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第二幼兒園 徐 玲
幼兒早期教育決定孩子的性格成長和未來的學習生活走向,因此幼兒的常規教育是保證其良好教養的關鍵。良好的生活習慣能促進幼兒在思想和身體共同發育的過程中健康地成長,同時由于學前時期的兒童比較愛模仿大人日常所做的事和行為舉止,這就要求幼兒教師使自己的言行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給幼兒打下一個良好的語言基礎。
語言學科的幼兒教育能確保幼兒的健康發育,并養成的良好情緒。幼兒教育可以促使幼兒盡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在集體生活中不斷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良好的幼兒語言學科教育會對幼兒的思想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好的思想方向和優秀的品質甚至會伴隨幼兒的一生。因此要加強對幼兒語言學科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在幼兒的語言教育中重視他們的創造能力培養,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能快樂地走下去。
幼兒的年齡偏小,并且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他們總是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并且其語言的表達能力十分有限,難以在日常和其他小朋友的接觸中良好地表達自我想法。部分幼兒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平時的語言教學手段相對傳統,這就會嚴重的限制幼兒的想象力發展,對幼兒的語言能力促進也是一種阻礙。因此大部分的幼兒在日常的課程中缺乏對語言學科的興趣,這就使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大部分的幼兒的語言能力不足也會使語言教學難上加難,因此,教師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方面的問題,全面地分析幼兒語言教學現狀,并對幼兒語言學科的發展進行探討,從而得出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的方式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以語言能力的發展促進他們的創造能力發展,從而創造更多具有自身風格的語言。
童年中的一些記憶是終身都揮之不去的,這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會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因此在幼兒時期的情感體驗對幼兒的發育極為重要。幼兒的生存環境較為簡單,周圍都是小朋友,每天面對的就是同樣的人和熟悉的教室,因此他們在平時生活中最常提到的話題就是和小朋友之間的事情,教師作為一個特殊身份的人物也在他們的腦海里深深印刻。
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對教師的喜愛程度決定了幼兒在幼兒園中的學習體驗。如果一個孩子喜歡他的教師,那么就會喜歡這個教師的所有,他們的世界是單純的,只有絕對好和絕對的不好,因此幼兒教師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必須喜歡幼兒,愿意和幼兒在一起,并且習慣于和幼兒建立良好的關系。
教師在和幼兒之間確立了良好且平等的關系后,幼兒才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做一些學習方面的事情。如果一個幼兒討厭教師,那么在面對教師的指令時很可能會哭鬧拒絕,這就會使幼兒教學陷入一種誤區,并且這種抵觸的情緒會嚴重地影響幼兒良好創造力的養成。
因此,教師要深刻地愛每一個幼兒,從心里處處為幼兒著想,這樣才能真正地從幼兒的身心健康出發,促使他們養成常規的良好語言習慣,同時在幼兒語言課程教學中應用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教師在秉持愛孩子的理念中將想象力逐漸培養成創造力。
幼兒園的孩子尤其是年齡偏小一些的孩子,他們極其喜歡模仿,并且在角色扮演教學中比較容易進入角色。基于這點幼兒教師就要在日常的教育中設計一些常規的活動設立情境,使幼兒盡快地融入情境,從而避免幼兒因機械的說教和反復的練習產生厭倦心理。
例如,有些幼兒在幼兒園的時候比較活潑,總是喜歡做出亂扔玩具、胡亂打鬧等行為,這時教師如果對幼兒進行機械的說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幼兒的行為問題,這就需要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并進入角色。可以先對幼兒說:“今天老師在教室中聽到了哭聲,老師發現是一些小朋友因為找不到他們的玩具在哭,那為什么這些玩具會找不到呢?”這就會引發那些比較貪玩的幼兒注意,他們會說:“因為玩具丟了。”從而掩蓋自己的過失行為。這時教師就可以撿起那些被幼兒胡亂丟棄的玩具,放在玩具筐里,同時說:“玩具是沒有生命的,他們不會自己走丟,一定是一些頑皮的小朋友把玩具弄丟了?!边@樣就會使這些幼兒心理產生愧疚感,同時對自己亂扔玩具的行為產生一定的認識,從而規范自己在平時的行為舉止。
這樣就能保證每次的游戲活動結束后,幼兒都可以主動地把玩具分門別類收起來。在規范了幼兒的行為的同時,也促進了他們良好行為的養成。同時情境的語言教學方法也能促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發揮,使其創造能力得到提升。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有激勵的作用。幼兒也需要這種精神上的鼓舞,而對幼兒進行精神鼓舞最好對象就是幼兒教師。在幼兒園里教師在幼兒心中的地位很高,因此一些幼兒在平時做活動或學習的時候,非常喜歡模仿幼兒教師的動作和一言一行。幼兒教師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一些壞的行為習慣都會被幼兒模仿,有時候教師的一句口頭禪就成了幼兒日常對話的關鍵詞。這種情況需要加以控制,控制的最好辦法就是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和跟幼兒的接觸中規范自己的行為,把優秀的行為品質傳遞給不成熟的幼兒,使他們在模仿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良好行為習慣和提高語言能力。良好的語言能力形成和教師的語言學科培養也有著密切關系,教師在進行語言學科的培養中應展現自身言行創造力,從而促使幼兒的創造力得到提升,創造思維的創建和語言思維的創建從本質上來講是相輔相成的。
教師在語言學科培養中應促進幼兒創造力的提升,教師的言行中帶有強烈的鼓勵態度,同時語言富有創造力,這樣就會逐漸引導幼兒模仿教師的語言行徑進行語言創造,開發他們大腦中的語言區域和創造區域,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必要的。
在常規的幼兒培養中不僅要使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言傳身教,同時家庭的教育也能深刻影響到一個孩子的身心發育。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良好的家庭氛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因此要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對他們進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幼兒和父母進行一些簡單的生活上的溝通,同時父母對孩子語言中富有想象力的部分不要進行打壓,而是要以一種寬容鼓勵的心態對他們進行鼓舞。長此以往就能使孩子在家中和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也使他們的創造思維得到良好發揮。
