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東街小學 路雙燕
如今,人們普遍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各類學校也不斷加強對教育的研究和改革,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積極響應“雙減”這一有效的政策。其中,語文作為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斷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學生學業負擔較重,教學方式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因此,在“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必不可少,加強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方法的研究,既可以減輕小學生負擔,又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雙減”是指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強化校內主陣地的教學,從而構建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半p減”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健康成長為思想的政策,該政策能夠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改善教育現狀,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雙減”政策中,學生能夠有多余時間用于開展體育、閱讀、藝術等活動,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落實“雙減”政策,可以減少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的傳統教學方向,減少短視性、功利性的教學,把閑暇的時光交給孩子,以促進學生充分而有特點地成長,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成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而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
“雙減”政策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通過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和依法治理的方法來實現“雙減”政策,改善教學質效。“雙減”政策也是教學改革的內容之一,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減輕其負擔,有效促進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
如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參差不齊,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缺乏鍛煉和經驗,教學潛力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導致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不高。下文梳理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及實際教學存在的五大問題。
第一,課堂控制與管理能力。不管是哪個學科的教學,教師都要利用好管理課秩序的方法,聚焦于學生關注點,調動其注意力,激發其興趣,從而營造最佳的課堂情境,提升課堂效果。但是很多語文教師都只是調動了小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難以跟隨教師腳步,難以激發學生興趣,這樣的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第二,處理和快速理解教材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的日常教學離不開教材,通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認知,將教材的內容更詳細、更簡便地講給學生聽,讓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了解和認識教材內容。因此,教師處理和快速理解教材的能力深刻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果,但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較淺,沒有充分處理和快速理解教材的內容,沒有制訂完善的教學任務和課堂內容規劃等。
第三,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是通過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來實現的,利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將教材內容和教學任務更加簡單、更加有效地表達出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但小學語文教師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有待提升,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
第四,閱讀與習作指導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具備閱讀的能力和習作指導能力,但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和習作能力只局限于寫作文和對閱讀理解進行教學分析,其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第五,教學創新能力。一些教師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采取死記硬背和刷題的方法讓學生了解語文知識,達到教學目的,還使語文比較枯燥無味,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將“雙減”政策引入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教師的創新能力,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環境,從而促進教學的良性循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半p減”政策的實施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使語文教學的作業減少,讓學生更好地融入閱讀、習作和朗讀等語文興趣活動,激發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改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在“雙減”政策中,應該多元化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而應勇于打破傳統教學的壁壘。首先,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利用新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將課堂40 分鐘分為兩大部分,前25 分鐘講解課本知識,后15 分鐘進行興趣教學,圍繞小學語文課本知識開展古詩詞搶答、情景模擬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要將教學目標、教學方案、教學任務和教師思路等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元素盡可能發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采用良好的教學方法才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有了良好課堂氣氛,才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愉快感,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與情感能力。因此,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等,確立正確的教學方案,并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在多元化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多媒體設備等讓學生適當地放松,全方位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看世界之大、品藝術之美、聽自然之聲,在勞逸結合的同時還可以無形中給學生擴展課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找春天》這篇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春天的視頻和聲音,讓學生發表自己對春天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從課本、音頻和生活方面捕捉春天的氣息,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必須使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需求相契合。利用學生的特點和多樣的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讓學生重視小學語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利用特色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讓小學語文教學效果能夠達到理想的要求。
最后,教學內容要具有前瞻性和時效性。小學語文教學應該緊跟時代潮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理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與時俱進貼近實際滿足學生需求,也要根據教育發展情況和教育方案及時改進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開展相關的教學培訓等工作,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首先,建設硬件環境及優化服務。學校要加強硬件環境的建設,如擴建電子閱覽室,可以方便學生閱覽和查詢各種資料;與此同時,要提高網絡的覆蓋率以及校園網的速度,使學生方便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其次,建設軟件環境。購買相應的數據庫資源,讓學生可以充分學習一些前沿的學科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應該建立教學資源網站,將優秀教師的教學資源,包括視頻、教案,模擬題等上傳到該網站上,這樣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反復觀看、練習,進而鞏固其所學的知識。再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依靠“雙減”政策,在自習課上開展針對性的輔導,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后服務,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最后,教師應該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及時改變教學方法。例如,在了解到學生對閱讀理解接受能力較低時,教師應該了解其掌握情況,利用情景重現等方法進行講解。如果只有少部分學生不了解其內容,應該開展針對性輔導,利用課后服務來解決其問題。也必須耐心輔導學習較差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從學習角度而言,教學思路清晰,有利于學生吸收理解知識。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梳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思路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師必須對每一節小學語文課的課堂教學思路進行梳理和分析,從而找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更簡單、更容易地明白課堂內容和知識。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通過梳理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路,能夠把握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發言機會,做到教學相長,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小學語文感興趣。而且通過梳理課堂教學思路,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能夠讓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更富有創新力和吸引力,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雙減”政策下,應該減少作業負擔,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讓學生適量做題,利用高水平的作業來回顧課堂內容,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首先,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選取一些課后習題和資料的習題,設置統一完成的基礎題型和比較有難度的選做題型。且保證選取的題量不能太大,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回顧課堂知識,了解課堂所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不能局限于課本的課后習題,可以依據課堂所學內容進行創新,在網上尋找題目資源或自己出題來布置其作業,學會設計作業,從而提高作業質量,減少學生作業負擔,達到教學的目的。最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動手制作和小組合作的作業,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完成,讓學生對小學語文感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能夠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在布置作業過程中,必須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減少學生的負擔,且必須適量地布置作業。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判斷和衡量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能夠反映教學的效果,也能促使小學語文教師提高其能力。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十分重要。首先,應該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相關分析,構建合適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系統;其次,基于層次分析法對評價體系進行分析判斷,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運用評價方法對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建立評價體系;最后,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的權重進行計算,根據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和相關因素的權重進行評價。在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中,首先構建問卷調查表格,利用問卷調查數據和專家訪談數據來確定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從而構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系統。其中,影響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包括學生因素、教師因素和管理者因素等。之后,利用層次分析法對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和判斷,對影響因素的權重進行計算,從而建立評價指標。權重能夠反映各個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能夠反映出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總目標的貢獻程度,權重的大小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指標。在建立權重體系過程中,必須對每一個因素進行考慮和計算,從而更準確、更有效地建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準確地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評價。因此,在建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權重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圖1為層次法建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體系)。

圖1 層次法建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體系
通過學生評價、專家評價和管理評價三方面的評價,最終能夠構建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有效評估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能切實反映出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作為教育中的基礎,必須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研究。在“雙減”背景下,為減輕學生的負擔,教師可以優化教育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課后輔導服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應該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和作業設計方法,從而改善教學環境,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