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勞動街小學 武福軍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體育教學在小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體育教學不但能使學生的個人素質得到提升,還有利于其團體合作、拼搏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但就目前來看,很多小學生都存在體育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究其原因是教師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活動是人的本能,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動中享受自由、快樂,經歷艱辛、挫折,在活動中認識世界、感悟人生、健康成長。小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只有在這一階段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其掌握基礎的體育技能,才能使學生終身受益。新課程標準崇尚的體育教學理念是“快樂體育”,而在“快樂體育”中最能在體育活動中體現快樂的便是游戲。但就現階段而言,很多小學生對體育學習存在抵觸心理,意識不到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重要性,因此教師一定要對這一現象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學內容采取游戲教學方式,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其在課堂學習中快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
游戲是與生活和勞動技能有關,能促進體力和技能發展的娛樂活動,游戲活動中可以扮演生活中不同的社會角色,讓人身心愉悅。體育游戲既不同于一般的體育運動,也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活動,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線,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情節和比賽因素的趣味活動。體育游戲的類型是多樣的,按小學生基本活動能力可以分為走、跑、跳、投等方式,這樣分類可以清楚了解活動過程中動作的基本特征;根據運動項目進行分類,體育游戲主要分為籃球類、足球類、田徑類、體操類等,這種分類明確揭示了游戲活動的特征,容易使體育游戲成為某個項目的輔助手段;按發展身體素質的作用進行分類,體育游戲可以分為速度類、速度耐力類、力量類、柔韌類等,這種分類使參與者在選擇游戲時目的性更明確;體育游戲也可以根據活動的場地分為室內、室外,或籃球場、足球場、沙盤、水上等場地,這樣分類可以反映出不同場地內適合開展哪些體育游戲;按活動形式分為追拍類、接力類、角力類等,這樣分類可以清楚展示活動中采用的形式;也可以根據體育游戲設置的時間分為課前游戲、課中游戲、課后放松游戲,這樣分類可以明確游戲設計的目的。游戲分類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進行分類。
體育教學提倡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與需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踐,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體育游戲體現體育教學特點的同時具更有娛樂性、競爭性、趣味性等特點,在快樂的氛圍中讓學生進行體育競爭,并在體育競爭的過程當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體育游戲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的體育運動,而體育游戲對場地器材沒有過多的要求,因此開展起來也比較得簡單。體育游戲的設置是為了參與者能輕松、自由、平等地參加活動,使身心功能都能得到發揮,獲得自由表現的機會,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活動過程的樂趣上,使學生擁有一種輕松愉悅的心境。體育游戲教學的選擇應根據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讓活動的內容、形式充滿趣味性,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樂觀地參與體育游戲活動。
體育游戲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在合作和完善個體的同時實現自我的價值,活動的過程可以使弱者有獲勝的可能,給強者提出新的挑戰,只要全力以赴,參與者都有奪標的希望,在游戲活動中可以更好地挖掘人的潛能。除此之外,現階段的小學生的體育能力和體育素養相對較弱,尤其是現階段學生大多數屬于家中的獨生子女,對體育運動體育運動的關注重視和興趣相對較低,而競爭性體育游戲的引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望,學生在體育運動展開的過程中會更加關注如何有效地對自身做出調整最后取得勝利,當學生的欲望和興趣得到充分調動后,體育游戲在實踐開展過程中所能達成的效益和影響會進一步提高。
學生在體育游戲中注重的是活動過程的樂趣,而不是活動的最終目的或結果,不受外部的約束,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器材,并可以商議游戲的方法和進程,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探究能力,完善個體,實現自我。小學生好動貪玩,但是小學生不愿意受到規則的約束,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探索空間和分析空間讓學生去探索和分析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小學生天馬行空想象力和創造力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和分析,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分析力的不斷提高,讓體育游戲活動的實踐開展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更加綜合全面的教育。
體育游戲的活動方法、動作路線、場地器材、主要規則都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的要求,做相應的不同變通。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嚴格的動作規范,也可以淡化動作規范,也可以變換地進行跑、跳、投等動作;體育游戲對場地的要求較低,可以根據情況因地制宜,幾乎所有的場地都可以成為游戲場地,所有的生活用器、體育器材都可以變通成為游戲活動的道具。體育游戲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否則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讓學生對游戲的興趣慢慢降低,為此教師在體育游戲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注意變通性,在教學目標不變的基礎上對體育游戲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讓體育游戲的學生眼中始終具備較高的新鮮感,讓學生更愿意參與體育游戲和體育鍛煉進而提高體育游戲開展的效率和質量。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將學生的認識和實踐、心理活動和動作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真正的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通過體育游戲的開展,可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調動,這樣學生就可在自主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掌握體育知識、技能。比如,在跳山羊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因害怕而不敢嘗試,這時教師就可通過跳人馬游戲的開展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使其能積極地投入訓練,掌握相關的動作技術。課堂氛圍會從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是否愿意主動地參與體育游戲,關系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需要關注起課堂氛圍的有效建構和優化,有效地減輕學生的畏難心理,讓學生進一步提高參與體育游戲的主動性。
