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琴?任文君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精細化照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均為38例(無脫落樣本)。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精細化照護,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心理狀態及生存質量。結果? 研究組護理后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參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后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HOQOL-100)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應用精細化照護,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質量,調節患者心理狀態,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精細化照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5-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隨著空氣污染問題的不斷加劇,以及呼吸道感染、吸煙等因素的影響下,使得患者每年都會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即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1]。在常規護理中,主要是針對患者病情進行生理護理,未充分關注患者心理層面,導致患者在面臨高額醫療費用與病情遷延不愈的情況時,易產生負性情緒,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會降低患者生存質量,所以,對患者進行規范、科學的護理十分重要[2]。精細化照護就是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全面性照護,從而促進肺功能恢復,改善生存質量[3]。基于此,本文以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探討精細化照護實施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研究組,每組均為38例(無脫落樣本)。參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范圍38~64歲,平均年齡(50.84±4.26)歲;病程范圍2個月~6年,平均病程(3.01±0.75)年。研究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范圍38~64歲,平均年齡(51.03±4.31)歲;病程范圍1個月~5年,平均病程(2.87±0.68)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4]中有關診斷標準;②處在急性加重期者;③可正常溝通,無認知障礙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器質性病變;②伴有氣道炎癥感染;③伴有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礙;④既往有肺大泡、鼻腔阻塞等疾病病史;⑤臨床資料不完整。
1.3?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有關注意事項,一旦發現患者異常,馬上告知醫生,給予及時處理,并叮囑患者注意口腔清潔,同時給予恰當的飲食指導。
研究組給予精細化照護,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照護小組。由工作經驗豐富(呼吸內科工作至少10年)的主管護師擔任組長,負責監督總結;分別由工作經驗豐富(呼吸內科工作至少5年)的1名主管護師與主治醫師擔任副組長,負責組織策劃;由4名工作至少3年的責任護士為組員,負責整理資料、貫徹方案。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有關精細化照護知識的學習,并定期考核,以此確保相關護理工作得以全面落實。②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之后,根據患者年齡、文化水平等制定個性化知識宣教方案,一般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機制、急性加重期表現、治療方法、照護要點等,并耐心回答患者問題,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打消患者疑慮,提高患者治療信心。③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對患者心理狀態予以全面評估,若患者心理狀態良好,可給予適當的表揚,叮囑患者家屬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感受到家庭溫暖,增大患者面對治療的勇氣,詳細說明負性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叮囑患者做好心理調節。若患者心理狀態不佳,應多與患者交流,誘導患者說出真實想法,給予恰當的疏導與支持,以此打消患者疑慮,講述治療成功的案例,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治療信心,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④呼吸機照護。適當抬高患者床頭,一般至少30°,以此保持患者氣道通暢;對患者呼吸機蒸餾水量予以嚴密監測,及時補充,并及時調整面罩松緊度,并結合患者血氣指標水平對呼吸機參數進行調整。⑤撤機后護理。停用呼吸機之前,囑咐患者展開縮唇呼吸訓練,2~3次/d,15 min/次,以此增大患者肺活量。在撤機之后,對患者進行常規氧療,并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⑥生活照護。保持病房整潔、衛生,及時更換床單被罩;保持病房溫度約26℃,濕度為40%~60%,并盡量保持病房安靜,提供一個溫馨、舒適、整潔的休息空間,確保患者睡眠良好。⑦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多食用蛋白、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并確保微量元素、維生素的攝入,禁食紅薯、玉米等易產氣的食物,同時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1.4? 觀察指標
①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測定護理前及護理1個月后兩組患者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計算FEV1與FVC的比值。②心理狀態:焦慮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定,臨界值為50分,輕度焦慮為50~60分,中度焦慮為61~70分,重度焦慮為>70分,分值越高,焦慮狀態越嚴重;抑郁狀態采用抑郁自評量表評定,臨界值為53分,輕度抑郁為53~63分,中度抑郁為64~74分,重度抑郁為>74分,分值越高,抑郁狀態越嚴重。③生存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HOQOL-100)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及護理1個月后予以評定,總分為100分,以生理健康(25分)、心理健康(25分)、社會關系(25分)、周圍環境(25分)為指標,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數據錄入SPSS 22.0軟件中檢驗,計數資料[n(%)]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分析
