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坪山區東部灣區實驗學校 賴婉茹 王哲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孩子的健康成長深刻地受到家長的自身言行、教養方式的重要影響。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會教育孩子,尤其是在撫育第一個孩子過程中,將會經歷諸多挑戰。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善于教養孩子的父母需要不斷地努力學習。
當下,家長在提升自己教養素質的過程中,常常由于遇到各種教育孩子的困難而感到無所適從。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是在十分復雜的教育環境中進行教養實踐的,而這種復雜的環境,給家長教養理論的運用帶來了諸多不可預測的影響。此外,家長在教養實踐中常常忽略孩子喜歡游戲的天性,忽視了將自己的實踐與孩子的需求進行結合。
新時代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家庭教育理念應當系統化,家庭教育方法應當科學化,而游戲力教養則是新時代家長應該掌握的教養方式。游戲力教養是基于游戲而展開的一種教養實踐,但并非所有的家庭都能夠輕松熟練地使用游戲力教養的方式。為了加深家長對游戲力教養的理解,并推動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實施這種教養方式,需要積極為家長進行賦能,提升家長的游戲力教養的能力和素質。
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研究兒童游戲治療和家庭支持時提出了游戲力(Playful parenting)概念,主要是指在養育孩子過程中,融入玩耍游戲的方式從而實現教育目標。科恩認為,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游戲中可以沉浸在自由探索世界的快樂中,同時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此同時,家長可以借助在游戲中所激發的親密感與活力,將自己帶入到孩子的視角,進而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結。
在親子沖突頻發的家庭教育生態中,當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普遍具有焦慮、手足無措等消極體驗,因此基于這樣的背景,游戲力就成為家長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品質,游戲力教養具有緩解教育焦慮,加深親子關系聯結等諸多重要價值。
根據已有的研究,研究者已普遍認為,游戲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游戲能夠在兒童的認知、身體與社會性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而游戲力教養正是一種基于游戲而實施的教養方式,因此游戲力教養可以幫助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促進孩子方方面面的發展與成長。
兒童參與游戲活動具有天生的內驅力,因為游戲將成長過程中交往的需求、表達的需求、身體運動的需求和探究的需求融合在一起,而兒童在游戲中獲得的愉快體驗和滿足感又會反過來進一步提升兒童對游戲的需求,這會進一步激發兒童尋找和發動游戲的動機。因此,通過游戲的方式在教養情境中實施教養實踐,將會使得兒童發展的多方面需求得到滿足。
游戲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社會交往方式,其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有著特殊意義。兒童在游戲中能夠充分地感受到輕松與愉悅、自由與創造,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著自己特有的表達。游戲化教養不僅符合兒童進行社會交往與互動的基本需要特性,而且為兒童的社會性關系和情感的發展提供優良的成長環境。
美國心理學家科恩在其《游戲力》中指出,打針對孩子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孩子之所以在游戲中常常模仿打針的游戲,是因為在模仿的游戲中這種痛苦得到了緩解。盡管模仿游戲是非真實的,但是孩子卻可以真實地從悲傷中振作起來。孩子們可能永遠不會把自己的一些心事說給家長聽,但他們一定會以某種表現形式的游戲模式向家長呈現出來,盡管這種游戲模式可能會讓家長感到崩潰。也就是說,如果家長能夠仔細觀察并了解孩子的游戲內容,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游戲活動中蘊藏著他們的疑慮失望、悲傷恐懼和喜悅好奇等種種真實的內心體驗。
家長在陪伴兒童的過程中常常是自己做著自己的事,兒童做著兒童的事,而游戲力教養可以改變這一現狀,發揮出家長陪伴對兒童成長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同時在歡樂愉悅的游戲中,家庭教養實踐中的親子沖突得到緩解,豐富的、深層次的親子關系得到建構,使得孩子意識到盡管自己可能會產生悲傷、畏懼、悔恨、生氣、懊惱等多種復雜的情緒,但與家長建立起的這種親子關系仍能為其帶來愛和溫暖,而這種陪伴將會為孩子帶來克服負面情緒的勇氣。
首先,家長要認識到游戲力教養對于改善自己家庭的教育生態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家長的教養實踐因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家長經常不得不面對孩子不聽管教的困境。這種困境的產生一方面來自于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不高,同時也是因為家長不懂得如何在教養實踐中將喜愛游戲的孩子天性融入進來。
家長對子女教育重視的同時往往容易引發親子沖突。在當前家庭教育生態下,家長更應通過實施游戲力教養來改善家庭教育氛圍和提升親子關系的親密度。家長要認識到游戲力教養的價值所在,以及其對兒童個體成長的積極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游戲力教養的教育功能。
無論是身體上的強健,還是大腦的成長,游戲能極大地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從游戲中,我們可以培養兒童多種感官的發展,提高兒童的能力。游戲中,兒童要學會如何在新環境中照顧好自己,這個過程蘊含著很重要的成長機會。在游戲中,兒童探索、嘗試,甚至要不時地去調整、修正自身的行為。孩子在游戲這個環境中安全地試錯和探索。
孩子能在玩耍中提高智商和情商。玩耍時想象力、意志品質均得到鍛煉,尤其是想象力的發展,想象力的發展影響著孩子的創造力,學習能力。通常來看,玩得好的孩子,一般都學得好。學得好的孩子,也能玩得很好。游戲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應該是孩子的好伙伴,貫穿孩子成長的始終。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提升游戲能力和游戲力教養素質并非易事。首先,家長成長的背景限制了家長與孩子的聯結。家長們既渴望進入孩子的世界,孩子愛玩的游戲的世界,但因自身成長經歷往往不具有較高的個人游戲能力。其次,很多家長沒有把握好自己在兒童游戲中的角色。雖然積極地參與到兒童游戲中來,但是他們沒有扮演好應有的角色。他們喜歡把成人現實世界中的權威角色帶入到游戲中來,破壞了兒童游戲中的平等關系,不利于親子間良好互動的形成。
游戲力教養可以通過培養得到提升,保持適度的練習和學習必不可少。家長的個人成長也是必不可缺。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做一名會教育的好父母需要進行專門的學習,很多家長正在通過多種多樣的途徑學習家庭教育的相關知識和方法。
游戲力教養是一種科學的教養方式,其根源于兒童發展的特點和需要,是非常值得家長學習和掌握的。除此之外,家長在游戲力教養中,自己的內在游戲力也會被喚醒,生活的智慧得到增長,從而也會以更積極的態度解決應對教養難題。
家長應嘗試采用游戲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互動,當針對某個問題或事件試圖進行教育的時候,可以在與孩子的游戲中達成教育目的。通過一次或一種游戲是無法達到游戲力教養的理想效果的,因此需要家長能夠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將游戲力教養的理念方法不斷實踐,同時在游戲活動中,仔細觀察兒童的反應情況,根據兒童的行為反饋,不斷總結反思調整自己的游戲力教養方式。而在這大量的實踐與反思過程中,家長將會逐漸深化自己對游戲力教養的理解,進而游戲力教養的效果也將在家庭教育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以及帶來更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