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大滿鎮中心學校 張政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電子白板的有效利用能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能構建生動的課堂情境,并生成多樣化的課堂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教育信息化發展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電子白板作為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具,逐漸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基于此,在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立足當前的教學條件,合理運用電子白板,并在實踐中反思、總結教學經驗。
電子白板具有智能識別、智能檢索、多點觸控等功能,同時也可以進行數據采集、分析以及個性化推送。因此,相較于傳統教學手段,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顯著優勢。首先,電子白板可以開啟課堂直播,讓教師與學生實時分享知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電腦端創建直播課程,一鍵分享課程到微信等平臺,學生收到信息后,通過微信平臺打開教師創建的直播課程鏈接,就能進入在線學習課堂,并且學生能在網絡直播課中進行學習和互動,并且操作課件,教師則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遠程互動,實現知識共享。其次,電子白板功能齊全且操作簡單,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備課、授課的效率。例如,電子白板中包含豐富的文本、圖形、多媒體及動畫效果設置,教師備課時可以一鍵調用圖片、公式、動畫等素材,豐富課件內容;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利用智能化操作,呈現出重點內容,打破沉悶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電子白板中包含海量數學學科資源,為教師的課程設計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電子白板中有課程視頻、題庫、仿真實驗等海量課程資源及互動游戲,覆蓋小學生各個學段的系列課件,同時也支持PC端及App端。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可以根據需要一鍵預覽并獲取課件,為學生提供動態化的學習情境。最后,電子白板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能實現實時雙屏互動,提高了線上線下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課后指導時可以通過登錄賬號連接電子白板,利用智能手機控制課件,并進行打開、翻頁、批注等操作;此外,還可以利用手機進行投屏、拍照上傳等,靈活展示和點評學生的學習成果,呈現課堂細節,為線下學習提供依據。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交互式白板的教學模式能成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還不夠成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階段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數學教學中會出現學生難以理解的數學公式與數學思想方法,而有的數學概念和公式,教師用語言很難向學生說明其中的數學原理,因此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傳統課堂中非常容易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就能利用多種功能體現數學公式的推導與驗算,并且利用圖形和影像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此外,教師也要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學習模式下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教師只是在課堂中講解數學基礎知識,并且利用黑板列出解題的具體步驟。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難以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這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是不利的。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可以讓教師更加直觀地查看教學內容,并且帶領學生一起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溝通和探討,教師在開展某一章節的教學時,可以直接將相關的教學內容拖到電子白板上,學生則可以通過直觀觀察和動手操作,加強師生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助力了高效教學,電子白板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了行之有效的互動交流平臺。在信息化平臺上白板與計算機能實現雙向互動,教師與學生可以利用其多元化的功能,實現對教學活動的優化設計。基于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電子白板技術的不斷更新,其功能也更加多元化,這自然為教師的課堂講解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傳統課堂模式中,教師根據教材或者多媒體課件進行灌輸講解,由于內容單調、過程枯燥,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但是,在電子白板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利用屏幕批注、新建屏幕等頁面工具優化講解過程。例如,教師可以隨時調用準備好的課件,并通過放大、縮小、漫游、批注等操作,凸顯知識重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利用有趣的特效增加講解過程的趣味性,提高課堂講解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幾何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真實參與和體驗。而電子白板中的各種圖形工具,則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思考提供了機會。例如,在講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通過白板觀察圖形的剪裁、對比和計算,從而完成對面積公式的推導。這一過程節省了很多課堂操作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動態示范理解了不同知識間的聯系,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目前多數電子白板中都包含畫筆、網格等工具,這些工具無疑是教師講解的重要輔助,為師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教與學的工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數學講解內容選用恰當的工具進行設計,以簡化知識講解的流程,讓數學知識的學習從枯燥無味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講解圖形的平移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網格為學生繪制圖形,并展示不同方向的平移過程,同時指導學生親自操作,了解圖形平移后的變化,實現對知識的有效把握。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教育資源的共享也逐漸成為現實。電子白板在設計中會構建資源庫,其中包含了各學科的音頻、視頻、圖片等資源,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動。例如,小學數學課堂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查找相關資源,并根據需要將PPT、圖片、音樂、視頻、Flash動畫等內容整合到同一個文件中,并利用快捷功能完成課件制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文件直接插入講解過程中,實現快速播放,作為學生理解知識的輔助,以提升教學效果。
