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明道幼兒園恒源分園 花煜權
立德樹人是幼兒教師重要的教學任務,是研究和探索的新方向。但是育人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的活動,僅僅依靠幼兒園和教師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家園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有效開展幼兒德育的重要途徑。本文論述了家園合作在幼兒德育教學中的意義,對家園合作過程中開展幼兒德育教學存在的困難及其成因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如何有效通過家園合作開展幼兒德育教學。
加強家園合作,關注幼兒的德育問題,是幼兒社會化的前提,為幼兒之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幼兒社會化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幼兒接受德育潛移默化的熏陶,在學習、認知環節逐漸養成良好的社會習性,逐漸向真、善、美靠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果家園方面缺乏對幼兒德育的重視,讓幼兒在社會生活中放任自流,很容易讓幼兒被不良導向所影響,不利于幼兒長期的發展。
就當前家園合作的實際情況而言,對德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幼兒的德育素養有待提升。部分幼兒屬于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家長的溺愛和教師的偏袒都很容易導致幼兒心理脆弱,行為乖張。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行為習慣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所以加強家園合作,將德育貫徹落實在生活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細節上,強化對幼兒道德思想的引導,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品質,幫助幼兒健康、全面成長,成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優質社會主義接班人。
家園合作是一種新穎的、交融式的教學模式。幼兒在幼兒園接受的知識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有效的運用,從而夯實基礎知識,提升認知水平。幼兒在家庭中習得的語言能力和行為能力能夠在幼兒園生活中得到良好的發揮。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進行相結合,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促進幼兒獲得全面發展,包括性格、身心、智力、社會經驗等方面,能夠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念。
就目前總體情況而言,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家園合作,對開展德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家庭和幼兒園雙方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無法從固有的、僵化的思想中擺脫出來,在合作方面的認知不到位。
當前的社會節奏非常快,很多家長不僅僅面對生活的瑣碎,還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家長面臨許多工作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導致家長身心俱疲。家長無暇顧及子女,對子女德育方面的教育意識相對較薄弱,也不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大多數家長在家園合作環節處于被動的狀態,所以家園合作開展德育的質量不高、效果不佳。
部分家長對家園合作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再者,部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有待提升。部分教師在和家長溝通時,往往把幼兒在課堂所呈現的不良習慣和不規范的行為推脫給家長,教師和家長的地位處于失衡狀態,久而久之,家長對教師的信任感和認可度都會降低,從而使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合作、溝通困難。
計劃性原則指的是家園雙方在聯手教育的過程中立足于德育課程建設、德育過程實施等各項工作,整體規劃,統籌安排,做到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而逐步實現德育目標。其一,計劃要有預見性。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在家園合作開展德育的過程中,家園雙方應該在德育工作的任務、目標、方法、措施等方面達到統一。家園設計的德育教學計劃應該與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才能做出科學的合理的預測。一定程度而言,預見是否準確決定了家園合作開展德育教學的實踐能否取得成功。在進行預測的過程中,注意不要落入盲目、空想的俗套。其二,計劃要有針對性。在家園合作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所安排的德育計劃應該從實際出發,要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安排計劃內容,不能天馬行空,隨意而為。一方面德育工作計劃應該貫徹落實教育部門的工作部署,體現其指示精神。另一方面,應該立足于幼兒園教育的本職,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其三,計劃要有可行性。計劃的可行性是保障家園合作順利的前提。在家園合作的過程中,應該基于發展,立足于實際,制訂的德育工作計劃應該具有實操性,不能把目標定得過高,也不能定得過低,不能讓德育工作計劃成為空座樓閣,也不能使德育工作成為井底之蛙。其四,計劃要有約束性。計劃應該由家園雙方共同擬定,在商討、分析、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改革,將每一項計劃落到具體的細節。家園雙方在合作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按照計劃行事,協同開展,不能我行我素,應該有商有量。只有在計劃對雙方有約束作用的條件下,才能保證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合作指的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同一目的,彼此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作、聯合行動的準則。在家園合作實施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合作性的原則,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形成強勁的教育合力,從而更好地攜手對幼兒展開德育工作。家園合作的過程是雙方融入德育工作的過程。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而家園合作在這一過程體現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互補性。作為兩大教育主體,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缺一不可,對幼兒未來的學習和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實施家園合作展開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幼兒園不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旦離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幼兒園教育就會處于孤軍奮戰、孤掌難鳴的窘境。而如果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兩者的步調不一致,家庭的德育教學也會顯得舉步維艱。由此可見,在家園合作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嚴格地遵循合作性的原則。
