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送
(廣東省湛江市嶺南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你不會真正知道你在想什么,直到你努力把它寫出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說,‘這就是我的所思所想’,然后你把它寫在紙上,但是你看了又會覺得它看起來很膚淺。所以說,寫作是一個真正推動你自己的思考,并發現你所思所想的過程?!边@段話出自《寫作何以成為哈佛大學唯一一門必修課程——南?!に_默斯與赫明珠、于海琴的對話》,刊發于2022年第1期《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是作者之一南?!に_默斯的觀點,筆者對此深以為然:寫作能讓教師的思想可見。那么,何以可見?
首先,教師要進行廣泛而有深度的閱讀,為思想的種子儲備萌芽和生長所需的土壤、溫度、空氣、雨水、陽光。廣泛的閱讀意味著教師不能只讀教材和教參,或者只讀本專業的教育教學著作,而應不拘泥于學科框架,精讀一些心理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管理學、文學等著作。教師若想達到有深度的閱讀,就要把自己“讀進去”,并把自我“讀出來”。詩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教師閱讀也應如此。
其次,教師要在閱讀中進行深入而系統的思考,為思想之樹培育拔節和抽穗所需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系統的思考是思想成形的必經環節,深入的思考是形成深邃思想的必要前提。教師要儲備足夠的知識,用整體、客觀、辯證的思維去認識和深耕教育教學工作,用創新的思路實施課程和落實教學環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和自己。教師不妨圍繞某一主題進行閱讀,通過實踐檢驗和修正所學知識,為今后提出自己的教學主張做準備。當思想之樹長出了開花、結果所需的根莖葉,思想之果則指日可待。
最后,教師要用文字精準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感悟,為思想之果成其形、露其色和溢其香“完成最后一步”。有了文字記錄,教師的思考就得以呈現,就能被“看見”,乃至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一束光亮。有了文字的表達,思想就有了形狀、顏色和味道,就可以進行傳播和傳承,讓更多的人分享、交流。有了思想的澆灌,文字就有了生命的氣息、情感的磁場、智慧的脈動,就能引起同頻的人共振。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寫作于教師而言是一種教育和成長方式,有利于教師播種教育思想,讓自己的思想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