兩組患者在參與研究期間,無中途退出者,各方面表現良好。
2.2? 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水平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各指標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生存質量各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就是短期內咳嗽、咳痰、氣促等癥狀加重的情況,在臨床治療中,主要以抗感染、化痰、平喘、解痙為原則[5]。一般來說,因為患者缺乏對疾病的了解,在年齡、病情等因素的干擾下,導致患者經常出現不耐受的情況,使得治療效果不佳,降低了患者預后[6]。所以,在患者治療中,為了取得更好的療效及預后,必須加強有效護理措施的實施。
精細化照護是一種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護理需求制訂的護理方案,具有很強的個性化與針對性,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護理后FEV1、FVC、FEV1/FVC水平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此結果與有關文獻[7]的研究結果十分接近,由此說明,精細化照護對改善患者肺功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究其原因可能為[8]:在精細化照護中,通過呼吸機照護的實施,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并根據患者血氣指標水平對呼吸機參數進行調整,從而減少了呼吸機不耐受情況的發生,有助于患者有效度過過渡期;同時,通過撤機護理的應用,能夠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運動,以此改善患者肺功能。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此結果與相關報道[9]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由此證實,精細化照護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究其原因可能為[10]:通過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措施的實施,能夠顯著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糾正患者錯誤認知,并對患者進行個性化心理疏導,以此調節患者心理狀態,讓患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
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組患者護理后WHOQOL-100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系、周圍環境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此結果與有關文獻[11]的研究報道非常相似,由此可以說明,通過精細化照護的實施,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究其原因可能為:在患者入院之后,能夠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不僅可以了解患者的實際病情,還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從而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導,調節患者不良情緒,認真回答患者問題,打消患者疑慮,同時增加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讓患者勇敢地面對疾病;同時,還可以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指導與飲食指導,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此提高患者生存質量[12-13]。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例如,選定的研究區域范圍比較小,選取的研究對象數量較少,觀察時間較短等等,導致研究結果不夠全面、準確,無法完全闡述精細化照護的運用價值,所以,在日后研究中,應延長觀察時間,增加選取的研究病例數量,擴大研究區域選定范圍,以此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全面性,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護理提供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應用精細化照護,不僅可以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調節患者心理狀態,還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具有臨床應用與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龐咪,孟曉瑜,陳艷,等.無創通氣配合精細化護理干預在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9, 45(6):496-498.
[2]邊蓓蓓.無創呼吸機結合精細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21,34(1):164-165.
[3]王艷紅,虞意華.精細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9,17(2):321-324.
[4]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 17(11):856-870.
[5]郝建梅.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及拔管時間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0, 41(12):3044-3045.
[6]馮謝宇,李鵬超.精細化護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32): 6128-6130.
[7]韓慧娟,高東亞,李利華.精細化照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22): 3394-3396.
[8]陳楊.精細化護理服務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6):810-812.
[9]張琦婉,吳林柯.精細化護理干預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8, 22(3):573-576.
[10]Zlem E,Cenk K. Can NT-pro BNP Levels Predict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Balkan medical journal,2018, 35(6):422-426.
[11]潘帶好,李立青.精細護理對緩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負性情緒及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J].慢性病學雜志,2018, 19(11): 1555-1557.
[12]王盛隆,白麗,陳慧婷,等.中西醫結合肺康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應用[J].中國中醫急癥,2020,29(10):1773-1776,1787.
[13]陳秋香,王念,王翠芳,等.優質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復依從性,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 1(26):167-169.
2664500520370