實效性指的是實際的效果,在家園合作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求真務實、重實情、辦實事、講實事、穩扎穩扎,做好每一項德育工作。時效性原則是推進家園合作、正常運轉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證,同時能整體的反饋家園合作的情況和成果。其一,察實。察實指的是弄清楚實際情況,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則開展德育工作。如果沒有弄清實情就蠻干、瞎干,很容易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幼兒園情況、幼兒情況、家庭情況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導致德育工作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會面臨無數的難題和關卡。因此,在家園合作開展德育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調研取證,并且在這一基礎之上抓住問題的主流和關鍵,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實施德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更貼合幼兒的思想、心理需求,才能被幼兒園和家庭雙方共同認可,才能真正地推動家園合作模式下德育教學工作的進程。其二,做實。做實指的是做事要嚴密認真,將具體的工作計劃落到實處。家園合作開展德育的目的是強化對幼兒的教育效果,而育人是一項細致、嚴謹、不容怠慢的工作,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育主體都應該盡心竭力、認真對待關注每一個教育細節,把德育工作做好,使德育效果實現最大化。
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比較落后,對家園合作的認知不深刻;部分教師在德育環節,教育理念比較傳統,保守,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率。為改善這一現實情況,家長和教師在實際的教育環節應該不斷更新觀念,學會換位思考,加強溝通、交流和互動,密切合作,全面掌握幼兒的心理變化,給予幼兒科學、正確的引導,滲透德育。在幼兒園德育教學方面,教師應該開展符合幼兒認知規律,認知特點的教學活動,給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和諧友愛的學習環境,活躍幼兒的思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探索能力、思考能力,提升幼兒的道德水平。在家庭德育方面,父母、家人應該營造一個溫馨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給予幼兒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培養幼兒講文明、講禮貌等良好習慣,培養幼兒自信、自愛等品質。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由此可見,家長和教師在合作開展德育環節制定有效的制度是非常關鍵的。雖然說家長和教師的最終目標是相同的,但是如果缺乏有效制度的約束,那么合作的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然后將其落實在具體的教育細節中。為了讓更多的家長主動地參與家園合作,教師應該積極宣傳家園合作的重要性,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增強家長的合作意識,為家園合作能夠更加順利開展做鋪墊。此外,家園合作的制度應該明確地規定家長、教師等不同的角色應該承擔的義務和履行的職責。為了進一步檢驗家園合作的成果,教師應該積極地開展家園合作教育活動,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和豐富的活動內容讓家長看到家園合作的優勢和價值,增強家長對家園合作這一模式的認同感,從而激發家長積極參與合作的動力和熱情。比如,教師可以就組織幼兒學習成果匯報演出,讓家長看到幼兒在綜合素養方面的提升和進步。教師和家長可以就幼兒存在的具體問題針對性地討論,從而通過教師和家長的有效合作,及時地糾正和調整,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德育素養和綜合實力。又或者教師可以借助幼兒園的展示平臺就教學模式、教學方針等各個方面進行匯報總結,讓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幼兒在校園的生活和狀態,增強對教師和幼兒園的信任感,從而使家園合作,開展德育這一模式能夠發揮強大的后勁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學習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開展教育,能豐富教師和家長溝通、聯系的渠道,便于雙方及時掌握幼兒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QQ 群等平臺發送視頻或者圖片,分享幼兒在校園內容的生活點滴和學習狀態等,強化家長參與合作教育的意識,轉變家長開展德育的態度,由最初的“被動參與”變成“主動參與”,對提升家園合作的效率和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再者,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夠實現德育資源共享,家長和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對教育進行有效的整合,靈活教育,發揮因材施教的優勢,優化德育效果。
家長的職業具有多樣化的特征,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家長的職業優勢,加強家園合作,邀請家長參與德育活動,以豐富德育資源。比如,幼兒家長是消防員,那么可以邀請家長到班級帶領幼兒觀看消防員戰士救災視頻,讓幼兒對火災等自然災害有一定認知的同時,讓幼兒感受到消防員戰士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
家庭作為孩子最主要的成長環境,而父母也是孩子最主要的老師,因此構建一個美好、溫暖且溫馨的家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兒園也需要定期開展家長教育活動,督促家長為幼兒的成長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環境。首先就是要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產生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到戒除不良習慣,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行為語言的規范,要給孩子樹立起一個良好習慣的榜樣,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向家長學習。同時家長也要約束自己的脾氣,對待孩子的問題一定要耐心地教導,確保自己的脾氣不要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同時也要嚴慈相濟,面對應該嚴肅處理的問題一定不能疏忽,一定要讓孩子產生重視。幼兒園也要讓家長減少溺愛,讓家長加強對幼兒心理的關注,同時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形成初步的獨立生活能力,例如,洗衣服、打掃衛生等,一些瑣事也應該自己去完成。并且要花時間讓孩子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加強孩子的感知能力,讓孩子對生活產生一定的認識。總之只有構建好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才能確保能夠在日常中培養好幼兒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而言之,有效開展家園合作,科學開展德育具體可以從家長和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觀念,學會換位思考;制定良好的合作制度,積極開展合作教育活動;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升家園合作的效率和質量;充分利用家長的職業優勢,豐富德育資源等方面著手,推動幼兒德育事業進一步發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