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會充分調動起各種感官來進行信息的感知和接收,通過游戲教學法可有效地提升學生大腦細胞有序化程度,從而使學生智力得到發展。雖然體育教學中有很多的運動項目,但很多體育項目的技術結構和生理機制是比較相近的,所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運動項目的共同要求,通過體育游戲將其重難點凸顯出來,因勢利導。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在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塑造其積極性格。而想要使體育科目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體現,教師就必須要做好對學生的教導和訓練工作。通過教導可以使學生對進行體育課學習的目的、方法、原則等進行明確,而通過游戲教學法則可以使學生在玩中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并逐漸地提升自身的體育實踐能力。而通過有目的地玩,可使學生的體育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使其創造能力得到提升。
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巧,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教學任務,而通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素質,才能使學生的全面能力在成長過程中得以提升,確保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保留良好品質。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先要對教學任務進行明確,根據體育教學的指導綱領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好教學規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掌握本學期教學內容,并在期末總結時總體運動機能達到預設標準。所以在應用體育游戲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身體素質情況等進行課程和游戲教學法的設置,激發出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其在學習到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綜合提升自身多種素質,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將終身體育發展的方針切實落實下去。
通過游戲輔助體育教學時,選擇的游戲素材一定要恰當,只有這樣才能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綜合素質內涵的學習,也有利于提升其體育精神。為了能夠確保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進行體育學習,教師選擇的體育游戲素材一定要能符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征,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體育游戲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
首先,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選擇的教學教具和教材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身體素質,要從學生整體發展情況選擇游戲要素,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體育訓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次,在選擇游戲素材時也要確保其安全性。一些小學內并沒有進行體育館的配備,學生的體育活動都是在操場上進行,而在操場上進行體育活動會導致學生出現摔倒、擦傷等現象,這就會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造成一定的打擊。因此教師可選擇一些體育智力類的游戲,這樣可有效激發出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興趣。最后,在篩選游戲素材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其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這樣才能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體育教學中,確保體育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師想要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和腕力,就可以開展小貓釣魚的體育游戲活動,體育教具要能確保每個學生都有,避免因教具和學生數量不等出現哄搶教具的情況,而這對游戲教學的順利開展是非常不利的。
在通過游戲教學法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將教學的準備工作事先做好,確保游戲教學能有效地開展下去。教師要根據游戲的種類選擇場地,對一些競技類的游戲,可選擇在體育館進行開展,這樣才能保障體育教學的安全性;對操作性比較強的體育游戲,則要根據其具體游戲類型來進行場地選擇。
想要使游戲教學法獲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就必須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體育游戲教學。因此在開展游戲教學前,教師就要先將游戲的規則、內容、方法等通過語言或肢體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能在游戲教學開展前掌握相應的方法,并認清游戲規則和其中的危險動作。游戲規則的制定不宜過多,這樣反而會導致學生很難做到精力集中,使游戲活動的效果大打折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會被降低,要按照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制定簡化易懂的規則。
雖然游戲只是體育活動中的一個環節,但是如何讓游戲活動開展得更有價值且更能促進學生在各方面的發展,游戲結束后的評價環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評價應注重實效性,師生對剛剛結束的游戲活動進行集體回顧和評價,做到評價內容豐富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人本化。體育游戲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品質提升、積極情緒的呈現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游戲活動看似簡單,但通過簡單、有趣、輕松的游戲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好奇心,逐步養成積極主動、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的良好學習品質;游戲活動方法的多樣性和尊重學生自主選擇,所以評價會更關注學生對活動的認知和判斷,讓更多學生有表達和展示的機會,更容易形成積極、上進的情感體驗;游戲活動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良好時機,在游戲評價環節進行適當引導,讓兒童養成遵守游戲規則、集體場合不說話、與人交往有禮貌、游戲結束后有序整理器材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和游戲伙伴,由教師的主觀評價轉變為學生自主評價和同伴評價,從而正確認識自己、相互學習,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評價的方式要關注到每個人不同的體驗,評價時要運用指導語提出建議和意見,對良好的行為給予表揚和肯定,對存在的困難給予期望和幫助,真正發揮評價的診斷、分析和引領作用。
總之,小學生年紀較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因此在體育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分神的現象,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或者安全事故的發生。而通過游戲教學能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體育教學中,解決傳統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素材和教學方式進行游戲教學,并要做好體育游戲中的預防工作,在確保學生安全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