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也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基礎前提。以分層分類原則為基礎,積極開展勞動教育,不僅有效厘清了勞動教育的價值內涵、個性特征及實施原則,也為學生真正理解勞動價值、發展個人勞動素養提供了重要基礎。傳統勞動教育存在內容窄化、主體單一等問題,直接影響了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在全面育人場景下,堅持分層分類推進勞動教育,對實現勞動教育的多元價值,積極開創勞動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集中體現在:
其一,勞動教育是深化五育并舉,推進全面育人的重要內容。面對新的育人環境,通過發揮勞動教育的實踐優勢,鼓勵學生在具體勞動中長見識、練技能,實現了知識學習、社會實踐與個人素養的深度融合。與傳統勞動教育不同,基于分層分類的勞動教育模式,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與勞動教育的實踐特征,有助于學生深度融入勞動實踐,切實增強了勞動教育的獲得感與育人成效,為實現全面育人目標提供了現實可能。
其二,勞動教育是學生實現個人價值的必然途徑,也是培育學生懂得勞動意義、學會珍惜勞動成果的重要方式。通過圍繞校情、學情,對中小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分類,針對性開展勞動教育,將幫助學生在形成積極、正確勞動觀念的同時,熟練掌握及使用勞動實踐技能,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為更好發揮勞動育人功能提供了必然可能。
其三,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關鍵課程,也是培育學生形成社會責任感的必然途徑。以分層分類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勞動指導,積極開展勞動教育,能夠使所有學生均有機會接觸具體、真實的社會實踐,使學生在實際崗位中體會真正的勞動內涵,并對勞動工作、社會崗位形成直觀體會,為培育學生成長為合格的勞動者提供了良好可能。
智慧育人新時代,勞動內容更加豐富、類型更加復雜,通過以分層分類原則為基礎,推進勞動與教育有機融合、傳統勞動與智慧勞動深度融合,將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形成積極正向的勞動思維,養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優異品質。以分類分層原則為基礎,奮力開創勞動教育新局面時,應注重做到:
首先,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分類,構建縱向緊密銜接的勞動教育體系。要以有機銜接、穩定連續的勞動教育體系為支撐,通過對不同年級、不同學段的學生進行合理分類,設置針對性強、密切銜接的勞動教育機制,確保勞動教育符合育人實際。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重點做好學生勞動意識的啟蒙與培育,針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需要重點關注個人勞動習慣的培養等等,通過提高勞動實踐與學生教育的契合度,切實改善勞動教育的價值成效。
其次,對勞動教育場景進行合理分層分類,構建橫向密切協同的勞動教育體系。要以無縫銜接、合理分工的勞動教育體系為支持,通過對家、校、社等多方勞動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分工,設置重點突出、密切協同的勞動教育機制,確保勞動教育與實踐場景密切融合。針對家庭場景,需要開展家務勞動,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社會場景,則通過開展服務性集體勞動,增強學生的奉獻意識。通過對勞動教育內容進行靈活分類,形成多場景協同、多方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體系。
最后,對勞動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分層分類,構建橫縱一體的勞動教育體系。學校要以常態開展、遵循規律的勞動教育模式為載體,通過對自身開展勞動教育的客觀條件進行詳細匯總,結合勞動教育的具體目標,合理制定具有特色,易于系統、常態推進的勞動教育模式,確保勞動教育的可行性與實效性。
勞動教育是深化學生德行、培育勞動精神,孕育勞動品質的重要實踐,在立德樹人理念指引下,為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類、對勞動教育資源進行科學分層,通過強化分工協作,為全面增強學生的勞動素質,開創勞動教育新局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