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學濱海學校 節 菁 王艷艷
如何在思想政治課程中落實“立德樹人”這一育人根本任務,筆者結合學校研究成果進行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單元教學實施的設計與初探。在實施目標上,結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版)》與《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培養目標進行有效銜接,搭建起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雙核”(核心價值、核心素養)目標培養體系,將課程的根本任務置于“雙核”視域下的育人實踐中去觀照。
從教學評價上,大視角下將知識進行整合和重組,形成單元課程與教學的內容與評價體系,將學習目標對標單元教學標準,將單元教學標準設計運用到課堂教學,實現單元教學標準與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模式、單元學習評價一體化和諧共生,實現核心價值、核心素養驅動優質發展。
從教學實踐上,實現“雙核”視域下單元教學標準的梯度性課程實施,基礎落實課通過自學研修與合作交流落實基礎,能力提升課通過范例導學、探究實踐提升能力,通過拓展創新、學科育人實現“雙核”發展,即運用“三六三”模式,從基礎落實到能力提升再到“雙核”發展,本篇以《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一課為例進行全面的闡述和介紹。
《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在部編版教材中,處于必修二《經濟與社會》中的第一課,本節主要講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度,深刻理解其中的概念及內容能夠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由此它的地位可見一斑。
《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就教材內容而言,理論性較強,與學生實際生活關聯度不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情,從身邊的鮮活案例切入,突破學生認知和理解障礙,拉近其與教學內容的距離。
結合國企改革典型案例,通過范例導學與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知識獲取、分析材料及自我表達能力。通過議題的搭建,明確堅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自覺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教學重點: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原因及其體現、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難點: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及如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自學研修: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和地位。
設計意圖:通過精讀課本,小組成員合作,學生展示得出結論。
1.合作交流情境一:探究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因。
通過觀看視頻《央企戰“疫”》,閱讀2021年《財富》雜志世界五百強企業、基建狂魔、鄧小平及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論述等文字材料,小組進行合作交流:為什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積極參與討論,得出結論。
2.合作交流情境二:探究公有制主體地位體現。
“如果我國的水電、燃氣、航天航空、國防工業和糧食供應等行業和領域掌握在美國、日本或外國資本手里,你放心嗎?國有經濟必須控制社會生活的各行各業嗎?”通過感受真實情境,思考交流該問題。
設計意圖:真實情境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國有經濟對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及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合作交流情境三:探究為什么要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思考: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地位是否一樣?二者的關系如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如何更好地發揮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進行思維碰撞,深化對二者關系和作用的認識。
1.分議題一:國有經濟如何發展壯大?
探究活動:教師通過介紹典型國企混改的例子,分析國企如何實現壯大成長。
設計意圖:從資料得出結論,鍛煉閱讀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學生自我表達的實踐能力。
議題情境:觀看《混合所有制》,進行小組討論。
范例導學:以聯通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例,從持股比例、引入民企、優化經營管理機制、授予核心員工一定股權的股票、與新的戰略投資者在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等舉措進行國企民企的混改“聯姻”。
2.分議題二:農村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起來的?
議題情境:展示小崗村的發展變化。
探究活動:從小崗村的發展變化總結梳理農村經濟如何發展壯大。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我總結知識歸納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概括能力。
范例導學: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的經營方式。
3.分議題三:如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議題情境:展示對非公有制經濟提出的不同文件及財政支持。
探究活動:播放視頻并展示非公有制經濟對我國經濟領域的貢獻。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邏輯能力。
范例導學:通過閱讀材料范例說明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措施。
1.拓展創新情境一。
材料1:播放《造南沙群島的大船——天鯨號》視頻。
材料2:圖片展示我國國有企業在偏遠地區的貢獻和成就。
探究活動:“天鯨號”的制造企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是什么性質的企業?臺灣相關人士對“天鯨號”在技術方面的評價體現了國企的哪些作用?國家對國企的態度是什么?
2.拓展創新情境二。
材料1:播放視頻《央視V 講堂——民營經濟的作用》。
材料2:展示外賣員三問王興、滴滴APP下架材料。
材料3:鴻星爾克為河南水災捐物資5000萬、比亞迪7天自主制造口罩機。
探究活動:材料2 反映了民營經濟在發展中的問題,材料1 反映了民營經濟為日常生活帶來的便利,材料3體現了責任擔當,你認為國家對民營經濟應該持怎樣的態度?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直觀感受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及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得出我們需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的發展。
3.“雙核”提升探究:談談你對“國民共進”的認識和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探究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想保持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必須在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指引下,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課堂是落實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核心價值的主要陣地。在課堂中,只有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落實、分析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才能及時得到檢驗,對我國目前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堅信不疑,愛黨愛國愛人民的信念才能在心里生根發芽。
通過文章的整體論述,完成了對于高中政治課程的實施目標、實施方式上創新式的發展與生成。在“雙核”視域下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單元教學標準的設計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