在教學游戲中,幼師應該根據課程的實際需求以及幼兒的真實需求,選擇合適的游戲主題,并且在進行游戲設計的過程中,要使游戲的內容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游戲的主題要符合幼兒的興趣,使游戲主題融入生態游戲,從而增強生態游戲的游戲效果。
幼師在指導幼兒學習“節約用電”的內容中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促使幼兒明白電的用處,同時理解電的計量單位,一度電大概有多少,能用多長時間,從而讓幼兒清晰地認識到節約用電的意義。通過網絡信息化教學能清楚地展示一度電的作用。一度電可以讓一個低度燈泡連續亮40個小時,可以讓普通的電風扇連續轉15個小時等。幼師將這些現實中的例子和多媒體視頻動畫相結合,并通過具體的場景向幼兒進行引導,從而使幼兒明白一度電的具體作用,同時增強他們節約用電的意識。
通過具體的場景教學對幼兒進行指導能增強幼兒對節約用電的認識,然后組織幼兒進行用電的模擬游戲,讓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進行聯想,結合幼師模擬出的環境進行合作學習、問答學習等,這些教學方式都是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體現,并且能促使幼兒的智力和生活常識得到積累。
在游戲開展過后,幼兒教師應該給予表現優異的幼兒一些獎勵,這些獎勵可以是口頭上的,也可以是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文具,這樣能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游戲化教學和生態游戲的有機結合中不僅要突出游戲的主體,還要在游戲過程中逐漸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幼兒未來發展所急需的能力。
在幼兒園的語言學科教學過程中,幼兒的年紀普遍偏小,因此每一個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態各異,他們的個體空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化。在實施語言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把握住學生的這種特點,對他們實施差異化的教育,同時將差異化的概念融入語言課堂的構建,幼兒教師不僅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教學內容,也應該征求幼兒的意見,給幼兒提供他們自身所需求的教育。
在挑選語言內容時,教師應該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進行語言課堂構建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不應該過分地打擾幼兒,應該給他們足夠的自由空間,和幼兒適當地保持距離。同時,在幼兒自學的過程中,時刻觀察幼兒的行為特點,也就是幼兒的行為習慣,這樣能發現幼兒之間的差異性,這也為差異性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礎,從而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幼兒各取所需,得到良好的發展。
例如,在實際開展語言學科教學的過程中,一些幼兒的膽子比較小,他們很難參與開放性的課程評價體系,幼兒不主動積極地參與,是因為他們的從來沒有參與過這些開放性評價,因此心懷畏懼,幼師應該認真觀察幼兒的需求,發現幼兒不敢參與的根本原因,然后幼兒教師可以介入評價過程中,組織幼兒彰顯能力,然后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開放式評價內容。通過自我評價,能力較強的幼兒得到了應有的責任感,能力較弱的幼兒則培養了膽量和勇氣,這對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具有非凡意義,幼兒的創造能力也由此得到增強。
提高幼兒教師教學能力的前提是需要采用全新的方法對教學進行實踐,在實踐中秉持正確的態度和目的,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新的方法、新的理念要求幼兒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創造性的思維訓練,并且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要促使幼兒教師的教學過程能和幼兒的思維向碰撞,這種思維激蕩的火花能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面臨的挑戰性機會非常多,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應該不斷汲取全新的幼兒培養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方式,做到博學多才,在組織語言類教學活動時,幼兒教師應該提升執教水平,這是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組織語言類教學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借鑒一些失敗的反面例子,并中從發現問題,對這些問題點進行針對性解決。傳統的語言類教學活動,幼兒教師大多扮演的是知識灌輸類的角色,這就導致幼兒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感到吃力,并且長時間無法提起興趣。成功的幼兒教師應該以一名引導者的身份對幼兒的思維進行啟發,關注幼兒發展的興趣點,并抓住興趣點進行教學。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采取生動、形象的語言類教學,并且采用全新的信息化教具作為輔助,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以便讓幼兒能更為直觀地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描述,同時感知語言的內在形象。通過自由想象類的思想拓展,幼兒能發表出不同的見解,教師針對這些見解予以批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要以一名引導者的身份與幼兒相處,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不能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創新性的教學意味著教師應該懂得包容和博愛,教育的本質是讓幼兒成為他們心中的樣子,而不是教師想讓幼兒成為的樣子。
幼兒的語言教學活動培養創新思維首先應該突破的應該是破除幼兒的慣性思維。慣性思維是人人都擁有的一種思維,也是人類的本性,但是人類想要進步,就必須從慣性思維的鍛煉上對其進行限制。幼兒的思維通常較為本能,因此幼兒教師應該采用教學類的方式促使幼兒的想象不再局限于一個點,而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地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并運用多種方式對幼兒的思維進行全方位訓練,在培養幼兒的聚合、發散性思維同時,還要對他們的直覺進行思維引導。
綜上所述,常規的幼兒創造力培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進行幼兒語言學科教學以及創造力培養中,幼兒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對幼兒的行為習慣循循誘導,慢慢地為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打下堅實基礎,從而促進幼兒未來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