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實驗中學 安國強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新時代對于中小學教育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也發生了變化。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滿足人民群眾對于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中小學校長的思想領導力成為了促進中小學教育穩步發展的重要力量與關鍵因素。有人說,一位好校長就可以帶出一所好學校。的確,新時代中小學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針對傳統教育遺留下的問題,教育學界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而這些方案的落實十分考驗中小學學校領導的能力。只有站在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全局統籌規劃,才能切實保障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合理性,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
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構建高質量發展教育體系,目標是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為順應新時代的主要任務,完成新時代的教育目標,基礎教育體系的改革勢在必行,中小學校的發展趨勢也產生了新變化,迎來了新挑戰。曾經,“唯分數論”和“分數至上”的教育觀點在各大中小學校中“橫行”。而學生在這種教育觀點的誤導下,出現了“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在教學中,音體美勞教育不受重視,導致學生的發展存在著嚴重的片面性。而在新時代的任務下,“分數”不再是一所“好學校”的唯一評定標準,中小學校應將立德樹人和“五育”并舉作為教育重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校長的教育理念是學校發展的風向標,也是學校發展的引路人,特別是教育理念應符合新時代的主要任務,領導力的變化更應順應中小學教育教學評定標準而進行改變。
作為校長,應當全面落實黨和國家有關基礎教育的相關政策和具體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此外,作為學校發展的引路人和教育目標的踐行者,一校之長不應當只著眼于一校之事,而應當將目光放大放遠,著眼于全社會,在促進學校內部發展的同時,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中小學校長應順應時代變化,找準自身定位,在提升思想領導力的同時,充分發揮領導力對教育教學的引領作用。
校長在發揮領導力、統籌全局時,要結合實際,從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切莫“想當然”,成功的領導理念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實踐中經受考驗并且得到延展,只有領導理念適用于學校的實際情況,才能發揮領導力的真正作用。
校長的教育理念與領導能力應該體現時代進步的特點,順應國家對教育的發展需要,不能死板教條,更不能固守陳規,要在腳踏實地的同時,大膽革新,以創新精神驅動領導力的發展。
新時代校長的領導力要講究科學性,順應教書育人的規律,避免發生好高騖遠、違背規律的情況。在發揮領導力、制訂教育方略時要因地制宜,結合學校師生的特點和校情進一步深化部署。校長的領導力只有在遵循規律時,才能夠發揮作用,彰顯優勢。
一位校長真正的領導力,并非體現在職權所賦予的行政權威,而是體現在能夠使人信服、愿意追隨的職業能力與個人魅力。在校長領導他人之前,不妨先徹夜捫心,問一問自己為何能夠領導他人,而他人又因何要接受自己的領導?一紙行政令所帶來的領導地位終究是空中樓閣,沒有落到實處。如果一位校長不熱愛教育,不愛自己的學校,也不愛教師和學生,那么,再夸夸其談的教育理論也得不到全校師生的信任與喜歡,那他的領導生涯還未開始便已經走向終結。教育是一種情懷,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底色,更應當是校長領導力的初心。只有當校長真心愛全校師生,真心實意地想要帶領自己的學校越來越好,那他的領導身份才是師生心目中真正的領導,他才能在教育管理中充分發揮領導力的作用,甚至游刃有余。
校長不應該是一個“高高掛起”的職位,而應當深入到師生之中,在領導力實施的過程中不應當只看見蒼天松柏的遒勁,也要關注幼苗與塵埃的心情。在統領教育教學的過程里,一些校長常常會存在“偏心”的現象:只重視語數外這些參與考核的主科,而忽視了音體美勞這類副科,致使學校中的各科發展不齊,主科發展“方興未艾”,副科發展不見起色。一個在學科教育上做不到全面育人的學校,自然也無法滿足新時代國家對新型人才的要求、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因此,校長應該給予各個學科平等的愛與尊重,尤其是面對薄弱學科,更應不吝惜自己的掌聲與鼓勵,施以加倍的關心,提出各種促進副科發展的新方法。
當一個人成為領導之前,他要關注的是自己的個人成長,而當成為領導之后,所要重視的便是他人的個人成長。部分中小學??偸谴嬖谶@樣的問題:領導的會議開了不少,制度也很完善,創新意愿也足夠強烈,但依然在管理過程中狀況連連,經常出現計劃雖好但是無法落實的情況。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校長在團隊建設中沒有發揮共享精神,沒有在領導下屬的過程中培養下屬。只有將共享精神付諸于團隊,進行個人發展的同時完成團隊發展,才能增強團隊奮發力,推動隊伍效能提升。
單向度的層級領導模式無益于學校的長期發展,也不利于制度落實,更不利于校長發揮自己的領導力,因此這種領導模式必須進行革新。校長在發揮領導力的同時,也要統籌思想,特別是要讓其他人變得更好。校長部署工作時,要引導和促進學校中層領導“長本事”“用本事”,使他們能夠成為校長管理工作中的“左膀右臂”,這樣領導層制定的各項制度和策略才能更好地實施。
針對過于平和的中層干部,校長應建議他們在布置任務、統籌安排工作時增強能量氣場,在柔的同時重視原則性,增強下屬的執行力;而對于處事過于剛強的中層干部,要建議他們在安排事情時找到“柔”與“剛”的平衡點,做到剛中帶柔、柔中含剛。
作為校長,不僅要督促和引導下屬揚長避短,改正缺點,而且要知人善用,人盡其才。知人善用的能力是中小學領導干部在用人方面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就是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如果在用人方面出現了問題,那么學校教育的整體發展必然變得混亂,各項政策的落實也會變得緩慢。
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正面道德行為的概括與稱頌?!爸辽凭瘛笔敲恳粋€中華兒女都應當繼承的優良傳統,也應當成為學子們丈量自己的一把尺。作為校長,在辦學過程中應立志于將至善精神根植于每一個學生心中,將“善”變成一種師生共同營造的校園文化,推動學校文化建設。在建設校園環境方面,校園“擇善而居”,大到每一處校園景致,小到教室中一塊小小的黑板,無一不在設計布局上體現出“善”的思想。校園的標語上、教學樓的走廊里、班級的板報上,到處都是關于“善”的經典格言與傳統文化,讓學生和教師在“善”的沐浴中度過每一天的時光。在建設師資隊伍時,應堅持“積善成德”,在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播種下“善”的種子,讓教師在教學中提升師德與專業素養,用愛育愛,用“善”促學。“善”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文化。作為校長,想要切實提升辦學思想領導力,更要堅持至善精神,從而推動學校整體文化構建。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中小學校長思想領導力的提升勢在必行。校長不僅要圍繞著教育發展特點和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調整、施策,學習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而且要與時俱進地提升自身能力,豐富和優化校長思想領導力的內涵,充分發揮思想領導力在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引領學校跨入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