對小學生而言,其思維發展尚不成熟,聯系、歸納知識的能力不強,因此,在學完一單元的知識后,往往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比較零亂,缺乏整體性、系統性。針對此,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中的思維導圖功能,為學生提供知識整理的工具。例如,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的面積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的面積公式進行整理歸納,把重點和難點納入知識鏈條中,并利用軟件功能構建知識網絡,從而直觀感受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提高知識掌握的整體性。
板書是課堂講解的必要內容,在電子白板的輔助下,傳統的黑板板書在課堂上的應用越來越少。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設計更加生動、有趣的板書。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偏好選擇不同類型的畫筆,并設置字體、字號、顏色,并配合知識講解過程對標板書內容,為凸顯其中的知識點調整字體及大小,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把握的準確性。這樣的板書對學生歸納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做好學情分析,找準電子白板運用的時機,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的有效結合。在學情分析中,教師首先要重視學生分析,確定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了解學生在什么時候可以自主學習,在哪個階段需要獲得幫助,以及學生習慣接受哪一種教學支持形式,進而利用電子白板設計學習“支架”,讓學生在合適的情境中實現自我發展。其次,教師應做好教材分析,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確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并從電子白板資源庫中獲取資源,創設具體、形象、生動的情境,吸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利用電子白板的優勢,為學生構建直觀的學習情境。例如,在“除法”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展示“分桃子”的過程,利用生動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經歷分配的過程。這樣可以讓學生帶著積極情緒開始學習,以專注狀態面對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在教師的積極評價和激勵中進一步探索,完成學習任務。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雖然在課堂中采取合作學習有許多益處,但是課堂教學時間太短,合作學習需要留出充裕的時間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匯報等,因此在實踐操作中很難取得理想效果。但是,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在“認識分數”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操作任務,要求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研究,對給出的正方形進行平均分,并將“一半”涂上顏色。學生在更直觀、動態的環境中合作學習,討論不同的劃分與涂色方法,以共同經歷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因材施教是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開展教學實踐的基本原則。學生個體在數學知識基礎、家庭教育環境、性格與愛好、思維方式等方面會呈現出明顯的差異,而針對這種差異進行教學設計則是實現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在電子白板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為學生設計線上作業,并明確作業層次,要求學生線上作答、上傳平臺;指導學生進行課后拓展學習,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的數據,對學生層次進行分析,并調整教學設計,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
由于傳統數學課堂受到了時空的限制,因此在很難體現知識的本質,讓學生難以感受到空間感。像是在長方體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利用板書或者長方體教具來讓學生進行觀察,這種方法很容易受到觀察角度以及遮擋等原因,造成學生無法更全面地觀察到長方體的具體特征。而在電子白板教學應用之后,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演示長方體的每一個面、棱以及頂點,讓學生更加全面、更加細致地對長方體展開觀察,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長方體的特點。而在對長方體六個面的關系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展示上下、左右、前后面重疊的畫面,讓學生得出長方體面對面的面積是一樣的結論。電子白板能夠利用更加直觀的畫面來讓學生進行觀察,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專注度,以便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知識難點。
隨著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能利用網絡來獲取到大量的數學信息資源,讓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有效拓展,而且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眼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習內容提出一定的擴展性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進行學習。例如,在“圓的知識”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開放性作業“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圓形?圓形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基于此,讓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利用網絡進行資料查找,并且記錄下來以便于下節課使用。利用網絡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數學相關的知識,讓學生的眼界和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想象力作為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利用多媒體教學后,不僅能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到相應的知識,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展開想象,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推導圓形面積公式時,教材中雖然提供了一定的實驗方法,但是實驗過程非常復雜,而且很難操作,因此很多學生并不能獨立展開公式推導,而且還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想象力。而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把圓分成多份,并且組合成長方形、三角形等,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近似長方形的長由曲線變成直線的動態過程,從而為學生的想象力提供更加直觀的基礎。
總之,電子白板的運用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實時分享知識,提高了教師備課、授課的效率,豐富了課堂教學資源,推動了智慧課堂的構建。基于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做好學情分析,明確電子白板運用的時機,利用電子白板創建情境、引導互動合作、進行課后拓展,這樣才能有效發揮電子白板的優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