做、在樂中學。游戲教學法的教學重點在于游戲的設計,在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的同時,還應當具備一定的目的性、趣味性、靈活性、啟發性。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仔細研究教學內容,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知識點的難易選擇游戲。游戲難易度的把控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后進生而言,游戲應當簡單有趣,能鼓勵他們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對于優等生而言,游戲應擁有一定的難度,能啟發他們的深層思考,開發想象力與創造力,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同時,小學生的自制性較差,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時應當注重課堂紀律的維護與課堂節奏的把控,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分小組進行合作,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結合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態度,借助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學情境的創設主要包括生活情景再現、實物演示、圖畫再現、音樂渲染、表演體會、語言描述等,應具備一定的真實性與渲染性,便于學生快速融入教學情境,并能運用所學語料進行創造性的表達交流。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依據直觀性教學原則,借助圖像、影音、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創造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帶動學生情緒記憶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為輕松愉悅與互信互重,要求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平等互助、互信互重為標準,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活潑輕快的教學氛圍。教學情境的創設以生活實際為借鑒,并經過人為的思維整合,可以幫助剔除消極因素,保留積極因素,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渲染學生的情緒,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教學法指的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參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置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參與實際操作中獲取課本知識,真正做到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活動教學法的教學前提是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設置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能夠準確預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教學法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通過觀察學習與實際參與,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并進行自主思考,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在運用活動教學法時,教師應注意提前讓學生準備好相應的活動用具,并在活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時指導,擔當好監督者的角色,維護好課堂紀律,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活動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學生直接經驗與程序性知識的培養,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實現自我能力的提高。
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過程之中,在課堂上缺乏自制力,因此要求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以趣味性為主,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教學環節通常只包括單詞認讀、課文領讀、課文翻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等環節,教學內容通常只圍繞課本,沒有進行額外的資料補充與拓展閱讀,導致教學氛圍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厭煩與排斥心理,失去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以語音、詞匯、句型的教學為主,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閱讀教學由于涉及完整的文章結構與具體的文章主題,要求學生在識記詞匯意義的同時能具備一定的閱讀技巧,根據閱讀技巧讀懂文章內容,把握文章大意,對于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因此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然而,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詞匯與句型的教授,將文章翻譯的流暢程度作為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標準,并未注重閱讀技巧的傳授,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未實現閱讀能力的實質提升。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應當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特點,閱讀難易程度應當符合小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然而,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并未將重點放置在課本內容的教學,而是側重于課外閱讀練習,以便學生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課外閱讀中的詞匯大多脫離課本實際,給學生帶來了閱讀障礙,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往往一知半解,只進行大致的瀏覽,并未進行仔細閱讀,閱讀目的從提升閱讀能力偏離至只關注習題的正確與否。大量的練習無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無法從閱讀中獲得正向反饋,最終喪失閱讀興趣。
游戲教學法的實質就是通過設計簡單的游戲,將游戲與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借助游戲的形式開發學生智力,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魅力。教學游戲的類型包括操練游戲、合作游戲、競爭游戲等,不同的游戲設計可以提升學生的對應能力,例如合作性游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團結協作能力。結合小學英語閱讀課堂的具體教學實際,游戲教學法的設計角度可以從單詞、句型等基本單元入手,鞏固基礎知識,為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做鋪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包括四個教學環節,分別是Lead-in,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教師可以在Lead-in部分設置游戲導入,集中學生注意力,也可以在Post-reading部分設置游戲互動環節,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在進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重點短語整理匯編,搭配對應圖片提前制做好活動轉盤,在導入環節設置“我轉你答”的活動。在轉盤轉動前,教師向學生提問: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學生踴躍舉手回答。隨后教師轉動轉盤,對猜對的學生進行口頭夸獎,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導入本節課主題。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較分散,教師通過游戲導入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有意注意品質的提高。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影響教育觀念的改變,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育內容、方法及手段,最終影響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質量。因此,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可以幫助教師革新教學方法,提升教育質量,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提供新的教育思路。然而,受傳統教學觀影響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教師只關注詞匯與句型的單向傳授,忽略了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知識產出能力嚴重脫節,英語交際能力嚴重欠缺。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應當從改變教學方式入手,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結合課本知識,將圖像、影音等多樣元素融入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閱讀教學注入活力。例如,在進行What’s he like?的閱讀教學時,在導入階段,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英語歌曲“Who’s your teacher?”的視頻,通過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加入動作表演,帶領學生一起跟唱歌曲,通過動作手勢的加入,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渲染學生情緒,幫助學生盡快融入教學情境。通過歌曲跟唱,可以鍛煉學生英語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此過程中加入中文提示,排除生詞干擾,幫助學生理解歌詞大意。學生在跟唱過程中音調由低到高,口語表達也從生疏轉變為流利,在提升聽讀能力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自信,加深了學生對英語課堂的喜愛情緒,為后續閱讀教學進行良好鋪墊。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雖然側重于基礎,但也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英語交際的能力。活動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語言技能。例如,在讀前進行預測,可以幫助學生劃分文章重點,提升閱讀興趣;在讀中設置梯度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鍛煉自主閱讀的能力;讀后開展創意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增強小組合作,提升交際能力。例如,在教授What can you do?這一課時,在讀后環節,教師可以設置英語小品展示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照課本Story time的內容進行組內分工合作,按照個人能力分配劇本的編排、服裝道具的制作、劇情的展演等任務,進行完整的小品排練,并按照抽簽順序在班級內輪流展示小品成果。教師則按照每一小組的展示,從服裝道具的精美度、劇情的流暢度、演員的表達能力等方面,對每一小組的演示成果進行綜合評價,并設置對應的獎項,對表現優異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在此活動中,教師借助主題小品的活動形式,要求學生依據課本內容進行臺詞識記,意在通過趣味性的活動方式,加強學生對重點句型的理解及掌握,并設置劇情編排環節,給予了學生發揮空間,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劇情拓展,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設置制作服裝、劇情演練等環節,促進小組間的團隊協作,鍛煉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創造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閱讀翻譯的流暢程度,不注重閱讀技巧的傳授,導致學生只能理解文章大意,在面對新的文章時依舊不知如何開始閱讀,最終形成無效閱讀。按照新課標的課程標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其中,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就對小學生應當掌握的閱讀技巧進行了相應的要求。根據閱讀環節的劃分,學生在讀前應做到重點詞匯與句型的學習,排除閱讀障礙,并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在讀中,學生應當進行泛讀與精讀,掌握認讀、跳讀、略讀等技巧,通過簡單的閱讀,能夠總結歸納出文章大意,完成教師布置的圖表任務,對文章內容進行簡單排序;通過精讀,可以做到對文章大意的理解翻譯,并能回答細節性問題,在此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推理,形成對整個故事的見解。在讀后,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掌握的句型知識,完成課后習題,或者根據對文章大意的把握,結合所學知識,對文章進行轉述續寫,進一步提升英語表達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每一教學環節的特點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通過設計圖表、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的加入傳授學生閱讀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缺乏一定的自主調控能力,在課堂上不易集中注意力。然而現階段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傳授,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缺失閱讀技巧的傳授,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無法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課堂喪失興趣。針對此種現象,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反思,轉變教學思想,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綜合運用游戲教學、情境教學、活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樹立英語閱讀自信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1] 曾亭亭.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自主互助合作學習的行動探討[A];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二)[C];2020.
[2] 健王.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其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1,4(8):126.
[3] 曾亭亭.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自主互助合作學習的行動探討[A];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二)[C];2020.
[4] 馮雯."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J]英語廣場,2020(14):122-124.
D045
A
1002-7661(2022)10-0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